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攻略,曹操經略關隴的始末以及影響

三維策論 發佈 2020-01-01T11:37:18+00:00

關隴地區是中原農耕民族和西北遊牧民族過渡的區域,歷史上兩族曾經多次在這裡發生過激烈的衝突,因此,這裡民風剽悍,時常動盪不安,東漢末年尤是如此。

導語:

關隴地區指的是關中和隴右。關中自古以來就是龍興之地,歷史上西周、秦朝、漢朝都在此地建都,同時關中也是秦朝和西漢的政治和經濟中心。隴右原本指的是隴山以西的地區,而兩漢時期則指的是涼州的範圍。

關隴地區是中原農耕民族和西北遊牧民族過渡的區域,歷史上兩族曾經多次在這裡發生過激烈的衝突,因此,這裡民風剽悍,時常動盪不安,東漢末年尤是如此。



東漢末年的長年戰亂使得關隴地區破敗不堪,直到曹操經略關隴情況才漸漸好轉。下面,本文將對曹操經略關隴的始末以及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



從董卓到馬騰、韓遂,東漢末年關隴的形勢

  • 董卓崛起

東漢末年,以董卓為代表的西涼軍閥在關隴地區崛起。隨後董卓奉命進京,開啟了一段不平凡的歷史。
董卓進京以後,通過兼并京城附近其他軍隊,輕而易舉地奪取了朝廷的軍政大權。隨後他廢立皇帝,引起了天下的震動,各地諸侯因此組成聯軍討伐董卓。由於聯軍勢大,董卓焚毀了京城洛陽,脅迫著天子和百官遷都長安。東漢的政治中心便到了關隴地區。

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長安。 焚燒洛陽宮室,悉發掘陵墓,取寶物。 卓至西京,為太師,號曰尚父。——《三國志 董二袁劉傳》


  • 軍閥混戰

遷都長安沒有給關隴地區帶來繁榮,反而引來了災禍,從此戰亂不休。
先是王允和呂布合謀發動政變,擊殺了董卓並誅殺了董卓的三族。可是由於王允戰略失誤,導致駐守在外的董卓舊將李傕、郭汜等人聯合攻破了長安,王允殉國,呂布敗逃,西涼軍再度控制朝廷。西涼軍殘暴嗜殺,李傕、郭汜縱兵劫掠百姓,給關中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比至長安,眾十餘萬,與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圍長安城。十日城陷,與布戰城中,布敗走。傕等放兵略長安老少,殺之悉盡,死者狼籍。誅殺卓者,屍王允於市。——《三國志 董二袁劉傳》

之後李傕、郭汜爭權奪利,相互征伐。他們直接在長安城內開戰,百姓死傷無數,導致長安城秩序大亂,漢獻帝在董承等人的護送下出逃到舊都洛陽,後被曹操迎到許昌。



李傕、郭汜等西涼軍閥由於相互爭鬥,內耗嚴重,又失去了天子這面大旗,再也統御不了關中,後來李傕、郭汜被殺。從此關隴地區權利就出現了真空,直到馬騰,韓遂的崛起。


  • 馬騰、韓遂取代董卓殘部占據關隴

董卓之亂的時候關中經過持續的戰亂,百姓紛紛出逃,關中地區十室九空。董卓遷都長安的時候三輔地區有民十萬戶,但是漢獻帝出逃後,長安很快就成了空城,可見人口流失之嚴重。

長安董卓初死,三幢民尚數十萬戶。李、郭相鬥.放兵劫略,加以饑饉,獻帝脫逃,長安城空四十餘日。強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間,關中無復人跡。 ——《後漢書·董卓傳》

西涼軍閥土崩瓦解之後,許多出逃的百姓回到關中,馬騰、韓遂招收這些流民壯大自己的實力,最後占據了整個關隴。

韓遂與馬騰自還涼州,更相戰爭,乃下隴據關中。——《後漢書·董卓傳》

馬騰、韓遂崛起於關隴之時,曹操正在與袁紹進決戰於官渡。曹操擔心後方不穩,於是表奏朝廷封馬騰為征南將軍,封韓遂為征西將軍,有開府建衙的權利。從此馬騰和韓遂成為漢臣,正式取代了以董卓為首的西涼軍閥成為了關隴地區的統治者。




曹操征討關隴的原因

赤壁之戰曹操雖然戰敗了,但是也占據了荊州南郡的襄陽和南陽郡,長江以北的領土大都在曹操的控制之下。而長江以南的劉備孫權已經聯盟,一旦曹操出兵兩者必定團結抵抗。再加上跨江作戰水軍必不可少,而曹軍水師戰船在赤壁之戰損失慘重,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夠恢復元氣,因此再次南征很難取得新的突破。

