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聊元宵節習俗

鳳凰藝術 發佈 2020-02-10T19:05:47+00:00

事實上,「走百病」也是這一節日的重要習俗,大約在唐代,走百病習俗逐漸與祛病逐疫、元宵節俗相融合。 「走百病」中,參與者元宵節夜晚相約出遊,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或走郊外,這樣可以驅病除災。

原標題:元宵節里「走百病」,這一天的習俗並不僅是吃元宵、賞花燈

2月8日是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事實上,「走百病」也是這一節日的重要習俗,大約在唐代,走百病習俗逐漸與祛病逐疫、元宵節俗相融合。明清以來,走百病成為傳統元宵節里的一項重要風俗。 「走百病」中,參與者元宵節夜晚相約出遊,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或走郊外,這樣可以驅病除災。

雖然由於當下疫情原因,不宜出門,但賞燈與走百病卻寄託著國人對於生活的祝福與寄意,在此也祝讀者朋友元宵平安,庚子健康!

元宵節起源

相傳,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其生性懦弱大權漸入呂后之手。漢惠帝病逝後,呂后獨攬大權,劉氏宗室敢怒不敢言,呂后死後,呂氏宗室密謀作亂奪權之事,想徹底取代劉氏。劉襄為保劉氏江山,起兵討伐諸呂。

「諸呂之亂」被徹底評定,大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清晚期,慶成燈,故宮博物院藏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明佚名,《上元燈彩圖(局部)》

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元宵節民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賞燈的習俗傳統

元宵節賞燈是一項流傳已久的傳統習俗。宮燈製作工藝從宮廷傳入民間,民間燈彩形式各樣。當時有一種用竹子編織框架,以紗葛、紙張做罩,其內點燃油脂所制的燈彩,就是今天傳統節日裡常見的燈籠。

宋代的燈彩分為四大流派——「蘇」「福」「粵」「京」(即江蘇蘇州,福建泉州、福州,廣東潮州、佛山和京城)。其中,蘇燈列於四大流派首位。蘇燈製作歷史悠久,形成了精巧秀麗的藝術特色。它以花色繁多、燈畫工緻、色彩鮮艷、結構精巧、造型優美、富麗堂皇而譽滿全國。

清佚名,《生平樂事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又稱「燈節」「上元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是大地回春之日,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早在西漢制定的曆法《太初曆》中,已經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清郎世寧《雍正十二月令圓明園行樂圖》,正月觀燈

元宵賞燈習俗由來已久,元宵節的習俗在漢文帝時期逐漸形成,全國各地到了這一天張燈結彩,「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南北朝時期元宵節張燈已漸成風俗。南朝梁簡文帝目睹元宵張燈之景,寫下著名的《列燈賦》:「何解凍之嘉月,值蓂莢之盡開。草含春而動色,雲飛采而輕來。南油俱滿,西漆爭然。蘇征安息,蠟出龍川。斜暉交映,倒影澄鮮。九微間吐,百枝交布。聚類炎洲,疏同火樹。競紅蕊之晨舒,蔑丹螢之昏騖。蘭膏馥氣,芬炷擎心。寒生色淺,露染光沉。」燈彩與月光交相輝映,倒映在水中,人們燃香、燃蠟、觀燈,十分熱鬧。

隋代以後,元宵節燈節更加隆重。《隋書•音樂志》卷十五記載當時元宵節盛況:「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為戲場。百官起棚夾路,從昏達旦,以縱觀之,至晦而罷。」

五代藥師經變之燃燈,莫高窟第146窟壁畫

隋煬帝作詩《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燔動黃金地,鍾發琉璃台。」以此讚美元宵節當晚燈火輝煌的熱鬧氣氛。唐代元宵節的觀燈活動達到空前高潮,萬民群集通衢,張燈結彩,擊鼓敲鑼,通宵達旦,盛況空前。

中唐燃燈齋僧,莫高窟第159窟壁畫

唐代詩人蘇味道《正月十五日》詩云:「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韓國夫人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元夜點之,萬里皆見,光明奪月也。」

宋李嵩,《觀燈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宋代燈彩比唐代更為繁華。元宵燈節期間,宮廷和京城達官貴人玩燈,而且鼓勵百姓來觀燈,規定凡到御街觀燈者賜酒一杯。宋代元宵節制燈、買燈、賞燈逐漸成為習俗,當時已有專門的「燈市」,為民間燈彩的貿易提供場所。宋代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詞云:「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的名畫《瑞鶴圖》就是祈願美好的一幅畫,表達了古人用「祥瑞之兆」寓意吉祥的心愿,也巧妙記錄了他們對元宵節的重視。

