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並不可怕,聊聊古春秋魯國,防災救災思想與防護措施有哪些

昊濤說史 發佈 2020-02-07T21:25:17+00:00

春秋時期水災發生較先前有所增加,據文獻記載關於春秋時期水災有18 次,其中明確提到魯國發生水災為 8 次。

導讀:

「災難」是一個沉重的詞彙,它所代表的是人們的不幸,也是社會的悲劇。身為地球上的智慧群體,我們自古就對與災難有著恐懼和敬畏。但我們不曾被暫時的災難所擊倒,人們會通過各個方面達成克服災難,戰勝恐懼。而相對於世界,中國身為一個具有5000年文明的古國,相較於其他國家擁有更早的對於災難來臨的經驗,與措施。在春秋時期的魯國,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所處的特殊環境,導致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本文筆者將帶大家聊聊春秋時魯國因自然災難不斷,是如何擁有超前的防災救災思想,具體的防災措施有哪些。


春秋時期魯國自然災害

因為特殊的地理原因,使得春秋時期魯國的自然災害比較頻繁,分別有以下幾點。

1、水災

水災自古以來便是經常遇到的災害,根據虞世南《北堂書鈔》引《尸子》語云:

「燧人氏時天下多水」

儘管燧人氏及其生活時代已不可詳考,但也反映了水災與人類社會同步發生的基本事實。根據《尚書•堯典》中記載:

「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可見夏以前的水災較為嚴重。春秋時期水災發生較先前有所增加,據文獻記載關於春秋時期水災有 18 次,其中明確提到魯國發生水災為 8 次。這相比同一時期其他諸侯國來說發生水災的頻率相對較高,並且在大量的古籍中可見。春秋時期魯國水災的頻發與魯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有著重要的關係。鄧雲特在《中國救荒史》中提到,我國歷代水災發生最多的地區,即河北、河南、山東、江蘇等省,而黃河、永定河、淮河、運河等即其致禍之源也。魯國主要位於黃河下游地區,地處我國北方主要的農業種植區,黃河及其支流的泛濫給這一地區帶來了嚴重的水災。再者,春秋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降雨量大,也往往形成水災。



2、旱災

旱災也是對國計民生影響較大的一種自然災害。據《管子·輕重》篇云:

「湯七年旱,民有無糧賣子者。」

春秋時期,旱災遠比水災發生頻繁,《春秋》、《左傳》中對「大旱」、「不雨」和求雨祭祀的「雩」的記載也比「大水」的記載要多。關於春秋時期的旱災明確記錄有 36 次,其中記載魯國旱災為27 次,是這一時期發生次數最多的諸侯國。中國歷史上的旱災主要分布在北方旱作農業區,基本以華北平原為中心,這裡土地相對較肥沃、人口眾多,人們在很久以前就開始在此從事農業耕作活動。春秋時期的旱災,主要集中在山東、山西、河北等地,魯國位於華北平原上,恰好是這一主要旱作區,因此發生旱災也是經常見到的現象。

3、火災

《春秋》經傳記載發生在春秋時期的火災有 17 次,除了 2 次人為引起的火災外,其他 15 次都是自然原因引發的。具體到各個諸侯國,則在魯國發生 6 次,其次是宋國 3 次,可見魯國發生火災次數占總數的比例較大,史料中的記載可以看出,魯國所發生的火災幾乎全部出自於公室和祭祀的場所,如僖公二十年在西宮發生的火災,定公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門及兩觀災等。而這一時期宋、鄭等諸侯國的火災也多發生在城中居民聚居的地方。可以看出,春秋時期列國的火災多發生於祭祀場所或人員聚居的地方,以發生的時間來看,2 次發生在春季11 次發生在夏季,而這兩個時期正是天氣非常乾燥的階段,所以極易發生旱災。


魯國災救災思想

人類社會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一直在同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進行著鬥爭,在同自然災害鬥爭的過程中,對災害的認識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在原始時代,「原始人認為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是由神秘的和看不見的力量引起的。至春秋時期,「天降喪亂」的觀念開始發生了動搖,如孔子曾經指出:「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這主要是從人事上考慮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春秋時期的魯國,因為獨特的地理原因,也已經出現了相應的防災救災思想。

1、「備豫不虞」與儲糧救荒思想

春秋時期,人們在與自然災害抗爭過程中經常會將西周的「先王之制」作為借鑑。《國語•周語中》記載單襄公說: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備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以順及天地,無逢其災害……。

「備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備災思想出現端倪。在春秋時期的魯國當時也已經有了較為完備的防災思想。據《春秋穀梁傳•成公七年》:

「郊牛日展觓角而知傷,展道盡矣,其所以備災之道不盡也。」

楊世勛曾解釋道:

