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失敗?2019我從失業到總監,全靠這點「智慧」人人都需要懂

秋葉書友會 發佈 2020-01-01T11:42:04+00:00

起初,我並沒有想過失業後會面臨的窘境,以為自己有學歷、有經驗,一定能很快找到下家。半年一晃而過,投入上百封簡歷,通知面試電話的數量不超過5個,我的心情從樂觀到故作淡定,再到焦躁難安,目標薪水一降再降,我一度認為年齡已經讓我再沒有工作的機會。

文章作者:有相 — 尚在體味人生,所以有相

稿件來源:秋葉寫作特訓營

助教:林琳

編輯:張巧



2019年年初,我第一次感到職場的寒冷。

在我38歲,一個不能失業,不敢失業的年紀,我被公司裁員了。

起初,我並沒有想過失業後會面臨的窘境,以為自己有學歷、有經驗,一定能很快找到下家。甚至還在計算著是不是可以用失業賠償金,給孩子買一張單人床。

半年一晃而過,投入上百封簡歷,通知面試電話的數量不超過5個,我的心情從樂觀到故作淡定,再到焦躁難安,目標薪水一降再降,我一度認為年齡已經讓我再沒有工作的機會。

我甚至去算命。

算命先生神神叨叨說了很多,最後總結:「低谷的時候不要沉淪,你越往下走,當命運出現轉機上揚的時候,你爬上來也只能站在最初的原地。」

很奇怪,這句話我居然記住了。

回首即將逝去的2019年,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我從失業到成為總監,如果要許下新年的願望,我一定會說:我需要穩定的工作。

但是我對「穩定」二字有了全新的認知,這讓我面向全新開啟的2020年,腳下如履薄冰,心中沉穩堅定。

一、2020年,劍走偏鋒不如穩中求進

當時,有了算命先生的回答,我開始試著「往上走」。

得知悟空問答可以賺錢,我抱著手機整日答題,雖然一分錢也沒見著,但它卻意外讓我了解到VLOG這個風口。

做VLOG的前兩個月一共賺了3200元,就在我興奮地想要全力做好VLOG的時候,接到了一家公司的OFFER。最終,我入職新公司,成為了產品總監。

很多朋友問我,經歷過裁員還不怕嗎?現在哪兒還有穩定的工作,與其做回職場人,不如為了夢想而戰。

但我不這麼認為。

蔡康永在《奇葩說》說過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個30歲的年輕人問他:我賺的錢不夠,可是我喜歡演戲,怎麼辦?

蔡康永就回了他兩句話:追逐錢的人,最後如果真的賺到了很多錢,他會非常開心;可是追逐夢想的人,最後如果得到的是一場夢,他會非常難過。

夢想這兩個字,被包裝得很厲害,充滿了光芒和榮耀,但是我知道,成功的故事總是容易被放大,被放在聚光燈下研究和討論,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失敗的案例因為沒有了光環而鮮為人知。

這個世界上,胸懷夢想最後卻沒有實現的人有的是。

2020年,一定會有更多的風口和紅利出現,當風停下,豬要學會滑翔才不會被摔死。

劍走偏鋒不如穩中求進,每一個人都是一件產品,用自己的能力去兌換價值,如果你具備的實力已經成為市場或企業需要的,無論你在哪個位置,自然會給你帶來發展。反之,如果還是件實力待估的「問號產品」,即便匆忙投入市場,也很快會被丟棄。

重要的不是目前的站位,而是通過現在的評估,給自己以警醒,去思考長遠的,不設限的未來。

二、追求穩定的工作沒有錯,真正可怕的是穩定的思維


穩定工作,指的是目前占領市場最多的全職工作,「穩定」是相對的,可能暫時提供一份常規的收入保障,但3年、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還能讓你穩定而持續地發展嗎?

入職後,老闆告訴我,他當初錄用毫無經驗的我,欣賞的是我的創業經歷,追求穩定的工作沒有錯,可怕的是穩定的思維。

所謂穩定的思維,我認為主要有兩個表現:

其一,害怕失敗,不願嘗試新事物。

有一次,我有機會旁聽公司的高層會議,兩位高層領導為是否取消經銷商的問題爭論不休。

創業的經歷,讓我懂得正確對待經銷商,是既利用又加以制衡;做VLOG時的經歷,讓我懂得利用平台,幫助拍攝者成長。

我用培養拍攝者的思維,建議公司加大對新經銷商的培養,制衡原有經銷商,就是這樣的方法,讓他們得以和解。我也因此坐穩了產品總監的位置。

曾經經歷職場失敗的我,如今要感謝這段經歷。有些事情,嘗試就難免會失敗,但是不嘗試,就永遠沒有機會學習。

其二,害怕辛苦,不敢突破舒適區。

前幾天看到一條新聞:廣東省高速公路無感支付基本覆蓋, 可用微信、支付寶、銀聯等第三方支付軟體支付。

這意味著,汽車在下高速歸還通行卡之後,不用再付錢或刷卡掃碼,直接識別車牌就可以從綁定帳戶中扣款。

也意味著,收費站將陸續消失,停車場不再需要人工收費。

如果餐館、超市等場所都普及了無感支付,越來越多的人將面臨失業。

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待在舒適區里的人,最容易變成溫水煮青蛙。

三、有規劃和沒有規劃的人生為什麼不一樣

2019年年初,我被裁員,只是因為直屬領導得罪了總裁,導致全組被裁。有時候失業真的不是因為我們做錯了什麼,真的有命。

職場並不穩定,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做好職業規劃,掌握更多的主動權。我有三點想法:

1.聚焦頭部,向高價值區靠攏

大多數人對職業的選擇都會主要考慮薪水提升或職位晉升,這種只從個人短期需求出發的職業選擇,大多無法實現長遠的滿意。

而總是踩准機會的高手,會更多地關注行業的高價值區,他們知道,只要方向正確,所有的資源、機會都是可以積累的。

資源一定向頭部傾斜,站位比努力更重要。

資源的集中意味著更寬闊的眼界,更高的平台,一個人的工作成果很容易被放大,收益的增長速度也會相對更快。

兩個能力相仿的人,在頭部行業,比如網際網路、金融,和在尾部行業,比如郵政,收入增長的空間和成長速度會相差很多。

除了行業以外,同一家公司兩個能力相仿的人,在核心部門和非核心部門,收入和成長速度也會不同。

不要想太遠,聚焦身邊的頭部。創業的經歷告訴我,一旦空降進入一個你不了解規則、沒法把握的賽場,即使偶爾獲勝,最後也會輸得精光。

2.思考個人優勢,培養核心競爭力

很多人看到一個高價值區,迫不及待就投身其中,完全不去思考自己的差異化優勢,同樣也會做得很痛苦。

他人的高價值區未必適用於你,熱門領域價值越高,競爭越激勵,越要憑藉獨特的優勢取勝。

股神巴菲特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專注於自己優勢的人。巴菲特認識比爾·蓋茨多年,但他從未投資微軟,因為網際網路公司在他的能力圈之外,即使看上去有很好的機會,他也不會出手。

在思考個人優勢上,有兩個關鍵點:

其一,一個人當下的優勢,未必是未來的優勢。只要環境有所改變,曾經的優勢可能再無競爭力。最典型的例子是初出茅廬的大學生畢業以後找工作,名校畢業,熱門專業,這些優勢的作用僅止於通過面試,其後競爭的就是個人職場綜合能力。

其二,是否具備優勢,不試一下很難知道。有的人覺得自己的寫作能力不錯,一旦進入新媒體的領域,會發現在專業寫手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但也有的人會在進入領域後堅持刻意練習,最終打磨出自己的優勢。

所以,個人優勢再突出,也需要管理,不斷地學習升級,在新的領域試煉,才能發展為核心競爭力。

3.做好職場外的規劃,發展斜槓技能

2020年,我有一個大膽的規劃:提升寫作能力、建立有溫度的自媒體、寫一本小說,都與我的本職工作毫無關係。

吳曉波頻道在2019年度《新中產白皮書》中提到——

越來越多的年輕新中產,不再滿足於「單一職業/身份」這種無聊的生活方式,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文化生活,這種生活方式被稱為「斜槓」。

我認為,這就是適應時代趨勢的職業規劃。

完全脫離本職工作去發展興趣,不符合「穩中求進」的定義。我們不能忽略一件事情,在興趣發展為能兌換價值的工作以前,同樣要經歷生存期與寂寞感的考驗。

人們樂於接受一個社會身份、技能多樣化的人,但最討厭「半吊子」。第二領域開闢的前提是第一領域做得足夠出色。

先要做好本職工作,同時掌握一項專業技能,許自己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前景,只有帶著正確的意識去開啟斜杠人生,它才是讓一個人重新找到職業意義感的好途徑。

結語:

回首2019年,讓我最難忘的就是這段失業到再就業的經歷,因為它為我帶來了機遇和夢想。

2020年,相信我無須再算命,因為所謂命運,不過就是人們的每一次選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