甄子丹:一代宗師,十年傳奇,完美謝幕

變相怪姐 發佈 2020-01-04T17:08:25+00:00

12月20日,《葉問4》一上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看了。感受就一個字:值!坐在熒幕前的那種感動和震撼至今縈繞心中。主演甄子丹在採訪中說,這是他最後一部功夫片,他希望能划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事實也是這樣,十年傳奇,完美謝幕。一代宗師,江湖再見。

12月20日,《葉問4》一上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看了。

感受就一個字:值!

坐在熒幕前的那種感動和震撼至今縈繞心中。

主演甄子丹在採訪中說,這是他最後一部功夫片,他希望能划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事實也是這樣,十年傳奇,完美謝幕。

一代宗師,江湖再見。

說到近十年最讓人難忘的功夫片,就不得不提《葉問》,而一旦說到葉問,就不得不提甄子丹。

從影37年,77部電影,不能說他沒有拍過爛片,但一路走來他從未放棄對動作電影的執著追求,因此,他成就了《葉問》,也被《葉問》成就。

戲裡,甄子丹武藝高強,戲外,他也身手過人。這和他的家庭與成長經歷是分不開的。

他的母親麥寶嬋是一位武術家,父親甄雲龍是一位報社編輯,身份迥異的兩人卻因為音樂結緣,母親擅長女高音,父親擅長小提琴演奏,就這樣,兩人在廣州交響樂團相識相戀。

這樣的家庭組合可謂是能文能武,可鹽可甜。

甄子丹繼承了父母的優點,既有武學天賦,又頗有音樂資質。

鋼琴和武術都是他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鋼琴亦他所欲,武術亦他所欲,可二者不可得兼,於是他舍鋼琴而選武術。

在年幼的甄子丹心裡,武術已經有著高於他物的地位。

其實,他的鋼琴彈得很不錯,多年以後,在香港回歸20周年的晚會上他還同郎朗一道演奏,但是在喜歡和更喜歡之間他作出了遵從內心的選擇。

但小孩子往往淘氣貪玩,這份喜歡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喜歡。

將他推進武術之門的人是他的母親。

香港月華街,他們一家人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至今甄子丹依然清晰記得這裡的點點滴滴。

貧苦的生活,艱辛的鍛鍊,孤寂的童年,慈祥的阿嬤。

就是在這街邊的小公園裡,媽媽帶著他和徒弟們一起練武術,蹲馬步、打劍、壓腿......

那時候,甄子丹很不願意做這些,一是要起得非常早,往往都是媽媽把他從床上強拉下來,二是練武術很辛苦,他那時只想玩。

也算是,甄媽媽把他「逼」上了這條道。後來,甄子丹上節目談到這段經歷,非常感謝媽媽當時的強硬和堅持。

在香港生活了一段時間,全家移民美國。那正是李小龍的時代,他不僅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面孔,還在無數人心中種下功夫夢的種子。

這其中也包括甄子丹。

在那個備受歧視的環境裡,甄子丹更深刻地認識到人必須自強,在偶像的指引下他的功夫夢破土而出,茁壯成長,一發不可收拾。

也因為媽媽的要求,1985年,甄子丹和妹妹來到北京什剎海體校學習武術,當時的什剎海體校還不能接受留學生居住,甄子丹只好住在東城區的華僑飯店,每天擠一個多小時的公交去學校學習。

艱難的日子,鍛鍊著他的身體也磨練著他的心,一個身心都經受住考驗的人才能真正懂得何為「功夫」。

也是種種經歷讓他澄清內心真正的喜歡。

從此,他在自己的征途上走得愈發堅定。

機緣巧合下,甄子丹結識了袁和平,1984年兩人合作了第一部功夫電影《笑太極》,這是甄子丹的處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那一年,他21歲。

這部電影在挑剔的豆瓣依然有7.1的評分。

網友在評論中說,「硬橋硬馬真功夫加諧趣笑料,甄子丹最佳作品」,

「原來三十年前甄子丹就是宇宙最強了,而且霹靂舞還跳得很牛逼」。

他的實力讓人驚喜,可這部電影卻沒能讓他大火。

除了電影本身的一些局限,還有他自身和環境的影響。剛出道的甄子丹功夫沒得說,可是演技上很欠缺,這就使得他的表演模式化,在同類型電影里並不出彩。加上,八九十年代正是成龍、李連杰炙手可熱的時期,完全掩蓋了新人的風頭。

此後,他多以配角出現,也偶有角色泛出微光,但總體反響平平。

生活就是這樣,給你一顆糖,又狠狠地掄你一巴掌,甄子丹也想不到,寂寂無名並不算事業的最低處,真正的最低處是1998年他自己做導演的時候。

1998年,香港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影視行業一下子凋敝起來,很多演員都無戲可拍。

