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新政終於落地了,未來的中國足球會更好嗎?

中國網 發佈 2020-01-01T01:55:32+00:00

中新社記者陳驥旻 攝新政「限薪令」細緻且合理與之前的政策說明會相比,在球員限薪方面的政策更加細緻。 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從今年的新政來看,足協並沒有一盆冷水完全滅火,而是保留了一定的熱度。

在2019年還有最後5個多小時的節點,中國足協2020賽季職業聯賽新政正式出爐。在冬季轉會窗口開啟的最後期限前公布新政,足以窺見足協決策過程的複雜與漫長。好在這次正式落地的新政沒有辜負大家的等待,不但合理、照顧了各俱樂部的感受,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聯賽回歸理性,有利於中國足球的長遠發展。

中國足協關於歸化球員部分的新政。圖片來源:中國足協官網截圖。

歸化球員出場政策,照顧多方感受

12月25日,中國足球曾召開過一次新賽季職業聯賽政策說明會,向各俱樂部代表公布了新賽季的各項新政,但具體細則以及關於歸化球員出場方面的新政並不在其中。時隔6天,新賽季政策正式出爐,與之前說明會上的內容相比,最大的補充便在於歸化球員的出場政策。

通俗的說,如果歸化球員為華裔球員,那麼就能以國內球員身份註冊和報名,比如北京國安的李可、侯永永以及廣州恆大的蔣光太,明年他們的出場與註冊將不受限制。而像艾克森這類非華裔歸化球員,明年也可以國內球員註冊報名,但每隊僅有1個名額,超過1人將占用外援報名名額。

與之前非華裔歸化球員納入外援的推斷相比,如今正式落地的新政在歸化球員方面更為寬鬆,但保持在一個合理區間內,同時也考慮到歸化大戶恆大以及大多數尚未擁有歸化球員球隊的感受,避免了中超聯賽頂級球隊與普通球隊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保證了聯賽的精彩程度和球隊間的競爭。

資料圖:12月1日,2019賽季中超末輪比賽中,廣州恆大主場3:0戰勝上海申花,隊史第8次奪得中超冠軍。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新政「限薪令」細緻且合理

與之前的政策說明會相比,在球員限薪方面的政策更加細緻。比如國內球員在2019年11月20日後與俱樂部簽署的薪酬合同稅前總額不得超過1000萬人民幣,其中包括簽字費、房產、車輛、股票等。入選國家隊的球員可不超過1200萬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足協在國腳的鑑定標準上也做出了明確限定,以當年參加世界盃、亞洲杯及世預賽、亞預賽每場最終報名名單為準,這就避免了球員進國家隊「涮水」漲薪,讓真正為國家隊做出貢獻的球員擁有更高的薪資上限。

資料圖:12月1日,北京中赫國安球員張玉寧(左)在比賽中射門。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此外,在U21球員限薪方面,中國足協也給出了明確限定,在中超及足協杯出場時間超過900分鐘;在中甲及足協杯累計出場時間超過1800分鐘;在中乙聯賽及足協杯出場超過2700分鐘的U21球員可不受稅前年薪不超過30萬的限制。通過不同級別聯賽不同出場時間標準的考量,能讓真正具備能力的年輕球員獲得與之相匹配的薪資。而對於受薪資限制的年輕球員來說,也有更多的動力去提高自身水平和留洋。

資料圖:廣州恆大隊史第8次奪得中超冠軍。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滅火」的同時保住了熱度

從近些年中超球隊動輒幾千萬歐元引進外援、近億人民幣引進國內球員的操作來看,國內聯賽存在溢價的現象。據國外權威機構統計,中超球員人均年薪120.7萬美元,在足壇範圍內僅次於歐洲五大聯賽,但從聯賽觀賞性和球員平均水平來看,與世界第6聯賽相比還有不小差距。而且長此以往的入不敷出式投入,對於中國足球的長遠發展也將是一大隱患。

在這種背景下,給國內聯賽「滅火降溫」是大勢所趨,不過如何在滅火的同時保住聯賽熱度,也成為不易把控的難題。

此前高額的投入在帶動中超人氣方面還是有一定作用。資料圖為北京中赫國安球迷。 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從今年的新政來看,足協並沒有一盆冷水完全滅火,而是保留了一定的熱度。像外援政策放開到報5上4,每隊有1名非華裔歸化外援的政策都保證了聯賽的觀賞性,控制在一定數量的歸化球員也能給國家隊提供一定的增援,畢竟在優秀本土球員資源枯竭的節點上,適度使用歸化球員還是對中國足球有一定的幫助。

一紙新政為中國足球並不算美好的2019年畫上句號,2020年冬末,隨著新賽季聯賽的重啟,中國足球又將正式進入新的周期,希望這一年能有所收穫,也但願新政能幫助中國足球儘快步入正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