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自然災害對於秦統一六國的影響

浮沉的歷史 發佈 2020-02-07T22:32:34+00:00

自古以來無數的學者大家都有過論述,有人認為是嬴政的雄才大略,有人認為是六國國力的衰弱,更多的人認為秦國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是源自於商鞅變法。

引言:有關秦國為什麼能夠在短短的十年時間裡就能夠統一天下?自古以來無數的學者大家都有過論述,有人認為是嬴政的雄才大略,有人認為是六國國力的衰弱,更多的人認為秦國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是源自於商鞅變法。

而本文不同於上面的這些觀點,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秦國統一天下的問題。

在讀到戰國後期的歷史時,我們會發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史書上關於自然災害的記錄突然間就多了起來。尤其集中在秦王嬴政即位到統一六國之前這段歷史中,筆者統計了一下,其中饑荒一共出現了三次,全國性瘟疫、蝗災各一次,趙國有一次大地震、秦國有一次水災。

這麼多的自然災害集中發生在公元前246年到公元前221年短短的二十六年之間,與此同時這也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關鍵時刻,這些自然災害與秦國統一天下的是否有密切的關係呢?

在秦王嬴政即位的第三年(前244年),拉開了戰國末期一連串自然災害的序幕。當年全天下都出現了大饑荒,史書謂為「歲大飢」,接著的一年又是天下大疫和異常兇猛的蝗災。

從歷史記載來看,嬴政三年的「歲大飢」給秦軍的作戰造成了比較大的麻煩。秦軍攻打魏國的畼、有詭兩城的作戰不得不停滯下來,以至於秦軍的攻勢從三年的十月一直進行到了第二年的三月,整整持續了長達六個月的時間。

不過秦軍最終拿下了畼、有詭兩城後,並沒有繼續攻擊魏國,秦軍竟然撤兵回國了。是什麼原因,讓秦軍在此時突然選擇撤兵了呢?


「三年,天下疫。」——《史記·秦始皇本紀》。瘟疫,一個比饑荒更可怕的災難。

瘟疫在春秋戰國時期雖然並不常見,但也是時有發生的,例如春秋時期的齊國就曾經也發生過瘟疫,戰國時期趙惠王二十二年(前273年),趙國國內大疫流行。不過全天下都爆發瘟疫的情況,卻是前所未有的。

此次疫情來勢十分的兇猛,使秦軍不得不迅速撤軍回國,以躲避疫情的大規模擴散。另外說一下,瘟疫的「疫」這個字,在古代一開始是指服役的人患的疾病,後來引申為傳染病的意思,由此可見軍隊是古代疫情的重災區。

繼饑荒和瘟疫之後,同年七月又爆發了一場極其嚴重的蝗災,史書僅僅用八個字就生動了描述了這次可怕的蝗災「蝗蟲從東方來,蔽天。」

以上這一系列的自然災害,對於當時的各國肯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自然災難已經是既成事實了,那麼怎麼處理災難成立接下來的關鍵。自商鞅變法以來,秦人就和軍功授爵制度捆綁在了一起,秦國面對糧食短缺的情況,此時又制定出了一個妙招,那就是讓百姓交納糧食以換取爵位。

具體的規定是,交納一千石的糧食,就可以提升一級爵位,戰國時期的一石等於現在的一百二十斤,一千石那就是整整十二萬斤的糧食。如此多的糧食普通老百姓肯定是負擔不起的,所以秦國的這個政策可以說是完全給有權有勢的人設置的,有點類似後世的賣官鬻爵。

這個政策在當時產生來很好的效果,讓秦國迅速徵集到了大量的軍糧,在秦王嬴政五年(前242年),秦軍就有能力再度大舉發兵攻打魏國。魏國本來就已經不是秦國的對手,再加上嚴重的災害使其國力更加不堪,秦軍此次攻勢一次性占領了魏國大大小小的二十座重要城池,魏國在黃河以北的國土喪失殆盡,秦國則藉機建立起來了一個攻打六國的前進基地。