既然不能南征,曹操自然會選取其它的方案擴充實力,那麼為什麼他會把目光轉到了關隴之地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馬超、韓遂割據關隴,是曹操的心腹大患

馬超、韓遂雖然接受了漢獻帝封的官職,但是曹魏政權並沒有實際掌控關隴地區,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反叛。而一旦在曹操征戰的關鍵時刻,關隴的兵馬東出潼關襲擊許昌,後果將不堪設想。

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 為操後患……「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三國志 • 周瑜傳》

周瑜和孫權奏對的時候曾經兩次提到割據關隴的馬超、韓遂是戰勝曹操的關鍵。並且有意和馬超、韓遂聯盟共同討伐曹操以圖進取天下。由此可見,馬超、韓遂這個隱患對曹操的威脅非常大。



  • 曹操急需一場勝利來鼓舞軍心

官渡之戰曹軍以弱勝強戰勝了袁紹,之後更是一掃中原各方勢力,這讓曹軍士卒十分膨脹。中原基本平定之後,由於荊州地處要害而守備虛弱。於是曹操想攜大勝之威一舉南下統一全國。曹軍兵力遠勝孫劉聯盟,曹軍上下也是意氣風發、自信滿滿。

在這種情況下突然遭遇了赤壁慘敗,前後強烈反差對曹軍的士氣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因此這個時候曹操需要一場酣暢伶俐的大勝來提升士氣、鼓舞軍心。



  • 解決內部矛盾,穩定朝局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控制了朝廷,但是很多大臣是對他不滿的。曹操是宦官之後,許多世家大族的官員看不起他。曹操把持朝政,許多忠於漢室的大臣視他為董卓第二。再加上曹操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誅殺了邊讓、桓邵、孔融等世家大族出身的名士,使得曹操與世家大族之間的關係惡化,許多官員和士族在背地裡反對曹操,甚至還有人直接反叛:

太原商曜等以大陵叛,遣夏侯淵、徐晃圍破之。——《三國志 武帝紀》

赤壁之後,曹操軍力和威望受損,這些對曹操不滿的官員蠢蠢欲動,曹操需要採取措施轉移這些矛盾。西都長安在士族的心裡有著聖神的地位,如果能夠奪回關隴,不但能證明曹軍還是那支戰無不勝的強軍,還能在世家大族中建立起巨大的威望。


總而言之,赤壁之戰以後,曹軍暫時不能南征,而整個北方只有關隴地區沒有被曹操平定。曹操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奪取關隴之地,那麼既可以獲得一場軍事上的勝利來鼓舞軍心,也可以通過收復西都長安來建立威望,同時震懾野心勃勃之輩。還可以一舉消除馬騰、韓遂這個後顧之憂。這是一舉多得的戰略舉措,因此曹操在征討關隴是勢在必行的。


曹操平定關隴的過程

  • 巧用計策,師出有名

馬騰和韓遂都是曹操表奏天子封為漢臣的,況且當時馬騰已經在許都為官,由兒子馬超率領軍隊和韓遂一起鎮守關隴。如果曹操直接出兵攻打就是師出無名,曹軍就成了不義之師。因此曹操沒有直接出兵討伐馬超、韓遂。而是先派遣鍾繇討伐漢中的張魯。並讓夏侯淵從河東出兵支援鍾繇。

張魯據漢中,三月,遣鍾繇討之。公使淵等出河東與繇會。——《三國志 武帝紀》

其實這就是曹操逼反馬超、韓遂的計策。鍾繇和夏侯淵要去征討漢中張魯,就要路過馬騰韓遂的地盤。馬騰、韓遂對曹軍非常忌憚,害怕曹操是要假途滅虢,是不可能讓他們通過的。

「操舍關中而遠征張魯,伐虢取虞之計也。蓋欲討超、遂而無名,先討張魯之勢以速其反,然後加兵耳。」——《三國志 武帝紀》胡三省注

果然。關中諸將聽說曹軍來了,一個個都跳出來造反了。

是時關中諸將疑繇欲自襲,馬超遂與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叛。——《三國志 武帝紀》

馬超、韓遂中了曹操的圈套,他們造反給了曹操正式出兵關隴的藉口。於是曹操先派曹仁為先鋒出兵關中,緊接著又親自率領魏軍主力西征。



  • 馬超連中三計失關中

馬超軍戰鬥力非常強大,正面作戰曹軍也討不到什麼好。但是馬超勇武有餘而智謀不足,中了三次曹操的計策,使得馬超軍和韓遂軍大敗而歸。


第一次,潼關之戰:

