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楊彩珏傾情演繹,馮小剛導演作品,一個充溢幸福的真實故事

bensir本色說 發佈 2020-02-08T20:31:32+00:00

初心往往決定了事物最終的走向2019年馮小剛導演最新力作,根據身邊一同工作了十多年的攝影師真實經歷改編——《只有芸知道》最終票房定格在1.58億。

初心往往決定了事物最終的走向

2019年馮小剛導演最新力作,根據身邊一同工作了十多年的攝影師真實經歷改編——《只有芸知道》最終票房定格在1.58億。

按照這個票房計算,歸屬片方的分成只有6000萬左右,這個數據相信遠遠不及電影的製作費用,不說黃軒、楊采鈺兩人和一眾配角的片酬,就單單片中的場景布置以及遠赴紐西蘭拍攝的開支相信都不止6000萬吧,這個票房儼然意味著成本難回,也是馮小剛近年來第一部賠錢的電影。

馮導怎麼了?《如果芸知道》輸在哪兒?讓我們從頭講起。

馮崔大戰,范冰冰出事,《手機2》流產,這些大家都知道。

如果芸知道》倉促立項,從拍攝到上映僅僅花費六個月時間。候補上馬,難言從容。當你懷疑《只有芸知道》是為了完成年度指標KPI時,小剛導演明確地用電影告訴你,還真是。

雖然整部作品調性及節奏都極其緩慢,從木心耳熟能詳的作品《聲聲慢》引出隋東風(黃軒飾)和羅芸(楊采珏飾)漂流在異國他鄉十餘年,相濡以沫卻未能白頭到老的故事。

但是秋意濃濃的文藝外表下,這種慢掩蓋不了骨子裡的急。從教外國友人說「他媽的=你好」的老梗,再到女主身有隱疾卻稱因為太愛對方而隱瞞真相,整個故事透露出了對愛情原命題探討的乏力。

《如果芸知道》最高級的部分,是包裝

1.創作班底

它是真實故事改編,由《餘震》(《唐山大地震》原型小說)作者張翎執筆,由拍攝過《金陵十三釵》、《十面埋伏》等影片的攝影師趙小丁掌鏡,當然還有關注度頗高的黃軒、楊采鈺繼口碑作品《芳華》後的再度合作。

看完這部電影,你一定會被電影精湛的攝影折服,這位名叫趙小丁的攝影師是中國影視攝影學會的副會長。國師張藝謀的申奧影片,《十年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及水墨風格的《影》都出自這位大師的手筆,這些電影影像色彩和風格都令人印象深刻,過目不忘。

而黃軒,《妖貓傳》里的白居易,《芳華》里的林峰。他身上特有的沉靜謙遜,眼神里少見的真誠和少年感,是特別有助於人物塑造的。

2.配樂

欣賞電影配樂有兩種。

第一種就是最普遍的純粹當做一部音樂作品來欣賞。第二種就是關注音樂的情緒和電影畫面之間的關係。

一部好的配樂能做到電影情緒的提升,而極致的配樂你甚至能從配樂中讀到電影故意透露出來的信息。

《如果芸知道》的配樂兩種都做到了。

你既能把楊坤和譚維維分別演唱的兩首插曲當做音樂作品來欣賞,又能在配合畫面時get到導演的意圖。

整部片子流淌的音樂都緩慢平靜,配合每一幀都是電腦開機屏保的攝影和楊坤充滿感情又極具特色的嗓音都讓人不由得驚嘆:美耶美矣,毫無靈魂。

3.運鏡和打光

近幾年馮導的影像風格有了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懷舊。

無論是《老炮兒》里身為主演的六爺、還是帶著文工團回憶的《芳華》,馮導都在透過鏡頭去懷念著自己曾身處的那個年代。告別了嬉笑打鬧,年過六旬的馮導好像變了。

他開始學著文藝、或是突然多愁善感起來,開始想要講一個細水長流的愛情故事。

「年過六旬是時候直面本心了,在芳華里我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里我脫掉了鎧甲。我雙魚座,就別偽裝成變形金剛了。」

投射在作品上最直白的表現就是大量的逆光拍攝,專門對著女主拍,好看是好看,可除了好看也沒別的了。馮導認為文藝片就要不食人間煙火,一部講述相濡以沫的愛情的作品偏偏選擇了不食人間煙火的表達方式,難怪觀眾不買帳。

金玉其外的好包裝也拯救不了敗絮其中的內在品質

這部片子和世俗意義上的爛片還是不一樣的,它看上去優美,溫婉,高級,配合馮導狂發的十五條文藝范兒十足的微博,例如:

當中設置的幾大淚點:狗狗blue的死,賣了房子後和狗狗的道別,女主的去世等,似乎是好電影應有的樣子。

但,注意!!這份感動不是這個故事獨有的,甚至不屬於這個故事:愛狗離世,愛人的骨灰入海,這些情節一定讓人感動,放在哪裡都讓人感動,它並不屬於這些角色和這部影片獨有。

於是,影片糟糕的本質暴露了。

先說故事,故事密度極其疏鬆,以及情節也不太能細品,回過頭來看,我們會發現故事講了什麼?

