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楞嚴經》,讓你看見真實的自己

朗讀者 發佈 2020-01-07T09:29:53+00:00

阿難悔悟世尊審問阿難出家的最初發心佛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這一句話是《楞嚴經》的總綱。明朝真界大師頌曰:「創問菩提本起因,瞿曇詰處意何親。可憐不識衣中寶,流浪窮途作乞人。


阿難悔悟

世尊審問阿難出家的最初發心

佛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這一句話是《楞嚴經》的總綱。明朝真界大師頌曰:「創問菩提本起因,瞿曇詰處意何親。可憐不識衣中寶,流浪窮途作乞人。」

阿難改過自新

阿難聞佛說法,一聽便記住,從不忘失一字,在佛弟子中「多聞笫一」。但這次被大梵天咒所迷差點毀戒的經歷使他發現自己一味偏向多聞,卻沒有絲毫定力,臨事根本做不了主。所以他特別希望修定,以為修定是成佛的真因。佛應阿難的請求,對阿難和在場的大眾說,有一種「三摩提」的定,名字叫做「大佛頂首楞嚴王」,是三昧中王,具足六度萬行,十方如來以靠它能夠超越九法界,達於無上殊妙的莊嚴境界。

阿難出家的最初發心

佛是人類最偉大的教育家,他並沒有直接去講什麼是「大佛頂首楞嚴王」,而是先探詢阿難的病源,所以劈頭就問阿難,當年你是為了什麼,以致拋棄了王子的享樂和父母妻子的深重思愛,跟隨佛出家?

阿難老老實實地回答說:「我就是因為見到佛成道之後的三十二相勝妙絕倫,所以非常羨慕。這樣的三十二相,絕對不是父母粗濁腥臭的交合就能天生生成的,這種清凈光明、金光晃耀的佛身是大徹大悟後的佛才具有的。我想擁有和佛一樣的三十二相,所以就跟隨佛出家了,」

阿難見佛相好而出家學道,心目中只因美惑一念而來。由追求美惑自然會導致情生慾障。因此阿難見到摩登伽女後,被她稍微施加魔咒之力,就本性全迷.定慧無力,這也就不用奇怪。這正應了「因地不正,果遭紆曲」這句至理名言。

成佛的真因

在本經中,佛苦口婆心一再強調,修行人要想成就佛的果德,必領以不生不滅的妙明真心為本修因,才能圓滿果地修證,否則,就好像想把沙泥煮成好吃的飯菜一樣,就算修行無數劫,終究是不能成就佛的果德,反而成為聲聞緣覺,甚至淪為外道、諸天摩王和魔眷屬。

七處征心破妄


我們的心到底在哪兒

佛擒賊擒王地征問阿難看見美色的心和眼睛究競在哪裡,博學多聞的阿難運用因明學的技巧七次立論回答,均被佛一一辯破,使阿難的妄心無所立足,這段著名的辯論被稱為「七處征心」。

阿難遭摩登伽女的幻術後,佛敕文殊菩薩將咒去救護他。阿難回到佛所後,佛問他發心出家的最初動機,阿難回答說是因為見到佛的的三十二相而發心出家。佛於是征問阿難的心目所在,阿難回答說眼睛在臉上,而心在身內。等到佛論證了心不在身內時,又轉而認為心在身外。就這樣窮根究底地追討了七次,以至於發現妄心根本沒有可以依止的地方。

阿難不知妙明真心遍布一切地方,無在無不在,而錯誤地把緣塵分別影事的意識心當做妙明真心。佛想破除阿難的妄想緣心,以顯露真心的妙凈明體,所以有七處征心的說法。

心在身內?

笫一次,阿難因為佛征問他心目所在的地方,阿難回答說,心居於身內,目長在臉上。佛於是問,如果心是在身內,那應該先看到身內的心肝脾胃等東西,然後才能看見身體外面的事物。假如不是先看到身內的東西,你的心怎麼會在身內呢?所以說,你所說的覺了能知的心住在身內,這是不成立的。

心在身外?

