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尋子,丈夫抱憾而終,打拐DNA資料庫重新點燃她的希望

cctv熱線12 發佈 2020-01-01T01:07:50+00:00

23年後,警方通過DNA對比,尋找到了阿浩。據王女士介紹,二十三年前,也就是1996年,她和丈夫張先生在福州以種菜為生,夫妻倆共有三個孩子。

1996年,福建福州王女士6歲的小兒子阿浩獨自外出玩耍,之後就失去了蹤跡。23年後,警方通過DNA對比,尋找到了阿浩。這個當年先是被拐賣到莆田,後來生活在江蘇省蘇州市的男孩,終於和家人團圓。

新技術牽出舊故事 失蹤男孩再入視線

2019年9月17日,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民警接到上級指令,要求核實一批打拐線索。根據福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下發的指令,要求分局民警對打拐庫中有被拐嫌疑的孩子們,再次開展詳細的落地核查工作。

這些線索是警方通過對DNA線索庫進行再次比對之後得出的信息,每一條背後都牽扯著不止一家的悲歡喜樂。如果能夠核對出信息中人員的身份,也就意味著有一個被拐或丟失的孩子能夠回家。

根據鼓樓分局的邱警官介紹,這次的線索內容很多是由親屬提供,但是現在有一個名為柳某展的被比中男子相關線索比較模糊,除了姓名以外其他信息都不太清楚,都是英文字母和數字。

在線索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找到那位被DNA比中的男子柳某展,這是一個難題。在嘗試了各種方法無果之後,民警再次找到了DNA另一方的提供者,也就是疑似被拐兒童柳某展的母親王女士,詢問孩子被拐前的情況。

據王女士介紹,二十三年前,也就是1996年,她和丈夫張先生在福州以種菜為生,夫妻倆共有三個孩子。那年的10月28日, 他們6歲的小兒子阿浩外出玩耍,遲遲沒有回家。兩夫妻不斷打聽詢問,也只是有人說在馬路邊看到阿浩被一個騎著摩托車的人帶走了。

失蹤多年未放棄 多遠也要找到你

小兒子阿浩失蹤之後,王女士夫婦四處尋找,在尋找未果後懷疑阿浩被人拐賣。於是王女士夫婦去當地派出所報警,派出所也立即受理。但由於當年技術手段和各方面設備限制,沒辦法及時找到阿浩。之後國家建立起了打拐DNA庫,王警官馬上通知王女士過來,採集DNA,進行全國搜尋對比。

阿浩失蹤這二十三年來,王女士一家始終沒有放棄對小兒子的尋找。僅僅憑著孩子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王女士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眠的夜晚。但久尋未歸的兒子始終是母親心中無法彌合的傷口,王女士和這個家庭那些年心中的痛楚,是旁人難以想像的。

2018年的4月份在接到警方通知採集血樣的時候,王女士夫婦覺得生活又有了盼頭。但是在採集完血樣之後不久,王女士的丈夫因病去世,去世前還對丟失的阿浩念念不忘。

齊心協力排線索 喜極而泣終團聚

王女士一家的遭遇讓民警加快對柳某展的核查工作。那麼這位和王女士夫婦DNA比中的男子柳某展,究竟在哪?他是否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呢?警方再次梳理線索時,發現血樣是在上海採集的,而通過對系統中查詢到的柳某逐一進行地域排查和年齡判斷,警方將目光鎖定在莆田的一個柳某身上。

王警官等人決定再次核對,直接給柳某通電話。在得知警方的目的以後,電話對面的男孩一下子就情緒激動哭起來了。在和對方不斷的交流中,警方確認了戶籍在莆田市的這位柳某展,就是王女士尋找多年的兒子阿浩。

得知這一消息的王女士心情既激動又感謝,她自己說那一段時間晚上基本睡不著。這些年對兒子的思念、尋找不得的失望、丈夫的抱憾而終……一切的一切,都讓她這一個多月處在一種心情複雜的等待中。

2019年10月1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華大派出所里。從江蘇省蘇州市匆匆趕來的阿浩,跟著民警見到了自己23年未見的親人。

這一刻,兄弟之間的情感,母子之間的牽掛終於有了傾訴的對象。二十三年的失散讓這個家庭無比珍惜此時的團聚。這一次的眼淚,終於是喜極而泣。

網際網路技術助尋親 嚴懲不貸誓追查

一家人遲來23年的團聚,因為父親的缺席顯得有些遺憾。卻也讓人更加痛恨拐走阿浩的人販子。對於當年阿浩被拐賣的這起案件,警方一直在追查。

根據阿浩自己回憶,他對怎麼被拐已經沒什麼印象,他只記得後來和其他兩三個孩子坐在麵包車上。之後他們被關在一個房間裡,而後就是阿浩現在的養母過來把他帶走了。

阿浩說,養母是通過一個中間人花費了2.8萬元將他買回去的。但是中間人是誰他也不知道。根據阿浩提供的線索,民警來到莆田市。找到了阿浩養母的公公,也就是阿浩所說的爺爺,問問他對當年的事是否還有記憶。

但遺憾的是,由於年事已高,雖然阿浩的爺爺還能回憶起當年是怎麼把阿浩買回來的,但已經沒辦法再找到那個中間人了。老人告訴記者,他是同意阿浩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的,還希望阿浩可以好好贍養老人們。

目前對於阿浩被拐賣一案,福州警方還在進一步調查中。邱警官表示,但是警方表示,針對這種涉嫌拐賣兒童的案件,他們絕對嚴懲不貸,會全力偵破。

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一項數據,我國運用「網際網路+打拐」的模式,通過不斷完善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會效果。兩年多來,平台累計發布失蹤兒童信息3000餘條,找回兒童3300多名。

「網際網路+打拐」彰顯網絡良善

幫助親人重聚

特約評論員 宋曉陽

跨越二十三年,想要單純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尋回孩子無疑於大海撈針。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更加緊密地和民生聯繫在一起,科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際網路賦能百姓生活,科技創新助力「尋親」。完善的信息系統與日臻成熟的技術一定會幫助更多家庭早日找到自己的孩子。

線索徵集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熱線12》新聞線索徵集!如果您有好的新聞線索,歡迎發送至我們的電子郵箱rexian12@126.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