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則甜矣,國產編劇還是習慣性失控

風和日麗 發佈 2020-02-09T18:41:11+00:00

最近追了一直住在熱搜上的《下一站是幸福》,周圍有朋友也在討論,說裡頭宋茜宋威龍差10歲的姐弟戀讓人上頭。

我們只能繼續窩家裡自娛自樂。


最近追了一直住在熱搜上的《下一站是幸福》,周圍有朋友也在討論,說裡頭宋茜宋威龍差10歲的姐弟戀讓人上頭。


前幾集我看得很樂呵,男女主進展飛速,直奔主題,三集的功夫就上車。



糖撒得非常密集。


劇中女主的父母,在我們大部分長輩眼中是離經叛道的。不催婚,女兒當寶兒子當草,對女性群體還有悲憫之心:



面對七姑八姨的催生警告,繁星爸爸的反應是:饒了我。



算是迎合了一部分人。


確實,我並不覺得這部劇大雷特雷,把它當偶像劇看著玩兒還是OK的,同期也沒有優質競品。


但繼續追到七八集你就會發現,疲了。


像是一上場就把炮彈放完的感覺,越來越提不起磕糖興致,兩三句台詞就能解決的矛盾,它偏偏給你拖兩三集。


而且,這個時候你再看,甜則甜矣,國產劇的人設劇情bug,從來不會缺席。


日韓劇也會適度造夢,在現實喪感中能細細體味出一絲清甜,片刻抽離當下的生活。


我們的編劇容易失控。


本來看到一部30代女性視角的劇,我很驚喜的,然而編劇失控的結果就是完全脫離現實。


元宋的人設,初出茅廬便吊打金牌老設計師,涉世未深,談不上有職場經驗,客戶口碑超高。



這行靠積累,再有靈性的人也一樣,但編劇就愛按頭天才,設計師感到被冒犯。


為了表現他是人才,這樣的人是可以按心情開工的,就差扯著嗓子喊「你看他多牛」。



想起接下來要接檔本劇的公關題材《完美關係》,看到劇情簡介我就腦殼痛:


