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春耕兩不誤 遂寧今年大小春糧食播種面積404萬畝

人民網四川頻道 發佈 2020-02-09T00:04:08+00:00

「缺農資,送到戶,貨到付款」甘小林,紅江鎮紅江村的村支書,也是村裡的糧食種植大戶,他和他的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流轉了3000畝地,已全部種上小麥和油菜,合作社還負責代耕、代種、代管、代收了兩萬畝土地。趙權軍 川報觀察記者 王若曄

隆冬已過,東風解凍,蜇蟲始振,戴勝穀穀催春耕。

「大家搞快點收,播種機就要進地里了。」2月8日清晨,弓著腰的蓬溪縣紅江鎮村民錢立洋,暫時挺直腰杆,扯起嗓子喊幹活的村民搶收蘿蔔,800多畝的基地旁停著輛從重慶駛來收購蔬菜的大卡車。

疫情影響下,地里所有村民帶上口罩,彼此保持五米間隔,將一筐筐大蘿蔔洗凈,成捆地拖入卡車車廂。村支書甘小林用紙筆計算賣掉的蔬菜數量,心裡卻盤算著接下來今年的大春作物。

「缺農資,送到戶,貨到付款」

甘小林,紅江鎮紅江村的村支書,也是村裡的糧食種植大戶,他和他的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流轉了3000畝地,已全部種上小麥和油菜,合作社還負責代耕、代種、代管、代收了兩萬畝土地。「我們地里用的化肥、種子、農藥,全都來自村裡農事服務超市。」甘小林說。

在紅江村農事服務超市內,成堆的化肥是去年10月就提前購置,附近村民可隨時購買。這裡備有4萬多斤大小春種子、400多噸化肥、16台農用耕種或收割機械。

「誰家缺啥農資,打個電話來,直接給他送到家,付款不著急,貨到再付。」農資服務網點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今天有7台機器在沱牌鎮作業,半個鐘頭3畝地全被種上夏季菜。」射洪市太乙鎮大橋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文斌春節後與周邊23個村委會簽訂耕種服務協議,「村民打來的耕種預約電話經登記,現在已有耕種面積一萬多畝,相比往年同期上漲20%。」

「我們發動農資生產經銷商緊急儲備種子、肥料等物資,儲備了水稻種25噸、玉米種250噸,複合肥2800噸,單質肥1800噸、商品有機肥2200噸,用來保障大春生產用種、用肥。」射洪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閏四月,農事要趁早」

人勤春耕早,二月農事忙。射洪市太乙鎮任家溝村,村民迎著初升的朝陽忙著在大春育秧間做營養土的翻制、機械的檢修、育秧場的翻耕等育秧準備工作,預計3月初開始可繁育出第一批水稻秧苗。

每個「做活路」的村民都無外出務工經歷,種地時要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分散幹活,一畝地里僅三五個人,確保「不扎堆」。

「昨天農事服務超市送來最後一批蔬菜種籽已全部下地。」今年,蓬溪縣天福鎮李培明農場的開工時間被推遲到正月初九,這幾天除育種栽種蔬菜外,他每隔一天需發一車菜到成都大邑縣出售。受疫情影響,原本遠銷南京、西安、昆明等地的優質蔬菜,現在絕大多數都轉為成渝蔬菜市場內銷。

「提前三四天網上聯繫好貨車司機,現在每車蔬菜能賺好幾萬,反正今年不會虧本了。」李培明忙招呼村民,將剛騰出來的地翻耕一遍,種上30畝茄子和20畝番茄,看著兩寸高的茄子嫩苗被移栽入田壟。他樂呵呵的說:「人閒地不閒,農事要趁早,今年農曆閏四月,要給蔬菜留足生長時間。」

「我曉得,勤洗手,多通風,戴口罩。你看我做的好不好。」

「我們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農民的汗水裡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聲中成長……」一首曲罷,大英縣象山鎮的田間廣播防疫須知繼續響起:「各家各戶注意,冠狀病毒不可怕,最怕你們不聽話,出門要把口罩帶……」

田野里,帶著口罩的村民正在有序勞作,有的沿著基準線撒肥料,有的背著噴壺在肥料上洒水,有的在鋪地膜……他們都在為玉米播種做準備。「我們要種749.5畝玉米,你看那邊塑料棚下面的就是玉米苗。」象山鎮合作社社長孔長江說。

「村民在進地頭前,先要檢查體溫,勞作時,我們也提醒他們別靠太近,確保安全生產。」象山鎮黨委書記萬國瑞說:「現在地里的20多位村民基本都是本地的,沒有去過外省市。」

記者向正在拉地膜的村民吳向珍問是否了解防疫知識,「我曉得,勤洗手,多通風,戴口罩,不聚會,你看我做的好不好。」吳向珍說。

「春耕就是趕季節和行情,錯過了這段時間,就沒得搞了。」孔長江笑道:「今年早春玉米我們就種了80%,以往我們早中晚玉米是各三分之一。」

據農情調查數據,2020年遂寧市的小春糧食播種面積99.1萬畝,比去年增長0.8%,大春糧食種植面積預計305.8萬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預計可達404萬畝,與上年相比穩中有增,為打贏全民防疫戰做好保障。」遂寧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趙權軍 川報觀察記者 王若曄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