「言日日皆省察牛之觓角,而則之傷,是省察之道盡矣。展道雖盡,不能防災御患,致使牛傷,長其所以備災之道不盡,是故不言日以責有司也。

糧食是預防災荒的物質基礎,早在原始時代人們就把剩餘的糧食儲存起來,以應非常之需。《詩經•小雅•楚茨》中記載了倉庾積穀「我倉既盈,我庾維億」的宏大場面,可見積穀備荒思想在當時已經開始流行。孔子主張首先讓人民先富裕起來,這裡的先富裕起來無非是指百姓儲存糧食的多少,只有在糧食富足的基礎上,才能施以教化。《說苑•政理》中記述魯哀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

「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政在使民富且壽」,這就道出了民富與國富的辯證關係,民富自然國富,「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夫君國者,將民之與處;民實瘠矣,君安得肥?」

社會財富是一定的,統治者若占有過多的財富,則意味著百姓手中的物質財富相應減少。統治者如果不顧及人民的安危,無限制地聚斂,把財富集中在自己的手中,這必然傷及到人民的利益,不僅國家陷入癱瘓,而且還會招致災禍。可見在魯國的時候,君主就已經開始提倡「儲備糧」的觀念了。


2、生態保護思想

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追求人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和諧發展,是春秋時期荒政的重要出發點和立足點。在保護生態資源方面,各諸侯國為了保障財用的供給,預防突發性的自然災害,一般會採取法律命令的方式對破壞生物資源可再生行為和生態環境的行為嚴加禁止,強調人類社會必須從保護生態環境做起,絕對不能對自然資源無節制的掠奪性開發。這一思想在魯國表現較為明顯,《國語·魯語上》中記載有里革「斷罟匡君」的故事。

故事大意就是魯宣公在泗水深處張網捕魚,大臣里革卻割斷了他的漁網扔在一旁,由此出發系統闡述了其生態保護觀念。在里革看來,宣公此時張網捕魚的做法不符合動物生長規律。當大寒減退,土中蟄伏冬眠的動物開始活動時,官員便指導民眾使用漁網和竹籠,去捕捉大魚和鱉蜃等水產,在祭祀儀式後才開始讓民眾捕魚,以便宣洩地下的陽氣。而當鳥產卵、獸懷胎時,魚類已經長成,相關官員便禁止使用網捕捉鳥獸,這是為了幫助鳥獸的正常生長。當鳥獸長大了,魚鱉開始進行繁殖,相關官吏便禁止用網捕魚,只准設陷阱和鳥網去獵獲鳥獸,這樣既供應宗廟和廚房的需要,又蓄養了魚鱉。並且,在山上不能伐掉樹苗,水邊不能割取初生的草木,捕魚的時候應該禁止捕幼魚;讓小鹿好好的生長,保護鳥類孵卵和哺育雛鳥,捕蟲時要捨棄蟻卵和幼蝗,以便萬物生長與繁殖。最終,魯宣公接受了里革的建議。

從里革的闡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春秋時期的魯國已經有了比較系統的關於山川林澤管理與生態保護理論,也有一整套保護和利用山川林澤的管理措施。里革所闡述的生態理論至今也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左傳》中還記載,魯隱公要去觀魚,臧僖伯建議道:

「故春搜、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主要強調做事要有度,在不同的季節安排適應生態環境發展的活動,實質上是要求統治者有所節制,在不礙於農事時進行各種活動。可以說這種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的思想在春秋時期的魯國表現的尤為成熟。


3、重農思想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家最基本最主要的生產部門,是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是古代民眾生存資料的主要來源,因此,古聖先王們一直非常重視農業生產。墨子曾說:

「雖上世之聖王,豈能使五穀常收,而水旱不至哉!然無凍飢之民者,何也?其力時急,而自養儉也……其生財密,其用之節也。」

悠久的重農傳統、適宜農耕的地理環境促使魯國人十分重視農業的生產。《史記•貨殖列傳》稱魯地:

「宜百穀、桑麻、六畜……魯好農而重民……魯千畝桑麻」。

在當時科技落後、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自然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尤為明顯,所以魯國也就特別關注水、旱、蜮、蜚、蠱、麋、螟、地震等自然災害。魯人重視農業,因此也深知農時的重要性,統治者也十分懂得「使民以時」的道理,在役使百姓的時候儘量地避開農忙時節。《春秋》中記載築城 23 次、築台囿 8 次、新建魯城城門 3 次、新建馬廄 1 次,這些土木工程往往與農功相聯繫,例如:隱公七年

「夏,城中丘。書,不時也」;桓公十六年「冬,城向。書,時也」

「時也」與「不時也」的記載,其評價標準顯然在於是否妨礙農業生產。顯而易見,冬天進行的土木工程是合乎時令的,相反,若在春、夏、秋三季農活較忙的時候進行修築則是不符合時令的。孔子對農業的重視也是十分顯著的,他認為「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提出「使民以時」,主張國君役使百姓應該在農閒時節,這足以看出魯國人對農業的重視。


