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泡泡網PC DIY硬體圈大事件回顧 新品接連不斷

泡泡網 發佈 2019-12-31T11:31:27+00:00

轉眼間2019年已經步入尾聲,再過不到一個星期就是2020年了,轉首今年的PCDIY硬體圈的發展,可謂是新品不斷、精彩紛呈。

轉眼間2019年已經步入尾聲,再過不到一個星期就是2020年了,轉首今年的PC DIY硬體圈的發展,可謂是新品不斷、精彩紛呈。無論是英特爾、AMD還是NVIDIA,幾乎每隔一個月時間都會有重磅新品上市,廠商之間的競爭也給與廣大DIY愛好者帶來了很多驚喜。在我們展望2020年的之前,再來回顧一下2019年PC DIY硬體圈的幾個重大事件。

處理器篇

在2018年末,英特爾發布了第九代酷睿桌面處理器,其中睿頻高達5.0GHz的酷睿i9-9900K可謂是刷新了遊戲處理器的性能新高度。而在今年年初的CES展會上,英特爾擴展了九代酷睿處理器陣容,推出了很多無核顯、後綴為F/KF的型號,包括i9-9900KF/i7-9700KF/i5-9600KF/i5-9400F/i3-9350KF等。

當然,英特爾在CES 2019展會期間的重點並不是這個,而是首次公開了1代號為Ice Lake的處理器,作為英特爾首批大量生產的10nm處理器,Ice Lake不但升級了製程工藝,在微架構上也進行了改進。

英特爾表示,Ice Lake所搭載的新架構名為Sunny Cove,和Skylake架構相比,Sunny Cove從前端到執行單元以及緩存都進行了全面增強,IPC平均提升有18%,同時也支持AVX-512指令集及最新擴展VNNI。

目前代號為Ice Lake-U的低功耗處理器已經大規模量產、並被很多輕薄本採用,此外,英特爾也規劃了未來的兩個新架構Willow Cove和Golden Cove,預計相比Sunny Cove還將有一定IPC提升。

目前我們已經可以在OEM廠商的筆記本體驗到全新架構、全新工藝的英特爾處理器了。不過對於廣大DIY硬體愛好者來說,想體驗到英特爾的高性能桌面版10nm處理器還要等待一段時間,這也給了英特爾的競爭對手AMD搶占市場份額的機會。

講完了英特爾,下面不得不講與其「相愛相殺」近半個世紀的AMD了。2017年、2018年AMD分別推出了第一代、第二代銳龍處理器,正式宣告重返中高端桌面級處理器市場。

而在今年,AMD推出了全新的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全新的第三代銳龍處理器採用了台積電7nm工藝製程,相比前兩代14/12nm工藝製程的產品,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的能耗比和加速頻率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除了製程工藝的提升以外,AMD第三代銳龍處理器還採用了全新設計的ZEN2微架構,相比ZEN+有平均15%的IPC提升,並將AVX浮點單元翻倍。

結合頻率和IPC二者的提升,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在單核性能上有了極大的增強,超過上代旗艦銳龍7 2700X 20%以上,在部分測試中已經直追英特爾第九代酷睿處理器,憑藉著單核性能的提升和內存控制器的改進,遊戲性能也不再是短板。此外,AMD首次將銳龍9 3900X/3950X這兩款12/16核心的處理器引入到消費級桌面,在多核性能上再一次擴大了對競品的領先優勢。

具體到產品,銳龍9 3900X在遊戲性能上相比同價位的酷睿i9-9900K相差不大,而憑藉著高達12個核心24個線程,銳龍9 3900X則可以提供以往HEDT級別的生產力性能。而8核心16線程的銳龍7 3700X首發售價為2599元,多核性能遠超同價位的酷睿i7-9700K,接近酷睿i9-9900K,也可謂是非常超值了。

評測連結:http://www.pcpop.com/article/6014993.shtml

而在11月底,AMD第三代銳龍線程撕裂者處理器也已經正式發售,憑藉著核心數量優勢、以及ZEN2架構的改進,迅速刷新了HEDT平台性能的新高度!AMD也表示64核心的3990X也將在明年初上市,更是讓廣大AMD粉絲興奮不已。

回頭再來說下英特爾,面對AMD的全面攻勢,英特爾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除了此前上市的無核顯F/KF後綴處理器以外,還在年底推出了面向消費級的遊戲處理器酷睿i9-9900KS,以及HEDT新品第十代酷睿X系列處理器。其中酷睿i9-9900KS是首款8核心睿頻5.0GHz的處理器,相比酷睿i9-9900KS進一步提高全核心頻率,刷新了遊戲處理器的性能新高度。

