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鄂」字頭車輛在高速路上長期漂流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0-02-09T22:38:55+00:00

南都評論員蕭銳一場被迫的高速路「旅行」,讓來自湖北省天門市的貨車司機肖師傅心力焦慮。看到湖北車牌車輛在高速路應急車道違法停車,不是簡單的批評、處罰、驅趕,而是問明緣由、果斷且持續地提供幫助,這或許只是當地警方日常執法的一瞬,卻可以成為一位普通公民在困境中的那最後一點燭光。


南都評論員 蕭銳

一場被迫的高速路「旅行」,讓來自湖北省天門市的貨車司機肖師傅心力焦慮。1月29日午間,陝西省漢中市高速執勤民警巡邏時發現,一輛湖北牌照的輕型貨車停放在應急車道上,駕駛員正酣睡。

執勤交警與貨車司機的問答,現在讀來依然令人心酸:貨車一月初從湖北出發,因疫情暴發和升級,致使原定的貨運對接環節處處受阻,加之各地公路和高速路封閉,其已被困高速路多天。漢中交警及時救助,為其提供休息、停靠場所。截至報導發出的時間,肖師傅離開湖北已一個多月,隔離期和觀察期已過,他在漢中高速休息區的「短暫停靠」也又過去了十數天……

這是怎樣的人生際遇,讓人如何不百感交集!

視頻畫面中多次落淚的當事人,反覆不停地向對其表達出善意的漢中警方道謝:「這一路走來,你們對我是最關心的,給我吃的喝的,讓我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確實,這則遠離「戰疫」核心區域的外圍暖聞,讓人看到漢中警方具體執法過程的頗多人性和柔軟。可以說,在受困民眾那裡,關鍵時刻的「吃的喝的」和幾句暖心的話語,就足以撐起他對整個社會的全部看法和感受。

人性的執法只需要多一點細緻,多一點將心比心!看到湖北車牌車輛在高速路應急車道違法停車,不是簡單的批評、處罰、驅趕,而是問明緣由、果斷且持續地提供幫助,這或許只是當地警方日常執法的一瞬,卻可以成為一位普通公民在困境中的那最後一點燭光。

突發疫情讓整個社會都在倉促應對,就像一些村莊一度鏟車斷路,也不乏部分地方出現過度緊張,在各地陸續啟動的「一級響應」中存在某些過激的執行,其中就包括此番新聞當事人在這一路高速狂奔中的遭遇。就在日前,有地方對包括湖北、浙江、廣東、河南等多省的人員一律實行勸返政策,因為疫情而不分具體情況、不提供善後方案的實質性割據,存在令人憂慮的擴大化趨勢。

面對未知疫情的加碼應對固然可以理解,但從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角度來看,也必須給處於各種情況的普通社會成員提供必要且周全的跟進方案。1月23日,疫情重點區域緊急封城,各地也陸續對疫情嚴重區域的來客採取勸返和拒入的態度,但就在這些地方緊急應對的過程中,那些已經啟程卻尚未到達的疫區在途車輛和人員,究竟該何去何從?

各地的疫情防控緊急狀態之下,如何對待那些已經落地的「疫區來客」,以及其他擁有湖北籍貫、旅居史的居民,近段時間各界不乏討論,正如南都社論此前反覆重申的,「隔絕病毒,不隔絕同胞」,應當成為最起碼的人性共識和最理智的社會治理底線。

善待已經落地的「疫區來客」越來越成為各方共識,如何妥善承接和就近安置那些漂流在外、遊蕩在高速路、各條國道省道上無處落腳的人,必須儘快提上國家和地方的議事日程。即便按照最嚴格的防疫隔離規則,新聞中的貨車師傅也早已過了醫學層面的隔離期,對待這部分「不該被隔離的同胞」,全社會如何告別整體性的心理焦慮、恐慌和排斥,如何重塑地方施政的人性、成熟與穩健?

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為湖北來客提供基本的飲食供應,妥當的起居照顧,和醫學層面的觀察隨訪……與「溫厚的」廣東人、浙江人站在一起的,是越來越多「溫厚的中國人」,更應當是溫厚的地方治理,以及成熟的疫情防控之策。

高速路上的「奇幻漂流」不是公路電影,而是一群普通公民最迫切的困境求助。如何讓「鄂」字頭車牌有地方可停靠,讓「疫區來客」感受更多同理心的寬厚、理解與幫助,考驗世道人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