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靖難之役」爆發時,北元政權在幹什麼,為何沒來插上一腳

冒牌東方朔 發佈 2020-01-01T08:09:40+00:00

朱元璋任性立皇孫,朱允炆猜忌朱棣削藩鎮,「靖難之役」由此爆發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一場從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持續到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的戰爭。

朱元璋任性立皇孫,朱允炆猜忌朱棣削藩鎮,「靖難之役」由此爆發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一場從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持續到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的戰爭。

這裡有一點首先值得我們注意,那便是這場「帝位爭奪戰」竟然持續了長達四年之久,由此便可推知究竟有多慘烈。

而引發「靖難之役」的導火索,最主要便是朱元璋的「任性」,由於太子「朱標」早逝,所以,如果要再選儲君的話,那麼,就應該從朱標的諸位弟弟當中進行選擇,而且,這也是封建王朝千百年來所遵循的「祖宗禮法」。

然而,朱元璋卻並沒有遵照執行,而是完全按照個人的偏好來辦「國家大事」,正所謂「愛屋及烏」,由於朱元璋對朱標十分寵愛,那麼,朱標死後,朱元璋的寵愛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皇長孫「朱允炆」的身上。

而且,還不僅如此,朱元璋竟然還「獨斷專行」地立了「朱允炆」為太子,並且宣稱等到他「百年之後」就將皇位傳給「朱允炆」。

要知道,在封建王朝,「立儲」可是一等一的國家大事,為了國家的長遠考慮,首先要觀察的便是「儲君」的綜合素質,其次還要考慮到「立儲」之後能夠平衡各方勢力以讓朝局平穩。

可朱元璋到好,什麼也沒想,自己怎麼高興怎麼來,而這就讓當時威望日隆的燕王「朱棣」不高興了。

因為在太子朱標死後,在眾皇子之中,關於「儲君」之位,燕王「朱棣」的呼聲是最高的,然而,沒想到的是,他老爹朱元璋的一道聖旨,瞬間就讓他心中燒得越來越旺的希望火焰熄滅了,這不可能不讓朱棣心中產生「怨氣」。

而且這種「怨氣」在「朱允炆」登基之後,更是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而這其中的原因便是朱允炆對割據各地的那些皇叔們十分地擔心,尤其是對朱棣。

為了摸清朱棣的勢力和想法,朱允炆便收買了朱棣的心腹「葛城」,並且讓他在回到朱棣的封地之後去觀察朱棣的一舉一動,然而,還沒等葛城執行建文帝的命令,便被朱棣發現了「不妥」。

再加上,朱棣此後在親自到都城朝見建文帝時,仗著「皇叔」的身份,見到了建文帝卻不跪拜,這便致使很多的大臣紛紛上書彈劾朱棣,甚至還密告建文帝說燕王朱棣心機很深,只有將他封到更遠的地方才會更安全。

而正是因為建文帝和大臣們的這些動作,便致使燕王朱棣感受到了他的這位皇侄已經視他為最大的禍患了,甚至是已經有了剷除之心。

再加上,建文帝登基之後,便開始推行了「削藩政策」,致使藩王和朝廷之間的裂痕變得越來越深,終於,在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七月,張昺、謝貴兩位大臣在接到朱允炆的密詔之後,便在初四那一天帶兵包圍了燕王府。

見到突然闖入的兵馬,燕王朱棣只好帶領全部的家眷和府兵投降了,但張昺、謝貴二人卻不知朱棣其實是「假意」投降,所以,最終他們二人以及帶去的所有兵丁,連同早就已經背叛了朱棣的葛城在內,全部都被早就已經埋伏在燕王府內的一眾死士誅殺。

而這一事件爆發之後,這一對「叔侄」便是徹底地撕破了臉,於是,就在當天夜裡,朱棣便集中他手裡所掌握的全部軍隊,攻下了北平的九門,沒過多久,便完全控制了「北平城」,自此長達四年之久的「帝位爭奪戰」便正式地拉開了序幕。

「靖難之役」爆發時,北元政權也正亂成一鍋粥,根本就無暇「南顧」

說完「靖難之役」的爆發歷程,根據其中涉及到的時間節點,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在同一時間段內「北元政權」又處在怎樣的一個境況當中呢?他們是否有能力在這個時候來「插一腳」?

