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傳統習俗:潮汕人是這樣過元宵的

大潮汕灣視點 發佈 2020-02-10T17:12:07+00:00

在潮汕這個地區裡面,特別是吃元宵飯的時候席上,沙蚶、大蒜、魚丸是必不可缺的潮汕特色傳統美食,加工烹飪風味尤為可口,惹人饞涎,極富生活情趣,更加禆益健康。

自古以來,我們對元宵節都是特別重視的,因為過完元宵節之後就是代表了年過完,又開始新一年的奮鬥拼搏了。然而,沒回家吃團圓飯在外工作的你,是否非常想念家鄉元宵的味道呢?

小E和你在外一起重溫家鄉元宵的味道,一起來鬧元宵!

在潮汕這個地區裡面,特別是吃元宵飯的時候席上,沙蚶、大蒜、魚丸是必不可缺的潮汕特色傳統美食,加工烹飪風味尤為可口,惹人饞涎,極富生活情趣,更加禆益健康。



  吃沙蚶——寓意「錢銀多」


  沙蚶,蚶的殼俗稱「蚶殼錢」,相傳古代蚶殼是象徵「錢幣」之意,故而元宵夜合家吃蚶,蚶殼掰得多,錢銀也就多。通常的吃法是洗凈後,用開水燙後便可掰開取肉吃,故古人有「蟹目水」燙沙蚶(水在滾沸之前有「小氣泡」之稱)。甚為鮮美可口。


  吃大蒜——寓意「有錢算」


  潮語「蒜」與「算」諧音,長輩率先下箸呼著兒孫道:「吃蒜,吃了錢囥(『藏』起來之意)。」潮人元宵吃蒜,用「猛火厚朥魚露」的烹調方法炒熟透青嫩脆香,惹人喜愛,是潮人的一大飲食特色。


  吃魚丸——寓意「歲歲有餘錢,年年慶團圓」


  潮語「魚」與「余」諧音,「丸」與「圓」同音,吃「魚丸」象徵「年年有餘」合家團圓。


  潮汕魚丸是潮人又一傳統特色美食,最適宜元宵夜「打邊爐」。拌入紫菜或香菜,調料為清湯,清美可口、增進食慾。


  潮人鬧元宵,舉宴把盞吃「團圓飯」之後是合家啃甘蔗。潮諺云:「食蔗無病痛」。


一、賞燈

潮汕俗語曰:「一年一度元宵明。」這一天,明月皎潔,高懸碧空,而人間萬家燈火、金碧輝煌,真可謂天上人間,俱成燈火世界了。元宵節在潮汕人眼裡,地位只稍亞於春節。故此,從十三日起,便已經開始準備過節了。這天,街頭賣燈籠的,將各式各樣的燈籠高高懸掛,供人觀賞選購,而且神廟和宗祠里都掛著很多花燈。小孩子更顯得興奮異常,在那裡敲鑼打鼓,叫做「開燈」。

如果當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自農曆十一日起,就陸續到鄉中宗族祠堂掛燈。有錢人家掛四至五層,普通人家一至兩層。花燈的底座系用竹架搭成,上面的人物則用鉛線絲紙做軀殼,再按不同身份穿上真人一樣的服裝,面部用石膏作模裱紙脫胎,外面塗粉,再用國畫顏色塗繪。人物可大可小,周圍再配景。每座燈屏下貼著的紅紙寫明該戶姓名,以讓人觀賞比較。從十一日掛燈這一天起,稱為「起燈」。「起燈」實際上是「起丁」,是新出生男孩的入族議式,暗含祝前程光明遠大的意思。起燈人家,自起燈之日起,每晚都要到宗族祠堂去點燈,直到十八日收燈為止。


二、猜謎語

潮汕的燈謎產生於宋末。明代,有許多民間傳說記載了文人作謎的軼聞軼事,其中最為大眾熟悉的就是楓溪鄉秀才吳殿邦作謎諷刺不安分守己的和尚一事。

  昔時,潮汕猜謎都在元宵夜。花燈上貼上書寫的謎面,任猜射人圍猜。清咸豐、順治年間到潮州為官的陳坤曾在其《嶺南雜事詩抄》中有詩云:「上元燈火六街紅,人影衣香處處同。一笑相逢無別訊,誰家燈虎(猜謎有稱「射虎」)制來工。」詠的就是當日燈謎盛況。隨著猜謎活動的日趨普及,除了元宵節外也漸漸增至每個節日,不過仍以元宵最為隆重、熱鬧。原懸掛謎燈,也改為張貼謎箋。


雙喜臨門

王安石20歲時進京趕考,元宵節時路過一地,一大戶人家懸燈出題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不會答,卻記在心中。到京後誰知主考官所出之聯竟是:「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提筆就以招親聯作答,得中進士。衣錦還鄉時發現那聯居然仍未有人會答,王安石便又以考題聯作答,竟又得了個漂亮媳婦,實是雙喜臨門。

三、行彩橋:


元宵節,揭陽大都有行彩橋的習俗。節前,市區榕城的大小橋樑均被彩燈、彩旗裝扮一新,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度橋祈福,熱鬧非凡。

節日期間,揭陽市區彩橋如虹,行人如潮;花燈似海,夜空若晝。位於榕城打銅街的石猴橋是每年最熱鬧的地方,數以千計的人們將此橋圍個水泄不通,大家一邊行橋一邊摸著橋頭的石獅,默念佳句,祈望能夠過個豐收、吉祥、安康的年頭。儘管人潮如涌,但是男女老少仍樂此不疲,到處蕩漾著歡聲笑語。彩橋周圍懸掛著成百上千幅繡有「合境平安」、「竹苞松茂」、「富貴吉祥」、「國泰民安」、「物阜民安」等字樣的標旗彩幅,表達了人們對今天幸福生活的喝彩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四、敬糖獅

所謂敬糖獅,就是指每到元宵節時,潮汕地區的人們會在神前敬上糖獅,祈求著新年吉祥如意,求來好運,大吉大利。傳說獅子是神州大地炎黃子孫的吉祥物之一,能辟邪驅惡,有莊嚴、富貴之象徵,歷來特別深受潮人的敬愛。香港潮籍詩人邱亦山(筆名石頭翁)詠《元宵》詩云:「元宵佳節在龍香,潮俗民風似故鄉;是夕神前求好運,糖獅果品表安祥。」詩文道明了香港潮人流傳著元宵拜糖獅的風俗習慣。

糖獅是一種用白糖加工製成的甜食(用糖漿灌入雕刻模具鑄成),色彩晶瑩鮮艷,造型紋飾優美,千姿百態,集工藝美術、飲食文化和鄉土風情於一體。糖獅成雙成對,大的富有氣勢,小的小巧玲瓏,令人喜愛。元宵之夜,幹家萬戶拜糖獅向神明借來求好運,明年元宵如數奉還,故名為「賭糖獅」。


五、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破鏡重圓

隋朝軍隊滅南陳時,南陳昌樂公主與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銅鏡,各執一半,作為以後相見的憑證。並約定在正月十五元宵節賣鏡於市,以探對方消息。隋滅南陳後,昌樂公主入楊素府做妾,次年元宵節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個老頭在叫賣半片銅鏡,價錢昂貴,無人問津。徐德言在破鏡上題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楊素得知,成人之美,昌樂夫妻終於團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