公元 1112 年的元宵節前,汴梁城舉辦了5天5夜的盛大燈會,熱鬧非凡。正月十六清晨,街上的彩燈還未摘掉,剛起身的宋徽宗收到一個喜訊——汴城的上空雲氣飄浮,一群仙鶴飛繞於宣和殿上空,爭鳴和應,不肯離去。在古代,祥雲與仙禽都是吉祥和瑞的代表。徽宗得此消息,甚是喜悅,於是欣然提筆,把這帶有象徵意義的奇景用半寫生的方式描繪下來,旁邊還以他獨特的瘦金體書法記錄了創作此畫的來龍去脈。

宋徽宗,《瑞鶴圖》,絹本設色,遼寧省博物館藏

明清時期城市進一步發展,除了北京的燈市,江蘇的揚州、蘇州、南京,福建的泉州,廣州的佛山,四川的成都,浙江的杭州、硤石等地的燈彩也很著名。

在清代,為防失火,皇室賞燈多在圓明園、頤和園等園囿中,傳統的燈藝在宋代已達到頂峰,清代的宮燈在製作材料方面卻有巧妙的運用。燭燈通常都會加有燈罩,燈罩的材質多為紙或玻璃,而在《清稗類鈔》中有對瓷質燈罩的記載,「其質潔白光透,中含花紋,勝於玻璃。」

如今,元宵節張燈的習俗仍舊受到中國人的喜愛,歷經千年時光的洗禮,依然是我們歡度佳節的重要方式。

走百病傳統

元宵節,一年中「東風夜放花千樹」的難得時刻,除了賞燈,元宵節這天的習俗中還流傳著一項「走百病」的傳統,寄託著人們祛病延年的心愿。眼下,疫情時刻牽動人心,而疫情也終將戰勝。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三橋等,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古老的傳統習俗。走百病習俗的直接淵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耗磨日」。光緒《東光縣誌》卷二指出:「正月十六日,古謂之耗磨日。……此乃走百病之緣起。」大約在唐代,走百病習俗逐漸與祛病逐疫、元宵節俗相融合。明清以來,走百病成為傳統元宵節里的一項重要風俗。

「走百病」在民間是很講究的,參與者多為婦女,元宵節夜晚她們相約出遊,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或走郊外,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明清時,正月十五日,婦女們通常會把孩子交給丈夫,由丈夫帶著孩子去鬧市玩耍,而她們則約齊外出行走,約定好一人持香前導,一行完成「走牆」「過橋」「摸釘」等必須的程序,目的即為驅病除災。

清陳枚,《月曼清游圖冊(十二開選一)》

在北方地區,走百病的路線通常是有牆走牆,見橋必過,最後必須走到寺觀,燒香、用手觸摸寺廟大門上的門釘,人們認為如此方能達到驅病除災目的。一般古代的都城都有城牆,沿著城牆行進成為婦女們「走牆」路線的最佳選擇。

在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居多,所以婦女們就會更多地選擇「過橋」,所以「走百病」這項習俗在江南一帶稱為「走三橋」,人們認為過得橋越多,來年身體也就越健康。明朝時期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場》中寫道:「八日至十八日……婦女著白綾衫,隊而宵行,謂無腰腿諸疾,曰走橋。」清代顧祿在《清嘉錄·正月·走三橋》中也寫道:「元夕,婦女相率宵行,以卻疾病。必歷三橋而止,謂之走三橋。」

明代周用則有詩《走百病行》:「都城燈市春頭盛,大家小家同節令。姨姨老老領小姑,攛掇梳妝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盡歸塵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頭風。踏穿街頭雙繡履,勝飲醫方二鍾水。誰家老婦不出門,折足蹣跚曲房裡。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緣。蘄州艾葉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軸 ,清乾隆,絹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元宵節走百病的風俗,在民間的發展演變中,其實融合了度厄、逐疫、祛病、求子等多種內涵,但是其中逐疫、驅病的核心理念始終未變。在現今的天津等地,仍然保留著「走百病」的傳統習俗。

今年,疫情當前,不適宜結伴外出行走,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我們傳統習俗中有元宵節「走百病」一說,屆時,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不僅吃元宵、賞花燈,而且走百病、走三橋,期待的,就是合家團聚、闔家健康。

(圖片來源於澎湃新聞及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