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全力支撐紅外體溫計校準檢測

光明網 發佈 2020-02-07T18:11:54+00:00

□劉旭紅本報記者史玉成近日,為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機場、火車站、地鐵甚至住宅小區門口都配備了測溫設備進行體溫測量。

□劉旭紅本報記者史玉成

近日,為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機場、火車站、地鐵甚至住宅小區門口都配備了測溫設備進行體溫測量。那麼,耳溫計、額溫計、體溫篩檢儀……不同名稱、不同廠家、不同型號、種類繁多的測溫儀究竟有啥區別?怎樣才能測得准?又是誰在給測溫儀「體檢」呢?

我國溫度計量量值最準的地方——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熱工計量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熱工所)的專家們,給大家講述了背後的故事。

溫度計經過校準才測得准

測溫是公共場所疫情檢測的第一關口,因此紅外體溫計必不可少。

中國計量院熱工所所長汪洪軍介紹說:「紅外體溫計是利用被測對象與探測器間的紅外輻射換熱測量人體溫度的溫度計。」目前常見的紅外體溫計包括紅外耳溫計和紅外額溫計。紅外體溫計響應迅速,一般在16℃到35℃(部分10℃-40℃)的環境條件下,僅需一兩秒鐘就能完成一次體溫測量,非常適合公共場所依次、快速測溫,以及急重病患者、老人、嬰幼兒等人群的使用。

「跟對表類似,不管哪種溫度計,都要進行定期校準才能保證其量值準確可靠。」汪洪軍告訴記者,目前,該所有紅外體溫計校準和黑體輻射源校準2個實驗室來從事紅外體溫計相關的研究和檢定校準量值傳遞等工作。「歷經多年努力,我們已建立國家紅外體溫量值溯源標準,通過把最準的量值傳遞給全國各地方計量技術機構,制定相關技術規範,持續開展技術培訓,支撐保障各地計量技術機構開展各種紅外體溫計的檢定和校準。」他說道。

解決紅外體溫計校準難題

儘管從2003年「非典」時期起,中國計量院就已為全國計量系統培養了一大批有經驗的紅外體溫計校準技術人員,但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發後,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量紅外體溫計檢測需求,廠商不同,型號各異,如何正確操作和快速校準,還是成為全國各省、市、縣等計量機構面臨的大難點。

為解決這一難題,1月23日,中國計量院牽頭組織全國溫度計量技術委員會及相關專家組成諮詢小組,為各省市計量技術機構開展技術諮詢服務。除了電話諮詢,每天上午10時,匯聚了全國近200名紅外體溫計一線檢測人員的「紅外校準技術交流群」定時發布更新體溫計校準模式,中國計量院首席計量師原遵東等專家隨時在線解惑釋疑。

「截至2月3日,我們已匯總並公布了49個不同製造商生產的包括耳溫計和額溫計等152個常用型號紅外體溫計的校準模式,解決了關於紅外體溫計使用和校準過程中遇到的計量技術難題40多項。」中國計量院熱工所紅外體溫計校準實驗室副研究員柏成玉自豪地告訴記者。目前全國相關紅外體溫計校準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此外,據柏成玉介紹,他們也正在抓緊錄製紅外體溫計校準操作的視頻培訓課件,隨後將第一時間通過網絡開展人員培訓。屆時,全國一線校準人員都將得到更全面系統的規範操作培訓和技術支撐。

黑體輻射源助力紅外測溫儀「體檢」

機場、車站和出入境口岸等公共區域的紅外體溫篩檢儀設備需要定期「體檢」校準才能準確可靠。給這些體溫篩檢儀校準,除了可以把它們送到實驗室,更多的是計量技術機構檢測人員帶著標準設備去現場開展技術服務。這個標準設備就是校準用紅外測溫儀計量標準器,更專業的叫法是「黑體輻射源」。

目前,全國省級和少量地市級計量技術機構已經配置了這樣的標準器,但大多數地市和縣級計量機構還沒有這個檢測能力。

「春節前後,我們接到全國各地幾十個省、地市、縣的求援電話,急需這個檢測設備。」中國計量院熱工所黑體輻射源校準實驗室副研究員王景輝介紹說:「我們院把這件事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對待,針對需求指標,利用現有物料緊急先行製作了兩台校準用紅外測溫儀計量標準器,首先提供給疫情重災區湖北省。」王景輝和他的同事們夜以繼日,原本需要30天的研製期,他們在3天內就完成了。

眼下,中國計量院正在積極研製另外18台這樣的計量標準器,完成後將陸續發往湖北各地(州)市的18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以用於湖北各地紅外耳溫計檢定以及紅外額溫計和紅外體溫篩檢儀器校準,爭取儘快保障湖北省地(州)市以上計量機構都具備紅外測溫檢測校準能力。

此外,中國計量院正計劃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紅外體溫計量校準研製方案提供給一些省級計量技術機構,並為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研發指導,利用全社會力量在短期內研製更多可靠的計量標準,儘早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後續,我們仍將持續加大研製力度,盡最大努力從源頭上確保全國紅外測溫儀的測量量值準確可靠。」汪洪軍堅定地說。

作者:史玉成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