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天,來看看教育在發生什麼變化?

校長傳媒 發佈 2020-01-01T01:30:41+00:00

2019年12月31日20:30,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如約而至。接下來,我為你帶來今天的第四份報告《全球教育報告》,來自教育專家沈祖芸老師。


2019年12月31日20:30,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如約而至。

羅胖曾發下大願望:跨年演講要連辦二十年。今年是第五場,也是倒數第十六場。

今年的演講主題是——基本盤。也就是不去看那些一驚一乍的標題,人云亦云的情緒,而是轉過頭,看手中的資源,腳下的道路。只有基於基本盤,才能看清我們自己的努力方向。

以下是跨年演講第五部分,與你分享。

教育在發生什麼變化?




接下來,我為你帶來今天的第四份報告《全球教育報告》,來自教育專家沈祖芸老師。

提起教育兩個字,摸著良心說,你什麼感受?

我的感受是,這個話題成了全民焦點。

來看一個數據。新榜的徐達內給我看了一張表。2019年1月1日到12月30日,在微信公眾號,同時有「教育」和「焦慮」兩個關鍵詞的文章里,有3470篇,閱讀超過了10萬+,平均每天將近10篇。「家長」「父母」』和「焦慮」連在一起的10萬+,有6751篇,每天18篇。我們這代父母確實很焦慮。

由新榜向「時間的朋友」提供的「教育焦慮」話題爆文統計

假如陌生人見面沒得聊,那就聊聊教育准沒錯。

我今年聽說了一個段子:兩個北京海淀的家長聊天,一個問另外一個:我們家孩子4歲,1500個英文詞彙量夠不夠?另一個回答,在美國夠了,在海淀不夠。

我還聽到過這麼一件事:為了讓孩子能上好學校,一波家長,用盡各種辦法,偷偷摸摸地給孩子報補習班,當然,補習班這事,學校是不提倡的。那沒上補習班的家長呢?也沒閒著。聽說這件事之後,偷偷摸摸舉報了這些補習班。

我們家閨女3歲了,聽到這事我也很焦慮啊。

那麼,這個焦慮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早幾十年沒這樣啊。有很多種解釋:比如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沒有名校的畢業證,社會的好多門你都敲不開;還有人說是因為經濟發展了、教育工具多了,軍備競賽當然就升級了;也有人說人工智慧要替代人類,把這一代家長嚇著了。

但是,我聽到最開腦洞的一個解釋是,因為當年那些高考的受益者,被高考、被大學教育改變命運的一代人,也開始養育孩子,這些被稱為「考二代」的孩子,衝進了教育市場。他們最相信教育改變命運這條道理。因此把所有的資源都投入到了這條賽道。讓下一代重複這個過程。就像玩遊戲,突然有一批付費玩家集體上線,競爭怎麼可能不激烈。

我還不能勸你別在意,哈佛前校長,德里克·博克不是說過嗎?假如你覺得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



教育這個焦慮是解決不了的,但是它會變換一種樣式。

坦率地說,人為了自己成長而感到焦慮,可能永遠沒有解藥。人類文明本來也依託於此。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焦慮會變換成別的樣子。

所以我們委託沈祖芸老師歷時一年進行的研究,價值就在於此。她在過去的一年內訪談了100多位教育工作者,考察了全球25所中小學校,12所世界名校,她發現,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焦慮一個問題:工業時代形成的教育模式,已經跟不上資訊時代的需求。

而沈老師今年最核心的洞察就是: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按照領域來劃分的,而是圍繞挑戰來組織的。


你就想一想,今天你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哪一件事,不是一個綜合挑戰?別說做一個新產品、組織一場大活動,就是為你娃找個好幼兒園,給家裡的房子裝修,對你來說,哪個不是挑戰?哪個挑戰跟以往是相同的?哪個挑戰是只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能應對的?

為了應對這個變化,有一些學校已經在往前探索了。

沈祖芸老師在過去一年,走訪了很多學校,她發現,很多學校已經從題目入手,來重新組織課程體系。比如咱來看一道小學裡的考試題——

如果你想增加一個節日,增加哪個節日,理由是什麼?如果你想減少一個節日,減少哪個節日,理由是什麼?

你看,這都不是考你任何領域的知識,這是給你一個真實世界的挑戰,看你如何應對它。

再給你看一道中學語文題,這是我去參觀北京一所名校的時候,隨便走進一個教室,當時正好趕上他們在學史記。怎麼學呢?背司馬遷的生卒年份?還是朗讀精彩節選?都不是,他們的任務是:給一個《史記》里的人物寫一份求職簡歷。

你看,這還是一個真實世界的挑戰,它牽扯的知識有哪些呢?

