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物形象、藝術手法、主題思想解讀日本電影《入殮師》的魅力

作家十三夜 發佈 2020-02-07T19:40:09+00:00

影片劇情講述了一個音樂團解散、高價購買大提琴而欠下高額債務,不得不與妻子一起回到鄉下謀生的主人公大悟,某一天,看到一則招聘廣告,NK代理公司:幫助旅行,高薪時段。

文|十三夜

從古至今,談及死亡,難免都會覺得悲傷、覺得晦氣,特別是從事死後安葬服務的人,也被戴上了有色的眼鏡、甚至被周圍的人歧視。

於自然規律來說,死亡是生命一個必然的結果,於神幻色彩來說,死亡是靈魂的永生,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死亡無疑都充斥著別離怨恨及悲傷。

對生者而言,死成了忌口,成了難以提及的事。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電影《入殮師》以日本大和民族式的哲思與人生態度為針線,細膩而又飽含深情地穿引而成一幅有關生死之思、人世之情、倫常之理的深刻作品。

影片劇情講述了一個音樂團解散、高價購買大提琴而欠下高額債務,不得不與妻子一起回到鄉下謀生的主人公大悟,某一天,看到一則招聘廣告,NK代理公司:幫助旅行,高薪時段。

大悟來到NK代理公司面試,社長對工作內容避而不談。在大悟的再三追問下,社長終於道明:是入殮工作! 雖然心理上有所忌憚,高額的薪水還是令大悟接受了這份工作。在與社長一起為死去的人入殮時,社長眼裡的尊重與溫柔耐心,以及對死者家屬情緒波動的理解包容,讓大悟感受到了入殮師這一職業的珍貴之處:

入殮,不僅僅是為了讓逝去之人能夠體面安詳地離開,也是安撫失去親人之痛家屬的心,讓他們的悲傷得以慢慢緩解……在重新認識並理解了入殮師這一職業後,大悟在田野里演奏起大提琴來,這時的琴聲也不再充滿悲傷,而是融合著天地自然,此時的大悟已放下對入殮師的偏見,更多地是對這份職業的尊重與熱愛。

《入殮師》不只是講死亡,更講述了一個人在逆境中,如何真實地面對世俗的目光:從最初在意別人的眼光到最後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並尊重認同一份職業,從平凡中達到自我的新生。

今天,我將從「人物形象、藝術特色、主題思想」這3個角度,由淺入深、由微觀到宏觀地解讀《入殮師》這部小眾高分電影的真正的魅力與價值所在。

01、人物形象:入殮師這一形象背後充滿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

生活總是不完美的,每一個平凡的人,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總會面臨艱難的抉擇。《入殮師》對小林大悟這一人物形象匠心獨具的摹寫,讓無數觀影者讀懂了個入殮師充滿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

①極富東方倫理規範的人物形象

小林大悟這一人物形象,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富有責任心,富有家庭的責任感。

小林大悟之所以努力的工作,就是為了妻子過上幸福的生活,讓妻子生活得更美好,所以在自己失去大提琴工作的時候,他對妻子充滿了歉意與悔恨。從影片中可以看出,小林大悟是一個富有責任心的人,即便與妻子回到鄉下,為了生活,他依舊選擇了入殮師這份工作。

為了安慰妻子,他一個人默默地承擔著一切來自心靈和生理上的打擊,忍住強烈的生理反應和來自內心的劇烈的撕裂感。

在妻子面前裝作若無其事,這種愛,無言又銘心刻骨,雖然沒有什麼山盟海誓,卻是真真切切。這是小林用實際行動對妻子和家庭的責任表征。

②對入殮師工作內容的尊重與責任擔當

從最初對入殮師這一職業的「誤解」到最後堅定的選擇,小林大悟內心經歷了一個艱難的成長曆程。第一份職業大提琴師工作的失敗讓他備受打擊, 也對生活充滿了迷茫與困惑。

在妻子的溫柔鼓勵下,小林大悟開始了新的生活。然而,入殮師工作的選擇卻讓他的內心充滿了尷尬與羞恥感。在社長的幫助之下,他漸漸認識到這份工作的聖神,所以,在入殮電話響起的那個瞬間,他義無反顧地選擇去工作。即便是他最愛的妻子因為對入殮師這一職業的偏見離開他時,他仍舊沒有放棄,而是選擇了堅持。

在工作的過程中,小林大悟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敬畏和寬容。在他工作時專注而又執著的眼神,無不感染著觀眾。這不僅僅是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同時也是死者的尊重以及對生者的告慰。

③父與子的人物關係矛盾中,寓意著對親情的思念與珍貴

《入殮師》中,每一個逝者都有一段故事,或長或短,多多少少給人不同程度的啟發。小林大悟送走的每一個人,與他們的家人,都有一段難以言表的故事。這些故事,隨著死者的逝去,所有感情都化作眼淚與灰燼。

