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9年,我買基金的心得體會

青春的泥沼 發佈 2020-01-01T09:18:22+00:00

2019年尤其上半年是大牛市,指數漲了不少,行情交易也火爆,很多投資者賺錢了,但是也有人跟我說19年上半年虧錢了。

嗯,三千字。。。總結與建議在最後

一、擇時能力。

經過17、18和19這三年,我基本上可以總結出來:大部分人甚至大部分機構沒有所謂擇時能力。

2019年尤其上半年是大牛市,指數漲了不少,行情交易也火爆,很多投資者賺錢了,但是也有人跟我說19年上半年虧錢了。

我就好奇2019年上半年這個行情咋虧錢,我問買啥了,是不是買啥沒有業績全靠炒作的垃圾股,跟我說買的滬深300之類。

買滬深300上半年能虧錢,你說神奇不神奇。

仔細一問我才知道:買滬深300確實一開始賺錢了,然後就止贏了,然後又開始投資,還是賺錢了,又止盈,最後看到賺錢效應了,一下進來一大筆錢買了基金,然後沒幾天就遇到上半年的高點了。

這樣例子還不止一例,真不是個案。

其實何止是投資者是這樣,基金公司錯判行情的也不少:上半年行情很好,結果有基金公司在推smartbeta指數基金,下半年大盤震盪,科技股為代表的板塊行情明顯,有基金公司開始全力推寬基了。

還有18年底19年初時候,行情一般,很多基金公司的基金髮行困難,還有基金公司的人跟我吐槽要找幫忙資金時候,幫忙資金說不求賺錢但求不虧,他們公司拒絕了。

幸虧拒絕了,要是沒拒絕,19年一季度的大漲行情不建倉,那不呵呵了。

幫忙資金都是機構或是大客戶吧,他們也沒判斷出來:19年1季度大漲。

當然我也沒判斷出來,我非常坦誠。

二、喜好

我不知道各位關注長安基金沒有,長安基金旗下的長安裕騰和長安鑫益這兩個基金三季度時候合計規模就一百多億了,你想長安基金作為一個基金公司三季度時候總共不到150億。

大家看到這兩個混合型基金有啥特點:混合型基金的收費1.2%,純債基金的倉位(股票倉位2019年很低,有時候甚至低於0.5%,相對體量來說可以忽略不計,說是純債基金沒問題),基本上不調整的走勢。

我個人認為長安基金的這兩個基金甚至比華寶的科技ETF還現象級,大家可以看看這是其中一個基金C類份額的申贖情況,投資者很喜歡這類基金,還頻繁交易,反正C類份額。

這兩個基金的C類份額費用管理費、託管費和銷售服務費一個是1.5%,一個是1.95%,費率可以說是很高了。

你要想想投資者為什麼可以接受C類的高費率,

長安基金充分抓住了一個用戶心理:投資者需要理財需要賺錢,更需要波動不大的賺錢,哪怕賺錢賺的慢點費率高點,也別虧錢。

其實想想前幾年的P2P也是,為什麼很多P2P能吸金幾十億甚至幾百億,其實也是P2P抓住了投資者想賺些安心錢不想虧損的心理。

再想想為什麼2019年可轉債。股民如果每隻可轉債都打新,算下來一年差不多能賺四位數,你考慮到很多中國股民、基民帳號裡面沒多少錢,說實話大部分股民買不起一手$貴州茅台(SH600519)$,所以不少人收索2019年股民最好的賺錢方式可能真就是把全家人的帳戶都開了,讓全家人都打新可轉債。

我知道幾個人,全家帳號都開了,全家帳號算下來打新可轉債賺五位數,啥豬肉漲不漲價,沒啥風險賺五位數,車厘子都買得起,在我們膠州這樣縣城這等於加薪不少,你就懂了為什麼現在可轉債為什麼這樣火。

我是很服氣長安基金這點,充分把握住了這個用戶心理,長安基金賺這些錢是應該的,人生有些道理,想明白就可以走的很好,基金領域也是這樣,磨刀不誤砍柴工。

我前幾天看到一篇2018年年初時候易方達基金總經理劉曉艷的專訪,我複製過來兩段內容:


劉曉艷告訴同事,在給客戶計算投入成本時,不僅要看投入了多少資金,還要考慮波動帶來的焦慮感。

  「要思考如何減少波動性,從而解決獲得感較低的問題。」劉曉艷說,「老是將問題歸結於客戶不能長期持有,這種認識不太對,因為波動性總是挑戰人性的底線。」

我肯定是沒見過劉總,但是非常認可這兩段話。我認為中國公募基金需要有在基礎資產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儘量提供低波動的基金產品。