要想給劉邦寫簡歷,首先,你得對劉邦的生平背景足夠了解,有哪些工作經歷,擅長做什麼,有哪些社會上方方面面的人脈資源。

其次,你得了解他應聘的那份工作,你得知道這個工作需要什麼能力。

更重要的是,你還得有本事穿越到劉邦的內心,站在他的立場上,幫他通過這份求職表,完成一次自我推銷。

你看,這就叫世界不是按照領域來劃分的,而是圍繞挑戰組織起來的。

你發現沒有,當你還以為學校只是給學生灌輸知識的時候,學校已經開始了自我進化。從教學階段開始,讓課程對接真實世界的挑戰。

十一學校聯盟的總校長,李希貴跟我們說,課程這個概念本身都在發生轉變。課程是什麼?不是知識的注射器,而是要把社會上的那些挑戰,孩子們將來會遇到的那些問題,打包濃縮,變成課程,讓學生們提前體驗。提前觸發孩子們的稟賦。

比如十一學校的戲劇課,一般人一聽這個學校開戲劇課,就覺得這個學校條件真好,能學藝術。但在十一學校。戲劇課的作用其實不僅僅是這個。

他們的戲劇課不分班,而是跨年級打通的。學生參加戲劇課,可不是化好妝上台演個角色那麼簡單。這只是其中一種工種。要讓一齣戲劇能夠上演。得有導演吧?得有編劇吧?得有副導演在全校找演員吧?得有做服裝的吧?得有管劇務的吧?甚至還得有管舞檯燈光舞美的吧?戲排完了要上演,還得有管賣票、拉贊助、做海報的吧?這些工種,都是戲劇課的一部分。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各自的工種。

就這樣,在排演一台戲劇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可以鍛鍊組織協作能力,更有機會發現自己潛在的稟賦。前幾年就出過這麼一個學生。他去上戲劇課,結果發現了自己給舞檯燈光編程的天分,現在,他已經真的成為一名工程師了。

教育這個詞的範疇在今天已經變了。因為教育本來的意思,就不是教材、不是課堂,而是人點亮人。

這件事在教育界,其實已經是一個共識了。中學是這樣,大學也是這樣。



這幾年,深圳大學從錄取通知書開始,就致力於把點亮自己的學生,作為教育目標。每一年深圳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都是一個引爆社交媒體的網紅現象。

他們會給新生寄出一個裡面裝著豐富內容的錄取盒子。比如有一年在盒子裡裝了件t恤衫,學生在報到那天穿上,就能一眼被學長們認出來,獲得學長的幫助和歡迎。還有VR眼鏡,戴上之後,可以提前看學校的各種風景。

這已經很棒了。但是當學生把裡面的東西一件件地都拿出來,他會發現在這個盒子的底部,印著這麼一句話:清空了,才能裝下更大的夢想。你要是今年的新生,你會不會覺得自己馬上要去的這所學校很酷?你對大學生活是不是就多了一份神往?因為你知道你的學校,已經在未來的四年大學生活里,為你點好了燈。

多年之後一位深大畢業生,回顧他的大學生活時,也許這份通知書的分量,要超過很多課程。

還是那句話:課程的本質是激發稟賦,教育的本質是人點亮人。


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教育,那教育就是一個無所不在的東西。除了學校教育,還有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

我給大家講一個得到用戶的故事。他是一名警官,姓楊,在一所大規模的重刑犯的監獄裡工作。

楊警官發現,服刑人員如果想要順利地重返社會,必須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設和能力準備。怎麼辦呢?作為一名警察實在是能力有限。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把他在「得到」上學到的那些不錯的課程,一份一份進行編輯、列印出來、形成講義,供服刑人員借閱學習。通過這樣的學習方法,他們具體學到了多少知識我不知道,但是有一個信號他們是清晰地接受到了,那就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希望他們變得越來越好,能夠順利地重返社會。

你看,這就是人點亮人的時刻。

前不久,一個剛剛出獄的人給楊警官發來了微信,說如果不是你讓我在「得到」上學了兩年東西,我不會那麼有平常心地回歸社會。他說:「我特別感謝在監獄裡,你讓我學習了心理學。所以在出獄以後,我每天告訴我自己:如果這個社會接納我,我就努力來回報它的接納;如果這個社會不接納我,我就更加努力地讓自己配得上這個社會的接納。」

我們得到一直在說做教育,直到聽到這個故事的那一刻,我才真覺得我們是在做教育的。教育不見得是我們教給別人什麼,而是我們有機會點亮他。

最近,我問過我身邊的很多人,假設你身邊有一個社區大學,你願不願意花時間把自己的知識變成知識產品,分享給別人?比如給寫字樓里其他公司的人講講怎麼做ppt,給小區里的老人講講怎麼使用智慧型手機,給鄰居家的孩子讀讀繪本。幾乎無一例外,所有人聽到我這個問題,眼裡都放光。

你看,這個時代的燈,遠比你想像的多。

借今天這個機會,我們發布一個小計劃。2020年得到老師和得到大學同學,盤了盤家底,計劃將向全社會捐贈4155個小時公益講座時間。

而且未來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努力,把這個時長擴展到1萬、10萬、乃至更多。

從這一刻開始,全國的學校、圖書館、企業、社區,只要你想接過他們的燈,都可以進入得到App,申請獲得他們的時間。

前面幾年跨年演講,我都拜託現場的朋友幫我們一個忙,誇我們是中國最好的知識服務商。但是今年我們想清楚了自己的使命。我們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社會是否因為我們做的事情而變得更好。

所以今年拜託大家幫我們發布得到的使命,就是這一句:得到App,讓知識成為每個人的力量。

如果你也認同的話,拜託在轉發的時候加上這四個字:得到加油。

有一個朋友,給我講了這樣一個場景:她曾經在徒步時,路過一個非常邊遠的村莊,走進鄉村學校的教室,教室裡面只有為數不多的桌椅和黑板,牆上的標語沒有我們小時候常見的那些標語。而是一句詩:走了那麼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

本文節選自羅振宇2019-2020「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