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名到底是何時才有的?對此,為何連日本人都說不清楚?

山川文社 發佈 2020-01-01T04:20:01+00:00

話說,中國古代所有朝代雖然不以中國為國名,但是,卻又都以「中國」為通稱。但是,日本就不一樣了,因為「日本」這一國名的誕生,至今仍是日本學術界爭論的一個重要話題。

國名,即國家的名稱(包含主權國家和地區的名稱)。通常國名是指國家的官方外交名而非簡稱。話說,中國古代所有朝代雖然不以中國為國名,但是,卻又都以「中國」為通稱。這種情況至晚明、清初西方傳教士東來,他們均稱明清兩朝為「中華帝國」,簡稱即是「中國」。

但是,日本就不一樣了,因為「日本」這一國名的誕生,至今仍是日本學術界爭論的一個重要話題。

吉田孝先生寫了一本書《日本的誕生》,講的就是日本誕生的歷史。這本書裡面的論點和論述是相當穩妥的,哪怕是成書到今天的20多年,這本書的大多數結論仍然很適用,不需要大篇幅的增減或是批判修正。如果,一定要對它做些什麼的話,就是增補這20多年來的一些新材料,或者是一些新觀點。

吉田孝(1933—2016),生於愛知縣,東京大學文學部國史學科畢業,專業為日本古代史。在這本書里,吉田孝先生同意日本作為國號正式出現,並得到承認是大寶遣唐使的功績這一觀點。而且,從這一點出發,讓讀者作為大寶遣唐使的一員,從他的心理出發去了解那些曾經的故事。

在2004年的末尾,西北大學公布了一個墓誌主人為井真成的墓志銘,這是一位去世在長安的遣唐使。他的這個墓志銘是目前為止,是最古老的明確標記了日本這一國號的史料。

以下便是這方墓誌的全文:

贈尚衣奉御井公墓誌文並序

公姓井字眞成國號日本才稱天縱故能

■命遠邦馳騁上國蹈禮樂襲衣冠束帶

■朝難與儔矣豈圖強學不倦聞道未終

■遇移舟隙逢奔駟以開元廿二年正月

■日乃終於官弟春秋卅六皇上

■傷追崇有典詔贈尚衣奉御葬令官

■卽以其年二月四日窆於萬年縣滻水

■原禮也嗚呼素車曉引丹旐行哀嗟遠

■兮頽暮日指窮郊兮悲夜臺其辭曰

■乃天常哀茲遠方形旣埋於異土魂庶

歸於故鄕

從墓誌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井真成這個人是在開元22年的正月某日在長安的官邸去世的。去世的時候36歲,這裡也明確提到了,「國號日本,才稱天縱」。要知道,在這之前,中國的史書里,對日本的官方稱呼一直都是「倭」或者是「倭國」等。

在舊唐書里,雖然,出現了倭國和日本一起的情況,但是,書里卻沒有正確的解釋出「倭國」和「日本」的關係。而他的墓誌上,是第一次明確的出現了對國號日本的表述,可以說,這也是唐朝對於日本逐漸認知的一個明確的表現。

然而,對於這位井真成此人的身份,卻有好幾種說法。

日本學界認為:他是前次遣唐使時的留學生,在跟隨這一次遣唐使團出使返回日本的時候不幸身亡了,唐朝為了表彰他的勤勉給他贈官。對於他的名字,日本學界認為,他原來應該是姓「井上」或者是「葛井」。而他的單字井姓,應該是對中國單字姓的一個適應。

但是,對於他的身份,中國學者有所質疑。日本學者認為,他是前次遣唐使時的留學生,而中國學者覺得,他應該不是前次遣唐使時的留學生,而是這次遣唐使使團中的成員而已。但是,這樣的理由,在墓誌中卻沒有記載,也沒有說他生前在唐朝的官職如何。

但是,如果他作為日本的留學生,這17年一直在唐朝學習,但卻沒有在唐朝當官,這便和唐朝的規定不符。

因為,他的上學年限遠遠超出了唐朝最高在學年限的規定。再一個理由就是,他死亡的地點是接待使團的官邸,這也暗示了他使團使節的身份。從他死亡以後給他贈官,並且,操辦他葬禮的方式,也不像是一個普通的留學生能有的待遇。

由於當時遣唐使使團主要成員的姓名,在日本的史書里都有記載,而且,在記載里沒有這些人在唐朝去世的記錄。而那些沒有記載的使節團成員,能否獲得這樣的待遇,這又是一個疑問。所以,井真成的身份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但是,不管怎麼說,他的墓誌作為首個明確記載日本國號的史料,作為研究日本史料的意義是不可磨滅的。在讀《日本的誕生》一書時,可以對照他的經歷和文中的觀點,進行詳細的了解研究。

當然,還有2011年公布的禰軍百濟降將的墓誌。在西安,連續出土了很多禰氏家族的墓誌,這是百濟的大姓。他的墓誌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在其墓誌里也出現了「日本」一詞。他去世在儀鳳三年,比通常認為這一國號,出現在武則天在位期間的觀點,早出了20多年。

在墓誌里可以看出,禰氏一族,在百濟滅國前便投降了唐朝。在投降以後,禰軍還幫助唐朝鎮壓了百濟的軍隊,也參與了唐朝使團出使日本等活動,最後,他在儀鳳三年去世,享年66歲。雖然,墓誌里沒有記載他出使的年份,但是,看《日本書紀》,在公元664年665年的兩次使團里,都有他的名字。

他的墓誌之所以會引起關注,是因為在敘述他出使日本的時候,有日本余噍這一描述。這一描述一開始被認為,指代的是日本這個國家。但是,在聯繫上下文和認真排查行文用典之後。學界便達成了統一的共識,認為這裡的「日本余噍」,指代的是「百濟余民」,而非實指「日本」這一國家。

所以說,之前的那些激動的反應,是有些小題大做了,所以,這兩年關於這方面的研究熱度逐漸在降低。但是,不管怎麼說,井真成的墓誌與禰軍的墓誌在公布之後,都引起了非常大的反應,也吸引到了公眾的目光,並讓日本學界為之爭論。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日本國號的起源,這一問題是多麼引人眼球,又是多麼的熱度不減。反過來說,這也說明日本起源這個問題的永久性,也同樣是這本書值得一讀的原因所在。

參考資料:

【《日本的誕生》、《古事記》、《日本書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