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瘟疫如何恢復?看看道家對於防疫的思想,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源子好嗨 發佈 2020-02-07T22:19:20+00:00

作者:源子01關於漢末瘟疫我國古代有文獻記載的瘟疫之害當屬東漢末年的瘟疫之害,僅僅在漢桓帝時期就發生過三次大的問題,再到漢靈帝在位22年就多達五次之多,可以說每次的瘟疫的之害,對於百姓的災害更是刻骨銘心,在曹植的《說疫氣》有記載:建安二十二年,厲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


作者:源子


01關於漢末瘟疫

我國古代有文獻記載的瘟疫之害當屬東漢末年的瘟疫之害,僅僅在漢桓帝時期就發生過三次大的問題,再到漢靈帝在位22年就多達五次之多,可以說每次的瘟疫的之害,對於百姓的災害更是刻骨銘心,在曹植的《說疫氣》有記載:

建安二十二年(漢獻帝在位時期),厲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復族而喪。

漢獻帝設立建安為年號的第一年,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就有幾乎三分之二的人因為患上瘟疫不治而亡,在醫療機制不全的健全的古代,更可怕的是當時的人們多半缺乏對於瘟疫的認知,致使常常都是一人有病,連累到全族人,所以通常成為了蔓延之勢,人人望而生畏。

可以說,從古至今,天災通常都是大起之勢,給人們的生活造就了很多的磨難,不管是治療過程還是善後問題,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那古代人對此又有什麼妥善的解決辦法呢?


02道家思想的興起背景

(一)古代人對瘟疫的認知

關於疫癘,古代人也是靠著種種跡象來歸納總結,對於瘟疫通常是發病時間迅猛、傳染力度強、死亡率高,這些發病特點,在部分人看來,就是天上的瘟神在作祟,故此,瘟疫被冠以神秘的色彩

人們通常只能總結出它的規律來應對,《禮記·月令》指出:「孟春,行秋令,則其民大疫。」對於往後,也並沒有搞清楚瘟疫,只能通過發病的規律來認識瘟疫。當時的社會不便流行的瘟疫如鼠疫、天花,人們主要還是認為是由「乖痰之氣」引起的。葛洪在《肘後備急方》指出:「屍注、鬼注病者,即是五屍之中屍注,又挾鬼邪為害也……」所以這種在年歲中和鬼毒相注而成的癘氣,在那個時代,成為了人們認識瘟疫的第一步。

對於瘟疫的染病方式,人們還是從規律中總結出來的,此類具有代表性的是東漢張仲景的著作——《傷寒雜瘸論》,書中記載:

千般痰難,不越三條:一者,綴絡騷郴,入藏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脈相傳,壅寒不通,為外皮膚所巾也……

這裡的痰難,通過皮膚經絡麗入,最終流至髒臆,由此可認為提出來的理論,與現代還是有所相近。


(二)道家思想興起的背景

道家在這個瘟疫頻發的時代發展過程中,一直始終秉持「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前文提到,人們對於瘟疫的認知是對於神明的敬畏,而道家,避開老莊思想的前提下,就是以太上老君為首的宗教背景。

道教在其原本的道家學說理論中的「自然之道」一脈相承而來,在瘟疫之下,人人望而生畏,而道家的思想本身就結合了理論學說:「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推崇心也,因此教人修道"

關於中國的傳統養生之學中,眾多學說也是好靜不好動,所以道家所闡述的思想——教人修心,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主要起到安穩人心的作用。

不同於其他學說,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主張的學說「正心 」、「修身治天下」,這點要和道家主張的學說有所區別的是,儒家學說更傾向於通過後天的道德修為來實現身心健康,但是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是秉持「道法自然」的理論,主張自然無為的健康觀,簡單而言便是,遵守自然。