曹操率領主力牽制馬超軍,暗中派遣徐晃、朱靈度過黃河。最後又用牛馬來引誘馬超軍,馬超軍士卒爭相搶奪牛馬,因此大亂,最後使得曹操順利渡河。之後馬超不得不後撤,退守渭口。

與超等夾關而軍。公急持之,而潛遣徐晃、硃靈等夜渡蒲阪津,據河西為營。公自潼關北渡,未濟,超赴船急戰。校尉丁斐因放牛馬以餌賊,賊亂取牛馬,公乃得渡,——《三國志 武帝紀》

第二次,渭水之戰:

曹操使用疑兵之計,馬超認為有機可乘,趁著夜裡攻擊了曹操的營地,結果遭遇了伏兵。大敗而歸。

賊退,拒渭口,公乃多設疑兵,潛以舟載兵入渭,為浮橋,夜,分兵結營於渭南。賊夜攻營,伏兵擊破之。——《三國志 武帝紀》

第三次,反間計:

馬超渭水戰敗之後,想要割地,送質子給曹操求和。曹操假意答應了,但是隨後曹操故意給了韓遂一封做過塗改的書信,讓馬超以為韓遂與曹操早有勾結,成功的離間了馬超和韓遂。於是曹操在決戰中擊垮了不能團結一致的馬超、韓遂聯軍,占領了長安,奪取了關中。

他日,公又與遂書,多所點竄,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公乃與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三國志 武帝紀》

這一戰,曹操摧毀了割據關隴的十幾支軍閥部隊,奠定了奪取關隴的基礎。



  • 出兵隴右,全取關隴

馬超逃到了涼州之後又逃亡蜀中,楊秋逃到了安定之後沒能夠東山再起,曹操很快就從長安出兵征討楊秋,包圍安定之後,楊秋向曹軍投降。

冬十月,軍自長安北征楊秋,圍安定。秋降,復其爵位,使留撫其民人。——《三國志 武帝紀》

至此,曹操奪取了整個關隴地區,大面積的開拓了疆土,加強了曹魏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同時也穩定了後方,免除了後患。




曹操經略關隴的影響。

  • 建立威望、穩定朝局

占據關隴,幫助曹操穩定了朝局,提高了威望,從此世家大族不敢說三道四。

從關隴回到鄴城之後,漢獻帝就賜予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的特權。之後又封為魏公,魏王。在曹操「三讓」的時候,以荀攸、董昭為代表的世家大族分分上書勸進,而在這之前這些世家大族很多都是對曹操不滿的。由此可見曹操通過平定關隴所建立起的威望。


  • 為防備蜀漢北伐和滅亡蜀漢打下了基礎

曹操占領關隴之後對這一地區的重要關隘都進行了布置和防衛,而在魏國失去漢中之後,曹操遷徙了大量的人口建設陳倉等地,並且在陳倉建立了一條防線,這讓後期蜀國很難從巴蜀出兵攻克長安。

後來諸葛亮頻繁北伐,但是每次都無功而返,就是因為曹魏在關隴地區經營日久,並且在秦嶺等地勢險要的地方布置了重兵防守。而這些對關隴地區的經營,不但成功防禦了蜀漢的北伐,也為後來曹魏滅蜀漢打下了基礎。


  • 促進了三分天下形勢的形成

占據關隴之後,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開闢了可以從西側南下取漢中和西川的道路。這給了漢中和西川巨大的壓力,劉璋也因此心懷恐懼,發出書信讓劉備進入西川幫助他守住北邊門戶,導致了劉備鳩占鵲巢,趁機拿下了益州。為後面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打下了基礎。

  • 激化了吳國和蜀國之間的矛盾

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在曹操沒有得到關隴的條件下提出的。原本計劃兩路出兵,一路出西川,一路出荊州。

而隨著曹操經略關隴地區,從西川出兵北伐已經變的非常困難,歷史上諸葛亮六出祁山都沒有北伐成功。在這種情況下,荊州這一條北伐路線就顯得更為重要。於是劉備霸著荊州不歸還,最終引發了吳蜀兩國的戰爭。在夷陵之戰以後,三國鼎立的局面最終形成。




結語:

關隴地區的發展情況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有著重要的意義,東漢末年這一地區多番易手,局勢複雜,非常具有探討價值。曹操發動的關隴之戰不是一次普通的軍事行動,關隴之戰的勝利不但意味著曹操統一北方,並且還促進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的形成,對後來的歷史走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這裡看來,曹操經略關隴的前因後果是非常有研究意義的。



(全文完)

(以上圖片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