魯國防災救災措施

春秋時期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糧食供給不足的現象時有發生,人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更有甚者會在國家內部引發混亂的局面,加深社會矛盾。因此,《管子•度地》中說

「故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人乃終身無患害而孝慈也」。

西周春秋時代,抗災救荒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荒政也隨之出現。由相關史料可以看此,春秋時期的魯國統治者為了減輕災害的破壞性影響,經常會在災前災後採取一系列的荒政措施。

1、天文預測

先秦時期,人們尚且無法對災害的發生演變進行準確預測,但還是試圖從天象、天氣等自然現象的變化特點中找到與災害發生的有關信息,從而作為災害預報的依據。《詩經•小雅•漸漸之石》中有「月離於畢,俾滂沱矣」的詩句,它揭示了仰觀日月星辰的雨水測報方法。從西周到東周的幾百年間,占星術逐漸走向了成熟。在當時人的觀念中,日食和月食等天文現象預示著某些災害即將發生,魯國也是如此。《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中記載:

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公問於梓慎曰:「是何物也?禍福何為?」對曰:「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為災。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過也。其他月則為災,陽不克也,故常為水。」

梓慎認為凡不在二分二至之時發生的日食,都預示著會有水災。而昭子卻反對,他認為將會有旱災出現。其理由是,夏五月太陽已行過春分點,陽氣應當處於旺盛之時;此時卻猶不能勝過月陰,而有日食,則陽氣必然積累起來;陰陽相勝,等到陽氣勝陰時,鬱積的陽氣一定發作的很厲害,所以將有旱災發生。然而,在這一年證實果然有旱災害發生,「秋八月,大雩,旱也」。楊伯峻謂:「其年八月大雩,亦足證梓慎之說誤。」儘管二人都沒有現代科學知識,但這種自然主義的解釋還是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人們一直試圖通過對天文星象的觀察,從中找到天象變化與各種自然災害之間的必然聯繫,以便提前防範,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但是由於科學技術的落後,當時人們還不能確保預測的準確程度,但是對天象的預測這種行為也充分表明了人們對災害的警惕性,這對於災害的防範是有積極作用的。


2、防災工程與設施

春秋時期水災、旱災的救災活動,史料中記載較多,例如:修建堤壩;開挖溝恤、河渠;鑿井灌田;建築防災等。在魯國,防災實踐主要是修建城牆與城壕。 魯國在消防設施方面也給予極大地關注。《左傳•昭公元年》記載:「人之有牆,以蔽惡也。」這說明牆的功能是為了遮擋兇險,除了風雪寒雨,野獸以外,當然也包括了火的風險。同時在這一時期還建造了大量的陂池台榭,這也起到一定的防災作用。

3、協同作戰,各司其職

《左傳•哀公三年》中記載了魯國一次火災發生後的情況:

夏五月,辛卯。司鐸火,火踰公宮,桓、僖滅。救火者皆曰:「顧府」.....」富父槐至曰:「無備而官辦者,猶拾瀋也。」於是乎去表之槀,道還公宮。

《左傳》中的這段記載真實地記錄了春秋時代百姓撲救火災的場景,也全面地反映了春秋時期協同作戰、各司其職的救災做法首先,在對火災尚未到達的地方採取隔離措施,可以防止火勢的進一步蔓延。人們所採取的措施一方面用沾濕的帷幕覆蓋在火場附近的建築物上,從太廟開始,從外到內進行,另一方面將下風向地方的物品清除,使火無法連接。在火災未危及到的地方,準備一些救火的器材。其次,調及各方人力、物力對火災進行撲救。子服景伯命令宰人拿出禮書,等候命令。校人駕上馬,巾車在車軸上塗上油脂,官人仔細執行供應,百官認真堅守自己的崗位。如果不能盡職,則就要按照規定進行處罰。公父文伯還命令府庫加強戒備,謹防動亂。可以看出,面對突如其來的大火,魯國各界並沒有慌亂而是將這次火災處理的井井有條,這顯然受益於日漸完善的防災救災體系。


結語:

春秋時期生產力低下,科學技術並不發達,但是面對強大的自然災害,經驗不足的魯國已經有一套防災救災思想。魯國的防災思想中主要概括為備豫不虞與儲糧救荒思想、生態保護思想、重農思想。通過這些積極的思想能夠是魯國及時的預防災害的發生,降低災害發生的頻率。關於災害的防災救災措施主要包括天文預測、防災工程與設施、協同作戰等措施這些措施也是魯國在災害降臨時採取的最實際、最有效的措施,通過這些措施使魯國平安的度過災荒,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


早在前人的時候就能做到這樣的面對災難,控制災難和認識災難。昊濤認為身為後人的我們,在面對災難的時候也將眾志成城,共渡難關。我相信中華人民必將乘風破浪,再創輝煌,同時文末昊濤也呼籲大家,眾志成城之時儘量減少外出,待疫情過去,我們再去看看這個繁華的世界!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