評測連結:http://www.pcpop.com/article/6078110.shtml

而代號為「Cascade Lake-X」的第十代酷睿X處理器,除了增加VNNI指令集和睿頻提高以外,在其他地方相比第九代酷睿X處理器並沒有多大亮點,最高核心數還是18個,相比與競品第三代銳龍線程撕裂者的32核心已經有點不夠看了。好在第十代酷睿X處理器在國外的官方指導價相對上代便宜了不少,腰斬了接近一半,性價比大幅提高。

評測連結:http://www.pcpop.com/article/6094048.shtml

顯卡篇

除了處理器以外,今年的顯卡市場也可謂是新品不斷。在年初的CES 2019上,黃仁勛在現場發布的RTX系列新品中端甜品級顯卡——RTX 2060,雖然是定價最低的RTX系列顯卡,不過RTX 2060依舊採用了TU 106核心,Turing架構所特有的RT Core和Tensor Core也都完整的繼承了下來,英偉達表示RTX 2060的性能相比前代GTX 1060提高60%以上,可以媲美甚至超越此前的次旗艦GTX 1070 Ti。當然,跟隨性能上漲的還有價格,RTX 2060的首發指導價高達2699元,這個價格遠超此前任何一代X60系列顯卡,如果說RTX 2060是GTX 1060的直接繼承者,無論如何都不合適。

評測連結:http://www.pcpop.com/article/5145089.shtml

而在二月份到四月份期間,英偉達發布了更多的Turing架構新品,包括GTX 1660 Ti、GTX 1660、GTX 1650等三款型號,分別用於接替此前的GTX 1060 6GB、GTX 1060 3GB和GTX 1050 Ti。作為GTX 16系顯卡,和RTX 20系相比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在核心內去掉了Tensor Core和RT Core,價格上也便宜了很多,重新步入2000元檔以下的主流價位。

根據實測,GTX 1660 Ti相比GTX 1060 6GB有平均25%的性能提升,GTX 1660相比GTX 1060 3GB也提升了20%左右,GTX 1650相比GTX 1050 Ti提升接近30%、可謂是進步極大。GTX16系顯卡上,我們可以感受到英偉達在鞏固高端市場性能優勢的同時,對中低端市場同樣也非常重視。

評測連結:http://www.pcpop.com/article/5171987.shtml

http://www.pcpop.com/article/5177493.shtml

而回過頭來看AMD,上半年發布了VEGA 20的大核心旗艦顯卡Radeon VII,憑藉著台積電出品的7nm工藝,和高達16GB的HBM2顯存,Radeon VII相比RX VEGA 64性能和能耗比上都有所進步,代表著AMD重返高端獨顯市場的野心。不過由於Vega架構相比Turing還有很大差距,導致Radeon VII依舊無法對抗RTX 2080 Ti,外加7nm工藝大核心以及HBM顯存成本極高,這張旗艦顯卡的市場反響比較一般。

評測連結:http://www.pcpop.com/article/5160193.shtml

時間來到下半年,AMD終於揭開了Navi顯卡的神秘面紗,首先上市的是Navi 10核心的RX 5700和RX 5700 XT,作為RDNA架構的首批顯卡,RX 5700系列顯卡在能耗比上有了極大提高,直接對位英偉達RTX 2060、RTX 2070。

評測連結:http://www.pcpop.com/article/6015052.shtml

為了應對AMD在中高端市場的挑戰,英偉達也馬上布局新品給與回擊,在七月初發布了RTX 2060 SUPER和RTX 2070 SUPER,七月底發布了RTX 2080 SUPER。其中RTX 2060 SUPER相比RTX 2060首發價增加了300元左右,在流處理器、紋理單元、RT cores和Tensor cores等規格上大幅提升,最終性能直追RTX 2070;而RTX 2070 SUPER更是採用了和RTX 2080相同的TU104核心,首發價相比RTX 2070並沒有提高,可謂是加量不加價的產品。

評測連結:http://www.pcpop.com/article/6013050.shtml

和RTX 2060 SUPER/RTX 2070 SUPER性質相同,稍晚些上市的RTX 2080 SUPER同樣是一款性能小幅提升,加量不加價的產品,讓英偉達進一步鞏固了高端市場的領先優勢。

評測連結:http://www.pcpop.com/article/6024672.shtml

來到了年底,英偉達繼續完善對SUPER系列產品的布局,這次的新品是中低端系列GTX 16系的兩張顯卡——GTX 1660 SUPER和GTX 1650 SUPER。其中GTX 1660 SUPER在核心規模上和GTX 1660完全相同,唯一的變化是將原本的GDDR5顯存更換為等效頻率14000MHz的GDDR6顯存,通過對顯存帶寬的增大,GTX 1660 SUPER的性能相比GTX 1660有超過了15%的提升,無限接近於定位更高的GTX 1660 Ti。而GTX 1650 SUPER不但搭載了GDDR6顯存,還採用了規模更大的TU116核心,國內首發價同樣是1199元,完美接替了GTX 1650,在中低端市場可謂競爭力十足。

