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的悲劇,源於朱元璋留下的四大禍根,任缺其一則結局不同

島主歷史觀 發佈 2020-02-08T14:06:41+00:00

可能大多數讀者都沒聽過張玉、朱能的名字,這並不奇怪,因為在名將輩出的明朝初期,此二人根本不值得一提,莫說是徐達、常遇春,即便是馮勝、傅友德也甩他們十八條街。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落下帷幕,其結局是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登基稱帝。


回看靖難之役,朱棣的成功,朱允炆的慘敗,造成這一結果的直接原因是叔強侄弱,而本質原因則是朱元璋留下的四大禍根。


禍根一:隔代傳位

(建文帝朱允炆劇照)


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之君,朱元璋註定是個不走尋常路的皇帝,他明明有26個兒子,卻在太子朱標暴亡後隔代傳位給孫子朱允炆。父死子繼是中國沿用了幾千年的皇位傳承準則,朱元璋此舉無疑會引起波瀾。首先不服的就是朱元璋的兒子們。作為皇子,他們原本人人有機會繼承大統,卻因為朱元璋的一意孤行,被一個晚輩的小屁孩後來居上,其心中的不平可想而知。


不光是皇子,就連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對朱元璋隔代傳位的做法也頗有微詞,這種廣泛存在的情緒既是皇子造反的誘因,又給世人接受篡位結果打下了心理基礎。在皇子看來,皇位本來就是我的,我拿過來理所當然;在百官和百姓看來,皇位本來就是你們老朱家的,兒子比孫子更具合法性。


隔代傳位把朱元璋性格中的獨斷專行和過分自信體現得淋漓盡致,卻不曾想,這種做法危險係數極高,高到毫無根基的朱允炆根本無法應付。

(朱元璋畫像)


禍根二:藩王制度


朱元璋有著濃重的家天下思想,早在洪武三年他就親自製定了明朝的藩王制度,並先後把二十四的兒子和一個侄孫分封為藩王,鎮守在邊疆及內地的主要城市。朱元璋此舉的初衷,其一是抵禦外敵,抗擊北元殘餘勢力,其二是拱衛皇室,逐步用兒子取代異姓功臣。


朱元璋的算盤打得不錯,效果也十分顯著,基本達成了預期效果。但隨之而來的弊端卻不可忽視:藩王們個個手握重兵,實力強大到足以威脅中央,成了比異姓功臣更危險的不確定因素。


其實,朱元璋不是沒想到這一層,只是他過分相信兒子們,豈不知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親情往往一文不值。

(朱棣劇照)


禍根三:靖難遺訓


所謂「靖難」,即掃平禍亂之意。朱棣以「清君側」之名發起「靖難之役」,意思就是:我不是造反,我是幫皇帝掃除奸臣。


朱棣之所以可以堂而皇之地高呼「清君側,靖國難」口號,是因為朱元璋的《皇明祖訓》中有這樣一條:「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也就是說,朱元璋在制定藩王制度時,明文給予了皇子們舉兵清君側的權利。


朱棣正是利用了這條靖難遺訓,給自己造反以合法性,美其名曰「清君側,靖國難」,師出有名則一呼百應、事事順利。而他口中所要誅討的奸臣便是提出削藩之策的齊泰和黃子澄,兩個忠於朱允炆而對朱棣有害的人。

(朱允炆與朱棣劇照)


禍根四:濫殺功臣


至此,朱元璋給了藩王造反的動因和藉口,但是即便是實力最強大的燕王朱棣,也完全無法與坐擁天下的朱允炆相比。靖難之役中,朱棣的燕軍為30萬,而朱允炆的南軍足足有100萬,朱棣不是贏在了兵多,而是贏在了將強,朱允炆不是輸在了兵少,而是輸在了將弱。


燕軍的統帥是朱棣本人,另有張玉、朱能等大將,而南軍的統帥是耿炳文和李景隆。可能大多數讀者都沒聽過張玉、朱能的名字,這並不奇怪,因為在名將輩出的明朝初期,此二人根本不值得一提,莫說是徐達、常遇春,即便是馮勝、傅友德也甩他們十八條街。但是,馮勝何在?傅友德何在?沒錯,都被朱元璋賜死了。

朱元璋為保朱家江山濫殺功臣,導致朱允炆無將可用,這才是朱允炆最終輸掉靖難之役、輸掉江山的關鍵原因。

(朱允炆劇照)


綜上,朱允炆的悲劇,追根究底是源於朱元璋留下的四大禍根,而且是缺一不可。若非如此,朱允炆本該有不一樣的結局。可嘆朱元璋,費盡心機為朱允炆坐穩江山鋪路,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親手將心愛的孫子送上了絕路。


參考資料:《明史》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