三、選擇與費率

2019年很多人強調低費率,說買指數基金要選低費率。

我跟大家說這是扯蛋,選擇重要性要遠遠大於費率。

大家看看今年你選擇滬深300或是上證50指數能賺30%多,選擇中證500隻能賺20%多,選擇創業板指數能賺40%多,你要選擇了恒生指數就一般,選擇中證白酒收益則很高。而今年很多smartbeta指數基金表現也是很慘。

真的,費率什麼都是後話,選擇才是真,中證白酒指數基金是個分級母基金,很多投資者還是喜歡。15年時候很多投資者都買分級B,費率更高,為什麼還是受歡迎。

做好選擇然後才是同等情況下選費率低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果選擇一隻指數,還是選擇滬深300指數吧。$滬深300(CSI000300)$

四、逆反心理

其實這兩年賺錢機會很多,但是有個別人總有逆反心理。18年發CDR基金時候,一些人不買,19年發日本ETF和科創基金時候,一些人不買,不買也就罷了,還要勸別人不買,老以為買這些基金就是被割韭菜,還專門有自媒體為了討好這一小部分人,還要寫出我為什麼不買XX基金的文章。

比如前一陣浮動管理費基金也是這樣。

要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很多投資者是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的,一些自媒體以自己的角度去分析買不買。

這個對也不對,對是從他們自身角度去分析,自己水平高,就沒必要買這些基金,不對的是很多投資者沒有太多投資能力的,那麼他們買就沒問題。

比如CDR基金主要銷售渠道是銀行端,超低費率加3年封閉適合部分存三年期存款的人,科創基金也是適合想投資科技類企業但是沒時間去研究的人。但是有些人非要從自己角度出發去說不要買,要多為別人考慮。

各位投資者要仔細分辨這些聲音。

五、冠軍基金

廣發基金的劉格菘不是拿了公募基金冠軍嗎,個別記者或是自媒體就開始寫劉格菘了,說劉格菘各種厲害,各種水平高。我就納悶了,要是真厲害真水平高,你們19年年初咋就不慧眼識珠推薦劉格菘,非要等劉格菘19年業績快翻倍才推薦。當然你知道,我這段話不是diss劉總,說的是自媒體。

其實大部分人也都是看排行榜買基金,劉格菘基金上半年不也是贖回很多,甚至2019年業績翻倍的廣發雙擎基金規模上半年淪落到五千萬以下,一季度和二季度都是五千萬,而劉格菘前幾天發的基金卻火爆的確認比例只有3%多一點。

對,沒錯,都是同一個基金經理劉格菘。

其實機構也沒選出劉格菘,哪一個機構19年年初就選擇劉格菘了?不好意思,不知道。

所以說實話如果突然出來一個業績基金經理,大部分人大部分機構沒有提前預判能力的,其實也是看排行榜買基金。

更多內容——很多基民還是看排行榜買基金

六、長牛與專業

反倒是一些之前就不錯的基金經理,今年表現也不錯,相信大家也發現了,雖然沒有拿第一,但是也沒讓大家傷心,核心資產行情,謝治宇管的興全合宜倉位不高也跑贏滬深300,而他倉位高的興全合潤漲了六成,朱少醒的富國天惠今年收益也是六成多。我反正都挺滿意,長牛基金經理的業績穩定性還挺好。

比如19年醫藥基金大牛,前幾年表現就不錯的中歐的葛蘭業績就很好,招商的李佳存業績也不錯。

今年醫藥板塊大分化,主動型基金經理大放光芒,現在看看主動型醫藥基金經理都是多年醫藥投研經驗,甚至上學時候就是有醫學背景,現在醫學博士當醫藥基金經理的就好幾個了。

總結與建議:

1、大部分人甚至機構也沒有準確的擇時能力。

2、投資者需要賺錢,更需要低風險的賺錢。

3、要關注費率,但是選對大品種更重要,選對品種才去關注費率。

4、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果選一隻指數基金定投,那麼就是滬深300。

5、大部分人還是看排行榜買基金。

6、對於一個新冒出來的業績拔尖的基金經理來說,大家也基本上提前預判不出來。

7、一些之前業績就表現穩定的基金經理,2019年業績都還讓我滿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