但是,當他認真地為父親入殮時,他回憶起了與父親在一起時的溫馨時光,到底是選擇理解還是選擇怨恨?這一切,不過是一念之中。在歷經了多場死亡之後,他對父親的思念與日遞增,也漸漸讀懂了父親在他兒時送他的那塊石頭。

所有種種,在父親去世的那個瞬間煙消雲散,只剩下無限的哀思與懷念。這樣一種儀式,與影片《那山那人那狗》中父子關係以兒子最終認可了父親的價值觀,父子關係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相比,具有異曲同工的妙處。

在我看來,小林大悟這個人物形象充滿了導演對於生死的理解與感悟的象徵寓意。導演瀧田洋二郎對於生與死的解讀仍然充滿了東方式的哲學思考,他把人與自然看做生命和諧的本源。

02、藝術特色:背景音樂的完美運用與融合,傳遞出了生命的質感

山導演田單二即執導的影片《人驗師》獲得「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諸多獎項,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績,影片的配樂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

著名作曲家赫爾曼曾說過:

「音樂實際上為觀眾提供了一系列無意識的支持它不總是顯露的,而且你也不必要知道它,但它卻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入驗師》中的音樂是配樂大師,他是宮崎驗動畫電影的御用配樂大師。他為影片譜寫了以大提琴為主要樂器的背景音樂。琴音時而激越、時而溫柔,仿佛主人公本木雅弘內心的情感之流。大提琴音色悠揚弦的音色含情,旋律動人,讓人感受到一種生命的質感的傳遞。

以大提琴為主的背景青樂在渲染氣氛、連貫情節、抒發情感、深化主題、塑造人物形象、強化影片結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①烘托死亡的肅穆,渲染氣氛

這部影片的基調很大程度上是靠音樂奠定的,從而深化視覺效果,增強畫面的感染力。大提琴音樂貫穿整部影片,既符合電影主角的原身份本來就是一個大提琴手的安排,同時,大提琴的音色,更是烘托死亡莊重、肅穆、迷離氛圍的不二選擇。

譬如:片段一——《Shine Of Snow》

電影一開始,濃霧中漸漸駛來的汽車,伴隨著高音區鋼琴時有時無的出現,以幾個空靈、跳脫的鋼琴音符進入之後,隨後不協和和弦的逐漸增多,用低婉深沉的弦樂合奏勾勒出一片蒼涼廣闊,瑕想無邊的意境,為影片奠定了一種悲傷哀沉的情緒。

對照劇情,樂隊的解散引發大提琴手對生活的感悟,契合得天衣無縫,同時又為之後他成為入殮師,與死亡近距離接觸埋下了伏筆。

② 敘事,交代主角職業。

譬如:片段二——《歡樂頌》

開場介紹主人公小林大悟的職業時,交響樂團合奏,打擊樂,銅管樂,大小提琴為主的弦樂,後段加入人聲合唱。營造出激昂向上的力量感。像是在暗示入殮師其實就是在為死者譜寫歡樂頌歌的人 。

這段音樂的作用是劇作作用,參與敘事,交代主角職業。小林大悟之後的生活與著大提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電影中,音樂就像是一條組帶,把一些分散跳躍的鏡頭串聯起來,跨越時空的界限,隨意自然地轉掉時空。

交響樂團演奏的《歡樂頌》,後段加入合唱,給人一種奮進、向前的感覺。這似乎與影片的主題相,但此處是鍾演的刻章安排。《歡樂頌》高亢的力量感,正預示著死亡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而是新的開始。

③抒發人物內心情感、升華主題

譬如:《聖母頌》——簡單的獨奏,重在為全劇第一個大高潮鋪墊。

配樂大師久石讓譜寫的背景音樂,利用大提琴為主的渾厚音律,打破死亡帶來的沉重,樂曲仿如主人公內心的洪流,起到了強調情感和渲染氣氛的作用。

之後,利用音樂進行轉場和擴展時空,由單簧管再現主題音樂,音色的轉化也帶著情緒的轉變,小提琴、中提琴聲部也加入進來,全體弦樂合奏,大提琴再現主題,定音鼓的出現將電影的激情迸發出來,形成了一個高潮段落。

這是象徵著一段美好的旅程,不僅通往天國,也延續著生命的意義。這段音樂讓人內心充滿了力量,充滿了前進的勇氣,積極面對未來、面對生活。死亡不是離別,逝去也不是終結,而是一個新的輪迴的開始。

音樂就其本質而言,最不善於表現視覺上現實世界的有形客體,卻能高度概括表現人物內在的心理體驗、微妙豐富的感情狀態,抒發人物內心情感。《入殮師》通過從入殮師的角度出發來詮釋生與死的哲理、生命的意義,從而揭示出身邊的親情、愛情的主題。