明朝建立之後,元朝的殘餘勢力全部都退到了蒙古草原地區,建立了所謂的「北元」政權,而要說到建文元年到建元四年期間「北元」的境況,那就有必要再往前倒一倒從明朝和北元之間的一場戰役開始說起,那便是「捕魚兒海之役」。

這場戰役爆發的時間是洪武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88年,距離「靖難之役」的爆發還有11年的時間,雖說時間很長,但這場戰役對「北元政權」政局所帶來的影響,卻不僅只是持續了11年。

朱元璋在登基之後,雖說已經坐穩了江山,但由於元朝的殘餘勢力仍在,所以,自始至終也沒有放鬆過對「北元政權」的警惕和打擊。

明朝的江山畢竟是從蒙古人手中奪過來的,所以,只要有機會,朱元璋便會將領率領大軍進一步削弱「北元政權」的勢力,而「捕魚兒海之役」便是由朱元璋發起的諸多征討戰役當中有著「顛覆性」作用的一場戰役。

之所以說「顛覆性」,那是因為,在這場戰役之後,北元政權首先是完全臣服於明朝,而後,北元政權內部便接亂不斷地爆發了動亂。

在這場戰役之中,率領明軍與北元軍隊作戰的將領是明朝名將——藍玉,藍玉率軍十五萬前去征討當時北元政權的可汗「脫古思帖木兒」

所謂的「捕魚兒海」,其實就是現今的「貝爾湖」,位於呼倫貝爾草原的西南部邊緣,這裡已經是十分靠北的地方了,而且,在此之前,藍玉率領明朝軍隊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因此,「脫古思帖木兒」便判斷「明軍」不會再深入北方作戰了。

然而,朱元璋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命令藍玉繼續深入作戰,所以,等到明朝軍隊抵達「捕魚兒海」的時候,「脫古思帖木兒」竟然完全沒有防備。

既然沒有防備,那結果便可想而知了,北元軍隊一再潰敗,最後,「脫古思帖木兒」可汗見已無力回天,便只好率領大臣和家眷向明朝投降稱臣。

而這次的慘敗和投降,也使得原本歸附於「脫古思帖木兒」可汗的很多其他蒙古部族紛紛脫離了他,成為了蒙古草原上獨立的勢力,也就是在此之後,「北元政權」其實已經分崩離析。

而當初其他的蒙古部族之所以會歸附「脫古思帖木兒」可汗,主要是因為他是「黃金家族」的後裔,而所謂「黃金家族」指的便是「忽必烈家族」。

「摸魚兒海之役」戰敗投降之後,原本北元政權當中的蒙古各部便一直處在「各自為政」的狀態之中,而這種狀態也一直持續到了建文四年,也就是公元1402年。

此外,在這一年呢,北元政權內部也接連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便是當時瓦剌部的首領,同時也是北元的權臣「布里牙特·烏格齊」先是殺死了當時北元政權皇帝「元昭宗」所指定的繼承人,此後又立了「元昭宗」的另外一個兒子為可汗。

第二件便是一直野心勃勃的「布里牙特·烏格齊」又殺死了他親手所立的可汗,並且自立為汗,終於如願以償地登上了皇帝寶座,而他的這些舉動自然也導致了其他蒙古部族的不滿,於是,北元內部再次爆發了新一輪的動亂。

所以,通過北元政權在建文四年所爆發的這兩件大事,我們便能知道,直到「靖難之役」接近尾聲的時候,北元政權內部仍然在為了爭奪「可汗之位」而在不斷地互相廝殺,那麼,自然也就不可能趁機南下攫取利益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