甄子丹不想坐以待斃,自己開公司做導演,可連拍兩部電影都幾乎賠得血本無歸。

尤其是第二部電影《殺殺人,跳跳舞》還未拍完就斷了資金,為了完成電影他鋌而走險向黑幫借高利貸。為了省錢,這部電影的音樂是從音樂工廠借的,還是最便宜的那種,配樂後期發行都自己做,勉強讓電影面了世。

這段時間,是他最受煎熬的時候,從不抽菸的他每天要抽3包煙來緩解壓力。很多次他都想一逃了之,但最終,他選擇了堅持。

路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熒幕上難以突圍,甄子丹就轉戰幕後。

憑著紮實的武術功底和獨特的動作理念,他成功轉型為武術指導。

美國、德國、日本等地的電影公司頻頻相邀。他擔任過德國電視劇《代號美洲獅》的動作導演,曾為美國科幻動作片《挑戰者之終極之戰》的主演設計動作,還有電影《修羅雪姬》《刀鋒戰士2》......

在2003年,他以武指的身份攜電影《千機變》回歸華語影壇,斬獲第40屆台灣金馬獎、第23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此後又憑藉電影《殺破狼》獲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之後,電影《導火線》獲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和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這位功夫巨星用另一種方式回歸大眾視線,讓人們對他武學上的天賦讚嘆不已。

其實,《導火線》獲獎對他而言意義非凡。

這不僅是對他動作設計的肯定,也是對「甄式風格」的認可。

在此之前,功夫片的招式都是瀟洒帥氣的,沒見過哪位主角對戰時像普通人一樣抱住對方扭打甚至滾地的,怎麼看都有點慫。

可這就是融入綜合格鬥的甄式風格。

拳拳到肉,真實對抗,讓人熱血沸騰。

一路跌跌撞撞,一路摸索探求,他終於自成一派。

黑暗籠罩過他的路,還好,他活成了自己的光。

遇到《葉問》時,甄子丹已經43歲。

因為《葉問》,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甄子丹。

在此之前,人們對甄子丹的印象只停留在「功夫」層面,身手矯健,動作凌厲,是個不錯的功夫演員。

人們喜歡他的武戲,卻沒有人期待過他的文戲。

所以,當我們在熒幕上看到葉問,儒雅穩重,溫潤如玉,真的是驚喜不已。

原來甄子丹還有這種可能!

溫柔的丈夫,慈愛的父親,可靠的朋友,心懷大義的武學宗師,這個複雜而立體的角色被他演繹得恰到好處,有那麼一瞬間會覺得,葉問本人就當如此。

演過葉問的不止甄子丹,可提到葉問最先想到的卻是甄子丹。

不惑之年,他突破了自己。

08年,是他演藝事業的高光時刻,憑藉葉問一角橫掃各大獎項。提名百花獎和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獲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男演員獎,獲鐵象電影大賞最佳男主角獎,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還有MTV超級盛典最具風格港台地區影視男演員獎......

因為《葉問》,他真正地火了。

而《葉問》的影響遠不止於對演員個人事業的幫助,它的成功極大地激勵了當時疲乏的電影市場,尤其是讓功夫電影看到了希望。

這些改變和榮耀,將永遠和甄子丹相關聯。

星光不問趕路人,皇天不負苦心人,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他曾在採訪中歸納自己的性格,其中有兩點是「執著」和「完美主義」。

和他合作過的導演、演員都知道,甄子丹對動作是精益求精,略有瑕疵就會重拍,直到他覺得完美為止。

王寶強曾這樣說他,「甄子丹平時在片場是個老好人,但一進入拍攝狀態就非常嚴格。」

吳越則如是評價他,「對拍打戲的細節更講究,拳頭到的位置都必須精準。」

執著,嚴格,耿直,這種性格很容易得罪人。在他年輕的時候,如果對別人設計的動作不滿意他就會直接指出:「這個不合理,沒有武術邏輯沒有武術理論,一個人他不可能這樣做。」

在他看來如實表達自己的看法是中肯,可在別人聽來很刺耳。

所以,很多人對他的評價是「脾氣臭」「不合群」。

甄子丹回顧自己入行的前20年,「完全靠『拳頭』說話」,不善處理人際關係的他,每走一步都得靠自己的實力。

欣慰的是,踏遍大半紅塵,歷盡人世風雨,他還能堅定的說,「我還是那個我。」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他變得成熟了,柔軟了,但骨子裡的剛毅執著依然在。

一半英雄,一半俗子;

一半柔情,一半鐵血;

這樣的他邂逅了《葉問》,彼此都是最好的時候。

12年後,《葉問》迎來了完結篇,但甄子丹的人生還可以乘風破浪。

他說,「我還有其他類型的武打片可以去創造,也希望創造另外一種大家喜歡的IP出來,演員必須要不斷去找尋新的突破新的嘗試。」

挑戰自我不僅是武道精神,更是立世準則。

有時候說告別,是為了更好的開始。

願他不忘初心,一生都做追夢人。

也願我們不失赤誠,為自己喜歡的事傾盡全力。

電影有最終章,但熱愛沒有。

你,我,他,都可以做自己的傳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