一百三十分鐘的片長裡面好像反反覆復的講的就是一個事:另一半走了剩下的那個人很傷悲。甚至連兩大支線之一的林太(徐帆飾)線也是一個類似的故事。

剩下的都是小品化的情緒片段,要麼男主隋東風很傷悲,要麼就是女主羅芸很傷感。為了去充實佐證男女主悲傷的情緒,然後去填充了三大故事轉折點:意外流產、寵物離世、餐館火災。

為了情緒去拍碎片化的故事本身也沒有錯,王家衛就是其中好手,所有的故事片段,布景,道具都是服務於人物本身。我們現在依然記得金城武獨白過期罐頭的場景,能一下走進他孤獨的內心世界。可馮導顯然沒有這個實力,既沒有這個台詞功底實力,也缺乏人物塑造的共情能力。

加上馮導首次使用插敘手法,過去現在兩條線互相為了交叉而交叉,導致人物性格單薄,情節邏輯混亂且嚴重失真。

在這個時代,一部細節處理不好的影片註定失敗

筆者有幸曾在國外經營一家中餐廳,當然現在因為疫情暫停營業了,於是有時間來寫東西卻不幸看到這部電影。男女主角經營餐廳的戲份假的不能再假,十張台的餐廳後廚只要一個人就可以完成工作,單這一點就值得我一千字以上的吐槽,但是為了不離題按下不表。

再說細節,文藝片兩大要素:文學性和藝術性。

文藝片拍攝手法上注重人物刻畫,注重鏡頭敘事,節奏普遍偏慢,更喜歡採用相對隱喻或者相對誇張的表達方式,人物性格通常比較擰巴。

於是到了小剛導演這裡我們看到了:

1.不健康的婚戀觀。

本質上兩個人的結合就是一個託付心態極重的女人和一個付出心態極重的男人,兩個隨波逐流毫無規劃的人,沒有活出自我,互相耽誤,只是搭伴相濡以沫一輩子,靠給彼此的那點支撐和依賴,離群索居一輩子也沒啥自己社交圈,相伴到老,感情最終告別塵世美其名曰包裝了一個悽美矢志不渝的愛情故事。

2.缺乏真誠溝通的婚姻。

女人十五年來很少展露笑顏,每次試圖與深愛他的男人溝通都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金句搪塞。

「你在哪兒,家在哪兒」的土味情話層出不窮,兩人卻從未誠實溝通。於是,面對極光時,男人許願:再養一條狗;女人許願:讓共同經營的餐館毀滅。

兩個走一步看一步的人一生都在被動抉擇中生存。一個給的心甘情願,一個要的問心無愧,兩個人打著珍惜的旗號卻連內心希望改變生活的願望都不敢跟伴侶坦誠溝通,談什麼真愛?

這樣一部作品,讓人如何信服它自己寫在網上的介紹:

「改編自馮小剛友人張述的真實故事,講述了隋東風和羅芸之間相濡以沫的動人愛情故事,但羅芸隱藏了一個只有她知道的秘密,秘密的背後卻是她對隋東風刻骨銘心的愛」。

隱瞞不能生育甚至很難活到成年的病史,你說這叫刻骨銘心的愛?對不起,這叫騙婚。所以隋東風一生充滿了問號,而答案只有芸知道。

關於馮氏電影時代的終結

馮氏愛情從1998年《不見不散》中「我又能看見了!這是愛情的力量!」到《一聲嘆息》里「年輕的時候有賊心沒賊膽,等到老了賊心賊膽都有了,賊又沒了」,再到《手機》里「二十多年都睡在一張床上,的確有些審美疲勞」。

馮小剛一直在試著說實話,他本人對婚姻是持比較悲觀的態度的,所以他一直從男性視覺呼喚愛情和婚姻中的真誠。

到了《芳華》,深沉和悲劇的命運表現令人唏噓感嘆,也達到了克制而舒展的獨特效果。

愛情並非電影最具分量的主題,千折百回中真正動人的是人的命運。相比《唐山大地震》和《集結號》,代際共鳴變得更強,追求深刻的創作向度也不再被詬病。

本來形勢一片大好,以筆者父親為代表的中老年觀眾非常欣賞《芳華》的真實年代感和還原度。但《手機2》的倉皇落跑讓他慌不擇路拿出了這麼一部號稱純愛作品,儘管馮導在片頭加上了「此片來源於一對朋友的真實故事」以及片尾加上了很多真實人物素材佐證,但仍掩蓋不了他的心虛。相信作為一個導演,作品好不好,他應該比我們更清楚。

還好票房已經給出了答案!至於將來,還要不要再給馮導機會,全看馮導您的誠意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