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網際網路寒冬里的「敗攻」與「勝守」

鈦媒體app 發佈 2020-01-01T01:55:14+00:00

成立21 年的老牌線下培訓機構韋博英語,在今年 10 月宣告因資金鍊斷裂原因倒閉;去年上市的在線英語培訓公司流利說,也在今年年內股價一路走低,相較年初跌幅 46%;上市五年的老牌職業教育機構達內在今年面臨著退市危機;而據企查查發布的數字,2019 年,共有 1.2 萬家教育機構關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周天財經

2019 年過去了,可能沒有多少人會留戀它。

這一年,流量大盤見頂,許多企業相繼倒在寒冬之中;這一年,諸多賽道開始存量搏殺,巨頭們紛紛緊鑼密鼓的業務調整;這一年,還有許多人丟掉工作,離開一線城市。

巴菲特有句名言,「當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寒冬既讓企業隱藏的問題得到暴露,也讓不動聲色的「老司機」表現真本事。

新年伊始,我們試圖盤點2019年網際網路行業的「敗攻」與「勝守」,再議寒冬之中的企業應當採取的「攻守之道」,釐清企業穿越寒冬的必須能力和正確姿態。

熬過寒冬,才見得了十里春風。

成敗現金流

淘集集倒了。

12 月 9 日,社交電商淘集集宣布併購重組由於資金未能如期到帳而失敗,接下來將尋求破產清算或者破產重組。在淘集集一歲多的「生命」里,註冊用戶最高達到一億,MAU 最高達到 7000 萬,增速堪稱誇張。

策略其實很簡單,通過大規模補貼圈定用戶,再通過屢創新高的各類數據進行新一輪融資。總而言之,先燒出規模,其他的,之後再說。

但近兩年的一級市場資本環境,已經逐漸從關注 DAU、MAU 的估值邏輯,轉向關注企業的現金流和盈利能力等指標。一位投資人就表示,「所有創業公司死就死在現金流斷裂…資本市場有小周期大周期,在這樣一個市場低迷的時期,創業公司一定要開源節流,保持充分的現金流,且最好能在業務上實現正向的現金流。」

保護現金流,就是讓自己保持有充足的造血能力。當淘集集為代表的明星創企都倒在寒冬,我們看到,網際網路巨頭也在採取行動。

今年影響力最大的巨頭交易,是網易將考拉以 20 億美元出售給阿里,這也是近年來中國電商行業最大的併購案。

8 月,丁磊和張勇同時參加央視《對話》欄目的錄製,主持人陳偉鴻拋出一個犀利的問題,阿里和網易到底是對手還是隊友?丁磊的回答暗藏機鋒,「兩家企業是互相學習的過程,你做得很好了,那我們就不用做了,因為我再怎麼做,可能也做不過你。」

流量紅利耗盡後,電商行業再次興起「燒錢補貼換規模」戰術,但這與網易核心商業邏輯的關聯度在不斷減弱。

事實上,網易的底層商業邏輯早已暗藏在其發展的脈絡之中,即強調用戶體驗和社區運營,更擅長比拼技術的輕模式,精於對線上產品的流程打造以及調性拿捏。

這是很典型的「空軍」,高舉高打,但做地推、銷售、線下搏殺等「髒活累活」,並不是網易擅長的能力。

每日優鮮的徐正曾形容做零售是「撅著屁股撿鋼鏰」,每一分錢都要需要精打細算,自營模式的電商本來就更接近零售商,遊走在盈虧線邊緣,靠薄利多銷賺錢,而如果做平台型的電商靠抽傭賺錢,又必須要面對極為激烈的行業競爭,淘寶天貓自不必說,京東、拼多多也都有自己堅實的核心用戶盤。怎麼看,電商都是典型的「重模式賽道」。