03、主題思想:生死之間,無不詮釋著美學意義上的極致之美

這個世界上,最擅長表現「死亡之美」的莫過於日本的大和民族,這種對死亡之美的審美態度在中國人看來終是難以理解的。談及死亡,於中國人而言,充滿著極度的恐懼與絕望,也充滿著無盡的痛苦,俗世中往往也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一邊認為死亡是通往天堂之門,一邊認為死亡是通往地獄之門。

這種不同的態度背後則體現了不同的階級劃分,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便是對死亡的恐懼。究其本質,對死亡的恐懼心理,其實源於文化的獨特之處,也源於人類的本性。

細細思索,我們能從該片中體會到導演對死亡對人生的這三重思考:

①「武士道」中獨特的死亡觀

於大多數而言,面對死亡,習慣了逃避,「武士道」則反之,武士道要直面死亡,也就是去思考怎樣死去,並在這個過程中實現死亡瞬間散發出來的「美學價值」。

比起殘忍血腥的死亡場面,在美學上去看待死亡能夠最大限度的沖淡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從而將其升華為一種極致之美。

日本人對自己民族文化核心部分的守護與傳承,其堅定程度令人難以企及。電影作品能夠更加直觀的去表現民族的這種文化,《入殮師》不僅獲得「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除了「死亡」本身這個話題就能帶來足夠的熱議,死亡這個主題本身也是日本電影沿襲了悠久的傳統,當然,僅是《入殮師》這一部電影,實際上,還算不上其中一個尤其突出的代表。

《入殮師》有一句台詞:

「死亡並不是終結,而是一扇門,象徵著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村上的小說中有很多段類似的獨白,譬如: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入殮師》中對「死」與「生」相互轉化,萬物生生不息的樸素唯物主義生死觀也在《紅鬍子》《楢山節考》等片中一脈相承。

但這些也算不上大和民族獨特死亡觀中最富有魅力的成分。基於文章所探討的主題,僅以「審美態度下的獨特死亡觀」這點來進行影片的分析和探討是遠遠不夠的。

②人生不過數載,繁華易逝,我們得珍惜當下的人與事

人的一生,終其一生,都在不斷的追求,在忙碌與艱辛中,我們一直向前奔跑,卻總是忽略了一道道被我們錯過的風景以及身邊那些原本需要我們去用心交流的人。

我們在漸行漸遠中,再回首時,一切已是人去樓空,物是人非,只能在心底默默遺憾與悔恨。

《入殮師》所講述的這個故事,大悟所經歷的每一場送別,似乎都是刻骨銘心的,逝者已矣,而生者所表現出來的愛與恨,甚至因為悔恨而流下的眼淚,都成為觸動觀眾心靈情感的最重要的因素。

影片中,有一個場景,丈夫面對逝去的妻子,竟然不知道妻子一直用的口紅,在妻子經過入殮師的鬼斧神工的化妝術之後,失聲痛哭道:「今天是我見過她最美的一次」,這是他內心遺憾與悔恨最真實的寫照,直到妻子逝去,最後一面,他認真端詳妻子的容顏,才發現自己竟從未好好仔細看過這張臉。

③愛與寬容,才應是我們短暫一生的主基調

死亡往往能照見出人生中最殘酷的那一面:

昨天不以為然造成彼此永恆的擦肩而過,再回首去追尋時,才發現,所有失去,皆不可重來。

世事難料,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誰先來。有些遺憾,無論怎樣去彌補,也已蒼白無力,失去了意義。

當入殮師嚴謹、溫柔而鄭重、毫不含糊地替死者完成人生中最後一件重要事情的時候,不過也是對逝者的一種哀思,即便是這項工作,也不能彌補遺憾,在逝者生前,沒有好好的被珍惜,在其逝後,再做什麼,於逝者而言,或許已經不再重要。

泰戈爾說:「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世事無常,又有多少人可以生如夏花之絢爛?入殮師所能做的,或許就是讓死後之人,可以逝如秋葉之靜美。

作為一個入殮師,小林大悟可謂是這些生離死別的見證者,殊不知這一次次的經歷,卻也使他的靈魂與思想得到了凈化與升華。

面對死後變得蒼白的一切,何不在活著的時候,多一些愛與理解,珍惜並把握著生命所賦予我們的一切,縱使他們可能不盡如意。

在我看來,當雙手抓不住本該抓住的東西,無奈與後悔在所難免。因為自己的忽視而錯失,卻在離別的一瞬間意識到,那才是生命歷程中最大的悲哀。不要等到一切都追悔莫及,因為生命之旅是短暫的,而死亡卻沒有盡頭。

唯有愛與真情,才能永存人間。

總結一下:

《入殮師》詮釋了一個失業年輕人在入殮師一職中,所經歷的種種成長,也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有關人生、有關生死的思索。

大提琴悠揚優雅而深沉的聲音貫穿始終,種種伏筆綿延,雖言生死,卻不覺沉重,回味之中,亦情意綿綿。而整部影片之中,意象自始至終圍繞著影片的發展,闡釋著生與死,訴說著脈脈溫情。

謝謝關注@作家十三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