在那個人人混沌的年代,道家思想主張的「無名無形、無為而無不為」更能順應大勢。


03道教和道家的祛疫方式

(一)道教的鬼神祛疫

在道家看來,宇宙是晝夜輪替、寒來暑去,永遠周流不息而又循環不止,這是一種極為自然的社會秩序,在具有神話學說中,萬物是由「陰」和「陽」組成,這點上,道教認為觀辯天地陰陽的變化,則可以推斷演算出人事的吉凶 。

簡單理解也可以認為是,只有陰陽運行順暢為天下太平吉祥,但倘若陰陽失調則:「瘟黃時熏也,人之不養靈根,恣食辛厭,不義不仁,六屬不和,香火不修,神只不佑,致使家遭瘟疫,身染毒暴,大小疾病,人口死亡……這點來自於在《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經注卷上》。

在具有神話色彩的方式上,道教便利用人們對於厲鬼作祟而引發的瘟疫的恐懼心理,所以「治標治本」的對於祛疫也依託於神鬼之說。

針對於此,道教利用其一些奇特的圖案或文字組成的符,稱其為天神所授予具有召劾鬼神消災解難的工具,即便是肉體凡胎的道士持有此符則可以依「法」鉗制鬼神,在加上特定的咒語,可以感應上天諸神,得到他們的幫助消災解難。

「符」和「咒」是道士施展法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那個時候,人們對於瘟疫,加以藥物,輔以法術,便能得到妥善「治理」。

可是這種終究還是要靠藥物的療效,對於「法術」人們無非就是祈求個心裡安慰。


(二)道家「自然無為」防疫

老子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將道作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故此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對於這種理論上的法則,老子則是提出普遍的法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以不同於道教基於天地的法則,主張極為自然的法則,故此秉持「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種在養身、健康方面極為管用,主張效法自然 ,達到「天人合一 」的理想境界。

這種學說的主要目的還是安撫人心,但不同道教,一個是被動的接受,一個是主動是接受。如果說道教主要通過行動來安撫人心,那麼老莊的道家思想便是從內心解決到達「天人合一」認知。

所以,這種思維,在個人認知上,講究順其自然,譬如「一身正然浩氣,則鬼神不侵」,這種絕對不是簡單意義上的信奉鬼神學說,而是通過研究自然,發現無為,達到與自然一般的開拓心境,所以就能防疫氣所侵。


04道家學說對於瘟疫的思想加持

道教生態思想和以道家生態思的哲理內核,同樣秉持「道生萬物」的思想。萬物之道即清靜無為,田園生活般的自然恬淡和嚮往狀態歸復,因此主張人們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能虛明澄靜。

這可以說為是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道家理念在自漢往後衍生出,還是發生了諸多變化,其核心不變的還是秉持無欲無念的境界歸復。故而老子便維持精神的高潔在現世的夾縫之中保全生命,所以在此後的防疫過程中雖然不得不應對外在這種衝突尖銳,但仍然需要保持對外在世界的冷靜認識,即推崇的「清靜無為」。

所以這對古代防疫有著很大的幫助,即精神和肉體應該小心翼翼的保護和封存,依舊怡然自得,不與其它方面發生衝突。

對於莊子思想,和老子不同的是,要在天災人禍中保全性命 ,就必須避免個人與外界的這種衝突,這種看似逃避的方式,恰巧是認識混沌宇宙,熟知自然而然的天性。為此便是道在防疫過程中的心態,因而人們能通過這種心態,正確地觀照外物對自身的影響,求得生命的保全與圓滿。

願此次得防疫,在國家和我們共同努力下達到內外同一,戰勝病魔。

-END-

參考文獻:

《後漢書》、《道教養生學》

特別提示:文章創作不易,煩請轉載其他平台請提前告知,特別是「快諮詢」平台的同仁,還請諒解。

人海茫茫中,你我溺逝於人潮擁擠中,相聚片首,還好與你共烹茶飲酒。

喜歡,那就點個讚,歡迎分享本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