主動割離不擅長的業務,交給更擅長的對手,反而降低了二級市場投資者對網易的「認知成本」。網易股價重返 300 美元、市值一度超越百度的過程,都發生在考拉易主後。

事實上,知道什麼時候該「踩剎車」,是老司機的一項必備技能。舉旗進攻到一子不剩,實為愚勇。

去年我看到一位做投資的朋友分享,他投的一家公司業務發展不錯,帳上躺著兩三億現金,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這家公司所處行業的局勢已經非常嚴峻了,他勸說三位核心創始人把公司解散,錢給投資人以及員工都做好結算,最後三個人也能剩下一筆可觀的財產,留下好的信用,過兩年再找機會創業也很容易融到錢。但最後這支年輕的創始團隊沒有聽他的建議,業務惡化後一年時間很快就把錢都燒光了,落下一地雞毛。

合適的融資節奏

達晨創投的肖冰認為「節奏」對於做企業非常重要,節奏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企業經營的節奏,另一個,則是企業的融資節奏,「什麼時候該輕資產發展,什麼時候該重資產發展,這是要把握好的節奏,搞錯了可能就死了,很危險。」

如果將做企業視作長跑,那麼這種「節奏」就相當於是跑者的呼吸和步頻,節奏對了,事半功倍,節奏亂了,跑起來就會特別的吃力。而目前來看,許多創業者只將眼光放在公司的運營節奏上,但是對於資本節奏沒有非常清晰的認知。

歷史上的一個經典案例是阿里巴巴,阿里能夠安然無恙地度過 2000 年時的泡沫破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阿里在此之前剛剛獲得了軟銀以及其他幾家資方 2500 萬美元的融資。而且阿里通過在股權結構上的 AB 股設計,儘管在上市前經過了數輪高額融資,但仍然保留了阿里合伙人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

談到因為沒有做好融資節奏而最終導致企業失敗,案例更比比皆是。

據媒體報導,在淘集集倒下的三天前,生鮮電商吉及鮮召開了全員會。在會上,CEO 台璐陽宣布公司融資失敗,規模盈利不達預期,公司要大規模裁員、關倉。留下的員工工資減半,離開的員工工資發到 12 月 20 日。

台璐陽在內部講話中提到,過去三個月密集見了 100 位投資人,但最終還是沒有完成新一輪的融資,「其實大家沒有做錯任何事情,最大責任在我個人,我沒能在我們最順利的時候把融資節奏帶好」。

吉及鮮此前已經完成了四輪融資,並且在 2019 年 6 月 B 輪時融資額高達 2000 萬美金,不過半年時間,資本環境便急劇收縮,開始變得格外謹慎。

諸多生鮮電商因為融資節奏問題倒在2019

什麼時候融資,找誰融資,融多少,這裡面暗藏了太多門路。需要企業對經濟走勢、賽道狀況、企業內部經營做出一個綜合判斷。

今年,我們觀察到一筆頗為有趣的融資,來自於網易旗下的雲音樂業務。

9 月 6 日,網易與阿里共同宣布,阿里作為領投方參與了網易雲音樂 B2 輪 7 億美元的融資,融資後網易仍單獨享有對雲音樂的控制權。

正如張勇在《對話》錄製時說的,在網際網路時代,企業之間的發展,在某些領域可能是對手,但在某些領域也是隊友。

一直以來,在物質消費升級轉向精神消費升級的過程中,音樂被視作下一個風口。

QM2019 年半年報告顯示,在線音樂行業 MAU 的前四名被 TME(酷狗音樂、QQ 音樂、酷我音樂)和網易雲音樂所占據,均超過一億,而阿里旗下的蝦米 MAU 已不足 2000 萬,還不到第一集團的零頭。

從競爭格局看,在線音樂行業就是 TME 和雲音樂的決鬥。

而 TME 對雲音樂的最大掣肘就是內容版權。

在「獨家內容即用戶」的推導邏輯下,整個行業開始陷入到缺乏理性的價格戰中,多方助推下,音樂版權費用應聲上漲。以下內容援引自「音樂先聲」報導——

行業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倖存下來的音樂平台的版權成本,自 2013 年以來飆升了 50 多倍。據悉,2017 年 TME 簽下環球獨家時,版權費從最初的三四千萬美元一度漲到 3.5 億美元現金加 1 億美元股權,短期內飆漲 10 倍。同年,網易雲音樂以 2000 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拿到朴樹專輯《獵戶星座》的獨家版權。據傳第二年,網易雲音樂又以 1.7 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購買了華研音樂的 2000 首曲庫。