評測連結:http://www.pcpop.com/article/6076770.shtml

到了12月,AMD終於正式發售了基於RNDA架構的中低端顯卡——RT 5500 XT,這張顯卡在規格上和專攻OEM的RX 5500完全相同,但經過官方出場超頻後性能有了進一步提升,達到了GTX 1650 SUPER到GTX 1660之間的水準,也對得起1399元的首發價。

評測連結:http://www.pcpop.com/article/6104891_1.shtml

主板及硬碟內存篇

隨著AMD今年的全方位崛起,各大主板廠商也對其格外的重視,紛紛推出了多款X570晶片組的高端主板與全新第三代銳龍相適配。例如華碩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Hero、技嘉X570 AORUS XTREME、微星MEG X570 GODLIKE這三大廠商的旗艦級產品無論是在顏值、做工、用料以及拓展性上都堪稱完美,達到了主流平台主板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像華碩ROG Crosshair VIII Impact這樣的Mini-DTX全能型小板也首次登陸AMD平台,為鍾愛小機箱的高端玩家提供了絕佳的裝機體驗。

評測連結:http://www.pcpop.com/article/6057817.shtml

http://www.pcpop.com/article/6015062.shtml

但略顯遺憾的是,此次的AMD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幾乎是「出場灰燼」的狀態,超頻空間非常小,讓這些旗艦級主板的豪華供電用料失去了用武之地。不過X570晶片組主板依舊有很高的購買價值,例如晶片組對PCIe 4.0協議、WiFi6無線網絡等新特性的原生支持,提供了超強的連接性和拓展性;AMD所承諾的AM4接口沿用4代,也讓X570主板面向未來依舊有充足的升級空間。

剛才提到了X570晶片組在首次為消費級領域帶來PCIe 4.0,PCIe 4.0相比PCIe 3.0帶寬再次翻番,目前從中獲益最大的就屬SSD了,更充足的帶寬大大提升了讀寫速度。各大硬碟廠商也緊隨行業趨勢,紛紛推出了支持PCIe 4.0協議的旗艦級SSD新品,包括:技嘉Aorus NVMe Gen4 SSD、影馳名人堂 HOF M.2 NVME、美商海盜船Force MP600、希捷酷玩520等。

經過筆者實測,這些旗艦級產品的持續讀寫速度可以超過5000MB/s,取得了遠遠超出PCIe3.0協議固態硬碟的成績,但有一點還值得注意,其實這樣的速度還遠遠沒有達到PCIe的帶寬上線,未來隨著搭載全新主控的固態硬碟上市,PCIe4.0的潛力還將進一步釋放。

簡單說一下內存市場,2019年的內存普條價格可謂是進一步下降,對於廣大預算不充足的玩家來說是絕佳的利好。而對於高端玩家和發燒友來說,今年下半年鎂光生產的內存顆粒體質有了很大的進步,擁有絕佳的超頻潛力,目前世界內存的超頻記錄已經達到6054MHz,由英睿達Ballistix Elite(鎂光顆粒)+華碩ROG Crosshair VIII Impact+AMD銳龍5 3600X這一套配置組合所保持。

總結與展望

2019年的PC DIY市場可謂是新品不斷、驚喜不斷。AMD憑藉7nm工藝在處理器和顯卡市場正式開啟了對英特爾、英偉達的反擊。其中搭載ZEN2架構的第三代銳龍處理器最受矚目,在遊戲性能大幅提高,迅速縮小了和英特爾第九代酷睿的差距,同時依舊有很強的性價比優勢;而在HEDT平台這邊憑藉著核心數優勢,第三代線程撕裂者處理器更是坐穩發燒級性能之王的位置。顯卡市場,AMD憑藉7nm RNDA架構的Navi也給了英偉達很大壓力,使其發售了加量不加價的SUPER系列產品與Navi競爭,其實廠商之間的激烈競爭,最終獲得收益的還是廣大消費者們。

從現在流傳的消息來看,代號為「CometLake-S」的英特爾第十代酷睿桌面版處理器,將會攜手400系晶片組在明年上半年登場,最高10核心、並全系標配超線程,規格上相比第九代酷睿處理器全面提升,可以算作英特爾對AMD第三代銳龍的正面反擊;當然,最受期待的10nm桌面版產品何時上市目前還沒有具體信息,或許在明年年初的2020 CES展會上英特爾才會進一步透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