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建立隋朝的民間傳說,當年的一句童謠北周滅亡後人們才明白

愛旺森 發佈 2020-01-01T06:07:54+00:00

起初並沒有人能真正理解,直到楊堅代周稱帝後,大家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原來預言北周將被「楊」姓天子替代。楊家是北周的皇親國戚。楊堅的父親楊忠,曾跟隨北周太祖宇文泰起義關西有功,賜姓普六茹,位至極品,賜封「隨國公」,死後由兒子楊堅承襲父爵。

楊堅,史稱隋文帝,為隋朝開國皇帝。民間有一種說法,楊堅代周建隋是天意。
據《隋書·五行志上》,早在北周建立之初,民間即流傳了這麼一句童謠:「白楊樹頭金雞鳴,只有阿舅無外甥」。


宇文邕畫像

在古代,好多童謠都帶有政治讖語的性質,這句童謠是什麼意思?起初並沒有人能真正理解,直到楊堅代周稱帝後,大家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原來預言北周將被「楊」姓天子替代。

楊家是北周的皇親國戚。楊堅的父親楊忠,曾跟隨北周太祖宇文泰起義關西有功,賜姓普六茹,位至極品,賜封「隨國公」,死後由兒子楊堅承襲父爵。

其實,在周武帝宇文邕當皇帝時,朝廷對楊堅已有戒心。

《隋書.高祖紀上》記載,楊堅有帝王之相貌,「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


隋文帝楊堅畫像

當時,宇文邕欲剪除楊堅,避免他禍害江山。內史王軌當時直接對宇文邕,稱楊堅「貌有反相」,要及早除掉。但是幾次歷險,楊堅都化險為夷,反在朝中地位日升。

在當了北周倒數第二位皇帝、周宣帝宇文贇的老丈人後,楊堅晉升為柱國大將軍、大司馬——全面控制了北周。

宇文贇生前曾立了5位皇后,楊堅的長女楊麗華被賜封為「天元皇后」。宇文贇是個渾蛋皇帝,沉湎酒色。大成元年(公元579年)二月十九,他竟然內禪皇位給時年僅7歲的長子宇文闡,自稱「天元皇帝」,樂做「太上皇」。


周靜宇文闡(劇照)

大象二年五月己酉日(公元580年6月8日),宇文贇病死,時年僅22歲。這下,楊堅「當皇帝」的機會來了。

時權臣劉昉、鄭譯矯詔,以楊堅為總知中外兵馬事,扶持年幼的靜帝宇文闡,以大丞相身份輔政。


周靜宇文闡(劇照)

次年,即大定元年二月十四甲子日(公元581年3月4日)楊廣逼宇文闡禪讓,即所謂「隨王楊堅稱尊號,帝遜於別宮」。時楊堅41歲,史稱「隋文帝」——北周被「楊」姓天子替代,果然是「白楊樹頭金雞鳴」。

宇文闡並不是楊麗華親生,他的生母為天大皇后朱滿月,但從倫理關係上說,他仍是楊堅的外甥。「外甥」宇文闡在禪讓於「阿舅」楊堅後,楊堅封他為「介國公」。楊堅要斬草除根,不久宇文闡即被楊堅害死,這又應了——「只有阿舅無外甥」一語。


楊堅代周稱帝(劇照)

楊堅代周建隋,真是天意嗎?顯然這是一種附會,所謂「白楊樹頭金雞鳴,只有阿舅無外甥」,應該是楊堅為篡權所作的前期輿論準備,可以理解為政治造謠,這也是古代政治陰謀家的慣用手法。

「阿舅」楊堅從「外甥」宇文闡手裡輕鬆奪得江山後,希望自己建立的江山長治久安,「千秋萬歲」。但楊堅建立的王朝卻很「短命」,從大定元年二月,楊堅代周立國,到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淵逼迫楊侑禪位,隋亡唐興,隋朝僅傳三代,前後歷38年。

隋朝這麼快就亡國了,原因很多,其中有一個迷信說法,說是國號「隋」不吉利,影響了國運。這說法又從哪來?


在中國古代,國號一般源於開國皇帝在前朝所獲的封號,如隋後的唐朝之所以立國號為「唐」,系開國皇帝李淵是「唐王」出身。「隋」這一國號,也遵守了這一國號規則,楊堅在稱帝前已晉升為「隋王」。

既然如此,國號為何不是「隨」,而是「隋」?原來楊堅忌諱中間的的「足」,即「辶」。

現在大家熟悉的「隨」是簡化字,繁體寫作「隨」。《說文解字》稱,「隨,從也」,即隨的本意是順從、跟從的意思。中間的「辶」,即古「辵」字,篆書寫法像「路(彳)」和「腳(止)」,表示「忽走忽停」。


楊堅覺得如果國號用「隨」字,中間的「辶」不吉利,會讓國運隨之而走。於是他去掉了「辶」,造了一個新的「隋」字。

這一說法在古人筆記中找到了答案。南宋吳曾撰《能改齋漫錄·事始》(卷二)「古無隋字」條是這樣交代的——

「隋」字古無之。文帝受禪,以魏、周、齊不遑寧處,惡之,遂去「走」,單書「隋」字。

這句話的意思是,隋文帝楊堅接受禪讓當了皇帝後,考慮到之前的魏、齊、周三朝都不安寧,國運短促,很討厭「隨」字中間的「辶」,覺得晦氣,擔心隋朝也「走得太快」,於是去掉了「辶」,寫成——「隋」。

吳曾的說法為後世史家所認同。如元人胡三省在為《資治通鑑.隋紀一》作注時,便採信了類似的說法:忠從周太祖,以功封「隨國公」;子堅襲爵,受周禪,遂以「隨」為國號。又以周、齊不遑寧處,去「足」作「隋」,以足訓走故也。

需要指出的是,「隋」字並非吳曾所說有「古無之」,在先秦時已存在此字。如《周禮·春官·守祧》中便有「既祭,則藏其隋與其服」的說法。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帛書中的「隋」
字也是無「辶」的。


馬王堆漢墓帛書中的「隋」字

楊堅去「辶」取「隋」,初衷是想借新字「隋」,給新朝廷帶來新氣象,不希望步前面短命王朝之後塵。對於國號「隋」,時人大加讚美。如深受楊堅青睞的文人王劭認為隋字大吉大利,稱,「明皇道帝德,盡在隋也」、「隋與吉字正並,蓋明長久吉慶也」。

但是很快有人發現,「隋」字不吉利,更為兇險,還不如「隨」。

《說文解字》稱,「隋,裂肉也。」所謂「裂肉」,是用手撕好用來祭祀神靈的肉品。《周禮》中所說的「則藏其隋」,就是祭祀完畢,把祭品埋到地下的意思。


清《康熙字典》釋「隋」

試想堂堂王朝成了一塊祭肉,如此這般,國運能長久麼!所以,立國僅僅38年後,隋便便成了唐王李淵刀俎下之「魚肉」。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考史》中,就「隋」字,批評了楊堅的不學無術,他借南唐文人徐楚金之口稱,「隨文帝惡『隨』字為『走』,乃去之成『隋』字。隋,裂肉也,其不祥大焉。殊不知『隨』從『足』,『足』安步也,而妄去之,豈非不學之故?」

隋朝滅亡後,唐初又恢復了「辶」,寫成了「隨」。2013年在揚州發現的隋煬帝墓誌,上面便寫作——「隨故煬帝墓誌」。當然,不排除唐朝用此「隋」譏諷貶損舊朝之動機。


隋煬帝墓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