儘管在 2018 年,國家版權局為了避免惡性競爭,約談各家音樂平台,協調推動各平台之間的相互授權,版權大戰的局面暫時得到緩解,但版權費用已經維持在高位運行,在線音樂平台仍然需要在版權費用上支付高昂費用。

在這場刺刀見紅的搏殺站中,TME 已經於 2018 年底登陸紐交所,能夠從二級市場獲得彈藥。雲音樂此時再次融資,也是在為繼續保持競爭力「囤積糧草」。

換個角度看,蝦米掉隊後,阿里也是通過投資雲音樂將自己不擅長的業務交給網易來做,各取所需。

加速度,抓住上市窗口期

前面我們探討了有關於融資節奏對於企業經營的影響。當一級市場的估值邏輯開始轉變,對於一些已經進行了多輪融資的創業公司來說,如果想要繼續融資,那麼,登陸二級市場釋放流動性,成為了擺在眼前的關鍵選擇。

顯然,如果企業長期虧損,會消耗投資人的耐心,但登陸二級市場也並非是靈丹妙藥,公司在上市前需要經過嚴格的流程,雖然境外交易所多為註冊制而非核准制,看起來門檻更低,但相應的,企業也需要將經營數據和財務狀況放在顯微鏡下,交給二級市場的投資人們查閱。

這種事無巨細的查閱,有時候會戳破巨大的泡沫。

曾經的超級獨角獸 WeWork,其私募市場估值在不到十個月的時間內,從 470 億美金一路掉落至 70 億美金,最終取消了上市計劃,眨眼之間從科技平台變成了投資人眼中花錢大手大腳的不合格「二房東」。承受了最大損失的投資方軟銀最終接管企業,遣散創始人。投資大帝孫正義也因此在 2019 年「走下神壇」。

而對於那些成功上市的公司來說,也需要適應新時期的上市邏輯。

據相關數據統計,在 2018 年至今的 54 家中國新上市網際網路公司中,只有 13 家股價是增長的,另外的 41 家股價都在下跌,而且破發似乎成為了「新常態」。這說明,現在的運作邏輯已經變成了先上市,融到資再謀求後續發展,而非像過去的那樣等到企業進入到成熟階段,業務引擎經過充分考驗,再登陸交易所。

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教育行業就更顯得格外動盪。2019 年,這個被普遍認為「剛需」、「抗周期」的行業,在 2019 年集中出現了跑路、爆雷、上市失敗等混亂現象。

原本計劃 12 月中旬在美國上市的美聯英語,在敲鐘前夕宣告 IPO 折戟,美聯英語後續將通過與美股上市公司 EdTechX 重組為一家新公司,以子公司身份實現上市,這種方式最大的特點是周期短、門檻低,但沒有獨立上市的融資額度大,對公司治理、聲望的提升程度也非常有限。但和大多數陷入泥淖的教育公司一樣,美聯目前最大的需求是拿到錢,活下去。

成立 21 年的老牌線下培訓機構韋博英語,在今年 10 月宣告因資金鍊斷裂原因倒閉;去年上市的在線英語培訓公司流利說,也在今年年內股價一路走低,相較年初跌幅 46%;上市五年的老牌職業教育機構達內在今年面臨著退市危機;而據企查查發布的數字,2019 年,共有 1.2 萬家教育機構關停。

獲客成本高、留存續費難,一團濃霧籠罩著 2019 年的教育企業。也更加考驗著業務操盤手的資本運作能力。

結語

有人說,2019 年是過去 10 年裡最艱難的一年,也會是未來 10 年最容易的一年。

2019 年,網際網路巨頭們,都在通過一系列業務調整——出售業務、適時融資、搶灘登陸,整頓裝備,準備駛入全行業都將面對的「冰雪路面」,進攻與防守的智慧也蘊藏其中。

挑戰與機遇永遠並存,就像馬克吐溫曾說過的那樣:「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在我們背後。」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