主角「臨危受命」,即便事態波譎雲詭,他們仍翻雲覆雨,成為公關界的大拿。



我覺得這種空降逆襲設定是在插刀公關er,白刀進紅刀出的那種,現實中拼智力拚體力拚一切,要多苦逼多苦逼。


編劇們能不能醒一醒,別總拿自己當神筆馬良。


女主的職場行動線更是讓人反感。


要和男二號發生牽扯,後期好談戀愛呀,那怎麼寫呢?初遇一定要夠狼狽夠抓馬。


這個時候女主的職場人設是可以丟開的,一個入行多年的主管,竟然在合作方的辦公室哭得昏天暗地,弄丟合作。



這是現實里不會出現的場景。


一個行政主管,對自己的實習生說,你就是仗著自己帥才不把我放在眼裡,隨便逃考勤!媽呀。



一旦戀愛線開啟,主角們仿佛除了談戀愛就幹不了別的。


看下隔壁《請輸入搜索詞:WWW》女主們的工作狀態吧,不管遇到任何事,都不會丟掉該有的專業。



繼續看,國產劇的職場辦公環境永遠改不掉浮誇風,這是置景層面的問題了,仿佛只有奢華高端才能和行業尖端人士的高端品位相配。


▲ 《溫暖的弦》場景


而工薪階層的主角,依然住在富麗堂皇的住宅里,好多人拼一輩子都買不起。


本劇中,實習生住豪宅;普通白領從不搭乘公共運輸出行。



衣櫃打開,都是好牌子(是在某品會批發的嗎)。


現在都市情感劇大多有一條固定的宣傳模式,用女主角的時裝品牌線做衣品宣傳。



擠地鐵才是我們上班的畫風哈,而普通人根本也沒可能每天穿各種大牌哦。


但凡主角有個「落魄」的前後反差,租的可都是小別墅或者精裝修,還帶花園的那種。


▲ 《第二次也很美》單棟別墅


他們嘴裡念叨的台詞卻是:我的生活好普通,但我好堅強。


編劇以為觀眾會聲淚俱下,共鳴十足。


殊不知,普普通通的女主,忙碌一天回到20平不到的房間裡,做些取悅自己的事,這個畫風看著更舒適,也更有參考和模仿價值。


▲ 《這個不可以報銷》


職場描寫是情感劇的佐料沒錯,然而,它的戀愛戲描寫,也沒見get到了30代女性。


我想了想還是人設邏輯不通順。


國產劇女主脫離灰姑娘人設,開始走職場精英、海龜精英路線,精幹型女性情感經歷稀少,現在輪到她們非常單純地在霸道男主和務實男二之間周旋,苦苦糾纏。


套路就是那麼個套路。


葉繁星個人條件好家境環境優渥,剛來的長得好又會撩的小狼狗對她一見鍾情,她也迅速接招,竟母胎solo32年。


對了,一開始還是女主喝醉酒後主動開撩的哦,還是瑪麗蘇內味兒。



但她在男二號總裁面前似乎又鈍感滿滿,資深少女嘛,不懂你們的小九九。


實在很難讓人信服。


到我們愛情劇的失戀環節,從來也都是丟掉現實生活方式的,靠慢鏡頭+回憶都能撐2~3集劇情容量。



現實中30代戀愛經歷為零的女性當然有,但不代表她們的戀愛思維還停留在學生時代。


最近劇情里,賀繁星走向綠茶,和男二無縫銜接,人設在毫無過渡地失控了。


撇開這個,我們再單看姐弟同框談戀愛。


編劇自作主張地認為男主只要出場開撩,糖就夠甜。


如果說一開始高頻次的發糖還算抓眼,但後面到底還是因為缺少情感鋪墊,越看越覺得主角們是為了撩而撩,互動缺少愛意,包括愛得「非你不可」的濃烈感也很突兀。



編劇說:你只管給我做霸總愛上我x N



真正讓人持續保持心空的戀愛戲,男女主的「撩」是有節奏感的,而不是硬撩。


《3W》雖然職場線更好看,但我仍然覺得男女主的「撩」是有遞進的,一次次同框都像是打推拉戰。



觀眾真正入戲才欲罷不能,我會很想知道下一次同框又會出什麼招兒。(反之,為啥有些愛情劇漏掉幾集不看也完全OK,就能想通了)



《羅曼史》里男女主也是姐弟設定,主角的互動你也不會覺得油膩:



再看,李寶英在劇里談相差九歲的姐弟戀,我們今天來溫習仍然有感覺,因為一個哭戲鏡頭就能感受到愛意。



發糖也要講基本法,它直接決定了cp磕起來會不會後續乏力。


不說姐弟戀,日韓劇寫戀愛戲也是真的接地氣,又讓人心動。(男主:可以抱嗎?女主:可以。很符合人設了)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抓人」:觀眾的留存率。


國產偶像劇常年被少女戀愛占領,這次出現了30+設定的女性主角,題材讓人眼前一亮。


但編劇還是在用少女戀愛的那一套來寫30+女性的戲。


一邊強調女性在戀愛生活中的獨立感,直面戀愛睏惑,勇敢邁開那一步,借女主角來表達「雖然我大齡,但我不追求結婚,想談純純戀愛」。


另一邊依然撒狗血,審美低幼。


不過是換了一個更精緻、更成熟的外衣來包裝。


我看到這部劇的製片人在訪談里說,它是「年下戀落地現實土壤」。


一開始的宣傳方向和定位也是:貼近30代女性的生活劇。


我懵了。


去年的韓劇黑馬《浪漫的體質》,寫的就是30歲女性群像,建議複習。


從三個30歲女性的瑣碎日常里,我們既看到了現實灰色,又能感受到溫情,參悟生活道理。



她們失戀了也會難過焦慮,遇到愛情之後也會面不改色內心狂喜,也非常害怕失去。



誰不是白天在職場受氣,感覺快要撐不住的時候,晚上喝酒吃炸雞續命呢。


發現沒,她們絕不會一邊聲稱獨立,一邊要死要活圍著某一件事、一個人打轉。


最重要的是,她們活得形態各異。


想要把話題對準30歲未婚女性,就必須做出貼近現實的內容。


實際上,30+女性題材,真的是市場的缺口。


首先還有許多演技功底尚可的30、40代女演員嗷嗷待哺。


同時,這是一塊很肥沃的創作土壤,因為這個年齡段女性,可以和很多社會性話題做捆綁聯結。


30+的女性像是走到了分水嶺,比起20歲的女生,她們更從容淡定,生活軌跡也不再單一。


這個年紀,也到了她們情感和職場的瓶頸期與突破口,更懂合理的防守與進攻。


她們面對的現實選擇多,煩惱多,但過後又被生活的恩惠消解掉,充滿矛盾。


總之有太多故事可以挖掘。


我們感受到了創作者很努力地想往年輕女性日常的話題上靠。


看了一眼待播劇,也不乏30代女性群像作品,我挑出了卡司還不錯的幾部。


《誰說我結不了婚》,童瑤+陳數坐鎮。講的是三個單身女人「對年齡增長帶來的婚戀壓力嗤之以鼻」,主攻婚戀價值觀和情感困惑討論。



江疏影的《三十而已》,聚焦三個不同生活路徑選擇的女性,看了一眼簡介瑟瑟發抖,「全職太太」、「女強男弱」話題有討論價值,但也容易踩雷。



劉詩詩的《親愛的自己》(導演是丁黑),看劇情簡介像是女性經歷生活挫折後的個人成長。


還有《真的愛你》,劉濤來詮釋30+成熟獨立女性應該更加遊刃有餘,主要還是看劇情質量。


撞題材對觀眾來說或許是好事,我們有挑選空間,能脫穎而出的一定是拼內容拼細節的。


不知道到時候播出正片如何,但我們希望看到「真·普通人」的故事,也願意看到尖銳的話題和表達。


我不相信觀眾對普通人的生活狀態毫無興趣,也不相信他們無法接受普通人身上會有的掙扎甚至弱點,更不信他們會不願意看到人設、劇情、場景熨帖又寫實的作品。


畢竟,不被貼上固定標籤,「活生生」的人才真正能打動人心;現實不好不壞,做傻白甜的夢毫無意義。


只是這樣的作品,暫時太少而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