阿難「心在身內」的觀點被佛否定後,轉而認為心在身外,並且以燈光來打比方,說眾生心在身外,不見身中,躭好俛燈光在室外不能照進室內一樣。佛就問他,你的心如果在身外,那麼身心兩兩分離,各不相知。然而現實中身心是相知的,為什麼說心在身外呢?這樣,阿難心在身外的觀點也被破斥掉了。


心潛在根里?

阿難「心在身外」的觀點被佛杏定後,轉而又認為心潛伏在眼根之內,並且以眼鏡罩在眼睛上來說明,心藏在眼根里就好像眼睛躲在眼鏡後面一樣。雖然躲在後面,佴是照樣能把物體呑得清清楚楚。這個比喻為以眼喻心,而以眼鏡喻眼。戴眼鏡的人確實能看到自己的眼鏡,所以世尊破斥的方法如下:既然眼躲在眼鏡後,能見眼鏡與山河;同樣的,心躲在眼根里,也應能見山河並見自己的眼睛——但事實不然,人不能自見其眼,所以阿難所用的譬喻不能支持和證明其論點。

心在內外明暗之間?

阿難「心潛在根里」的觀點被佛杏定後,轉而又認為,大多數眾生的臟腑藏在身內,孔竅顯露在身外,就好像我現在,開眼看見明亮的就叫做看見身外的事物,閉眼看見漆黑一團就叫做看見身內的臟腑。佛於是問阿難,當你閉眼見暗的時候,這個暗的世界與眼根是相對立的嗎?假如與眼睛是對立的,暗境在眼前,為什麼說成是在身內。假如不對立的話,又怎麼能說看見了呢?所以說,閉眼見暗就叫做看見身內是不成立的。

心在隨所合處?

阿難「心在內外明暗之間」的觀點被佛駁倒後,轉而認為心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的識心(即能思維的心〉,不在內外或中間,而在隨所合處,心則隨存。佛於是問阿難,如果這個心本來沒有體,那麼就無所合;心如果有體,那麼你用手杻痛自己的身體,心必定能知覺,那麼這個知覺心是從身內出來,還是從身外出來的?假如是從身內出來的,那麼就和第一次討論的心在身內的觀念一樣,應該看見身內的一切;假如是從和身外來的,應該先看見自己的面目,事實不然,所以說「隨所合處,心則隨有」是不成立的。

心在根塵之中?

阿難「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的觀點被佛駁倒後,轉而又認為心在根塵中間。佛就問,你的心假如在根塵之中,這個心體是兼於根塵,還是不兼於根塵?如果說兼於根塵,那麼眼根有知而色塵無知,眼根和色塵對立而生,怎麼能為是在中間?假如不兼干根塵,既然不屬於根塵,也就是沒有體性,中間怎麼會有相呢?所以說,心在根塵之中是不成立的。

心沒有著落處所?

阿難「心在根塵之中」的觀點被佛駁倒後,轉而又認為「一切無著,名之為心」。佛於是問他,你說不著就叫做心,例如世間在虛空、水面、陸地上或飛或行的種種生物,以及呈現的種種物象,你的心不著在這上面。那麼這些物象是有還是無呢?若說沒有,那就等同於不存的龜毛和兔角,還有什麼可以說無著的呢?如果說存在,物象在哪兒心也就在哪兒,怎麼可以說無著呢?所以說「一切無著」就是心是不成立的。

佛陀為阿難開示,講述了一場氣勢恢宏的佛法盛會,點出了人生解脫的箇中奧妙,遂有一部《楞嚴經》在蕭寺林磬中世世相傳。

《楞嚴經》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佛經之一,被尊為「經中之王」,是正法的代表,無數人深受其影響,從中獲得智慧啟示。

但《楞嚴經》文字古奧、義理深邃,許多有心要精研《楞嚴經》的讀者都不免望洋興嘆。為此,朗讀君推薦這本《圖說楞嚴經》。


這本《圖說楞嚴經》以流通最廣的近代圓瑛大師的《楞嚴經講義》為藍本,綜合各家的註疏和講解,精編成一篇篇通俗易懂的短文;同時,以60個系統結構表和嚴謹流程圖,200幅精美繪圖和佛像,用全新圖說手法綜合創意,使古老佛經煥發新鮮活力。

▼現在下單,年貨節優惠價65元,點擊下方橫條進入購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