由於魏國這次被秦國打的非常慘,很快就引發了戰國時期最後一次合縱攻秦之戰,秦國以一國之力力戰數國,不僅擊敗了聯軍的攻擊,而且還發動了猛烈的反攻,秦國新建立的東郡在這一次戰爭中正式穩定了下來。此時秦國的國土已經與齊國接壤,六國南北之間的聯繫被隔斷,自此之後六國再也沒有組織過合縱伐秦的軍事行動。

以上秦軍取得的一系列戰績,都源於秦國能夠有效控減輕災害的影響,而六國則對此無能為力。此消彼長,秦國趁機大舉東出,並且重創列國,為之後最終滅亡六國鋪平了道路,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災害帶給秦國的一個機會。


助力秦國統一天下和壓垮趙國的兩根稻草——地震和饑荒

從公元前230年開始,秦國正式發動兼并六國的全面戰爭,在秦國的對手中,與之有一戰之力的只有楚國和趙國兩個國家,而趙國是秦國的眼中釘肉中刺。在滅六國戰爭開始的前幾年,秦軍主要打擊的就是趙國,但是秦軍攻打趙國的進展都十分的緩慢,趙軍在名將李牧的指揮下兩度大敗秦軍,使秦軍損失頗為慘重。雖說趙國能夠險勝秦軍,但是雙方國力存在的巨大差距,註定了秦勝趙敗的結局。

就在趙國生死存亡之際,公元前230年,一個巨大的噩耗從趙國的代地傳來,一舉擊碎了趙人戰勝秦國的幻夢。

(趙王遷)五年,代地大動,自樂徐以西,「北至平陰,台屋牆垣太半壞,地坼東西百三十步。——《史記·趙世家》

趙國代地此次地震的破壞性和影響範圍都十分巨大,震區的房屋約有四分之三的倒塌,地面裂開了一個大口子,寬度據當時測算為130步,換算成今天的尺寸達到了驚人的200米。代地是當時趙國唯一的後方基地,在經歷了這次大地震後,代地元氣大傷,已經沒有太大的力量來繼續支撐趙國抵抗秦國的戰爭。而且李牧手下的趙軍將士很多都是代地招募來的,此次代地的大地震必定會使趙軍的士氣是受到一定的打擊。

不得不說趙國當時實在是太倒霉了,在地震之後,第二年包括趙國在內天下又出現了嚴重的饑荒,在趙國民間更是開始流傳出「趙為號,秦為笑」的可怕民謠。趙國在秦軍、地震和饑荒的三重壓力下在公元前228年為秦國所滅。

所謂李牧不死,趙國不亡僅僅是後人美好的設想而已,在冰冷又殘酷的現實面前,當時李牧即便不被趙王殺害,趙國滅亡的命運都是不可避免的,趙國國力不堪再戰。

如果當時沒有這一系列的自然災害,秦趙之間的對決應該還能持續一段時間,秦國統一天下會有一些變數,或許趙國還能在上演當年邯鄲之戰的奇蹟。隨著趙國的滅亡,秦國統一天下的大勢已經不可阻擋了。

戰國末期的氣候變化導致了兩次饑荒

根據中國近代氣象學家竺可楨的研究表明:在戰國前期中國的氣溫開始下降,氣溫由原來約高於現今的2℃(戰國初期的氣溫約高於今1.5℃)下降到戰國末期的僅高於今0.5℃。之後氣溫再度回升,在約公元50年前後,氣溫重新回到戰國初期的水平。

戰國末期正是那一次氣候變化周期的極點,古代人靠天吃飯,氣候如過一出現變化,整個社會必然就出現了劇烈動盪。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期間於前230年和前228年發生的兩次大饑荒,都是此次氣溫迅速下降的產物。

氣候變化最激烈的時刻,也是戰爭最頻繁、最殘酷的時刻。秦國的戰時法制體系為其保駕護,再加上底子比較厚實,秦國此時發動滅六國的統一戰爭不失為一個絕佳的時間。

與《老子》三十章:「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的說法相反,戰國後期的秦國越是在凶年,越是大規模出兵征伐六國,戰爭和自然災害的雙重打擊,天下的百姓苦不堪言,秦國的這個做法可謂是喪盡天良。

秦國在統一六國之後,並沒有因戰爭的結束而減輕對於百姓的盤剝,反而還變本加厲,以至於秦王朝最終被反秦浪潮所吞沒,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