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往美國留學是為了什麼?自由選擇決定人生幸福!是這樣嗎?

河北立思辰留學 發佈 2020-02-10T02:35:18+00:00

可能等我過完了這一輩子,都不會知道我所追求的的幸福和人生是不是最適合的,但是至少我希望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也曾未人云亦云過,也曾因為不喜歡投資銀行的官僚主義和等級制度而選擇放棄,也休過學,也創過業,睡過一個月的辦公室地板,哭過,感動過。

我們前往美國留學是為了什麼?

這個留學的路途中又能收穫什麼?



逝者如斯夫,又是一年的春去秋來。每次看到越來越多的學弟學妹前赴後繼,努力備考的時候,都會不禁想起07年秋天的自己。打籃球腳骨折,然後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奔赴香港的SAT考場。


和所有人一樣,支持著我默默前行的是夢想,是當時對美國大學懵懂而現在看來又稍顯幼稚的憧憬。無知者無畏,或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說實話,隨著這幾年去美國讀本科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我個人感受更多的不是欣喜或驕傲,而是顧慮和擔心。我顧慮的不是「美國黨」越來越多,所以我的美國本科教育就越來越水(畢竟大學招生人數還是有限的);我擔心的不是美國大學名不副實,難以承擔如此多中國學子的厚愛。


我真正關心的是我們每一個準備出去,將要出去,或者已經出去的「美國黨」們,在前行於這條荊棘漫布的求學之路時,是否真正意識到了我們正在付出什麼,我們又在等待什麼。


1

留學美國的「付出」:

不僅僅是高昂的學費


美國大學一年讀8個月的書,大概30周的課。當我們把每年高昂的學費除以30,再除以每周五天的上課時間之後,那每天高達千元的學費忽然間就變得如此怵目驚心。可是,這遠遠不是我們所付出的全部。


在我們踏上SAT考場,寫下第一篇申請文書,遞交第一份Common Application的時候起,我們已註定遠行,遠離父母,獨在異鄉。「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天下沒有一位父母願意送子女去天涯之外,雖然他們毅然決然,為了孩子的未來。



我依然記得母親6年前浦東機場送別之時的淚眼朦朧,那種「父母漸漸老去,而吾等卻不能在其左右」的有心無力感,我想也是這條路上我們需要承擔的吧。而大學生活中,因為口語很爛無法融入上課討論,或者因為文化差異聽不懂周圍人的笑話,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碰到類似的無奈和尷尬。


但是,我更願意把這些挫折歸類到「收穫」中去,雖然有自己找罪受的作孽感,但是學會微笑地去擁抱失敗,讓每一次挑戰和痛苦成為自我蛻變的最好見證,難道不也是一種收穫嗎?


2

留學美國的「收穫」:

快樂求知,包容差異,自我選擇


1、讓我們找回對知識最純粹的熱愛


在此,請允許我分享一個可以說曾啟迪了我人生的經歷。那是我大二那年的一個普通的周五晚上11:30,當大多數同學都加入到了校園各處的派對中把酒言歡的時候,我在我們圖書館碰到了一個我物理課上同學,David。他正橫躺在沙發上,很專注地閱讀柏拉圖的《理想國》。因為我知道這哥們沒有在上任何哲學課,而且又是工程專業的,所以我很疑惑地問:"Why are you reading this?" (你為什麼要讀這個?)


然後David回答我說,"Why CANT I read this? " (我為什麼不能讀這個?)


誇張的說,那個時刻,David的頭上我分明看到了一圈圈的聖光---這是對知識最本質的熱愛,求知僅僅是因為喜歡,也就是英文中的intrinsic pleasure。在當下「讀書無用論」大行其道,很多人文基礎學科(如歷史)因為缺乏直接的社會應用從而被很多人所忽略的時候,我想我會感謝是我的大學,確切說是那些我周圍的同學,是他們用實際行動和那無法掩蓋的,從內心深處散發出的對知識的渴望和喜愛,讓我找回對知識最純粹的熱愛。


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為什麼要學習義大利文藝復興?一個英美文學專業的學生為什麼要學習微積分和統計正態分布?因為我們想透過歷史了解社會的變遷,通過數學感受嚴密推理的樂趣,不為更高的GPA,不為更高薪水的工作,只是想滿足一個「人」對於了解自身和周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當有一天我在費城的火車上看到我前後左右所有的乘客都人手一本「口袋書」安靜閱讀的時候,我為自己出門居然沒有帶「精神糧食」而臉紅,最後只好從地上撿起了一張貌似是「治療禿頭廣告」的報紙濫竽充數了。


2、包容差異,擁抱多元世界的共存


多元化,英文中的diversity,一直是幾乎所有美國大學都在宣揚和堅持的價值感。也就是因為對於多元化的推崇,這才給了像我們中國學生這些國際學生前去就讀的機會。從表面意義上分析,如果一個大學的每一個學生身上都有不一樣的成長經歷和個人興趣,來自不同的社會階級和文化群體,甚至擁有多樣的價值觀和宗教信仰,每一個個體就可以「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的心態,博採眾長,開闊視野。



但我覺得從更深層次的價值觀層面,大學希望每一個學生能夠學會包容差異,去容忍,接受,從而欣賞和你不同的觀點,不同的人生態度。因為這個世界,本身就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


比如說我自己可能不喜歡夜夜笙歌,每周末都去派對,但我又是否可以接受並嘗試著去理解我三任美國室友每周五的盡情愉悅?我的理解是每一個人的娛樂放鬆方式不一樣,這取決於個性和文化,或許你更享受和好朋友去KTV唱歌,而其他人可能更喜歡酒精的快感,舞曲的動感。兩者沒有好壞,沒有對錯,只是不同而已。


就像伏爾泰所說的一樣,「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快報君註:伏爾泰沒說過,這句話是英國女作家伊夫林·比阿特麗斯·霍爾說的,她曾明確表示她是「綜述」了伏爾泰的思想】當我們可以學著去包容那些和我們不同的人,甚至可以學會去欣賞我們的對手或敵人的時候,我們就真正學會了換位思考學會了寬容。回顧人類文明過往千年的進程,無不都是在對立和矛盾中尋求合作,通過妥協,通過找到類似於經濟學上所謂的「帕累托改進」,共生,共贏,共進。


3、選擇決定人生,獲得真正的自由


個人選擇的自由,我想,是美國大學給予每一個求學者最最寶貴的財富了吧。如果沒有自由,又怎麼會有入學時的「沒有專業」?如果沒有自由,又怎麼會有大學4年的跨學院自由選課和free curriculum?這種學術自由的背後,是對於個人選擇的尊重和推崇。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而幸福的定義也應該是個人化的。


當CCTV略帶諷刺意味地採訪路人,問「你幸福嗎?」的時候,我分明看到了很多人臉上的迷茫和困惑。當書店裡的暢銷書都被所謂的「成功學」、「年薪百萬的秘訣」和「創業教父秘籍」之類的書籍所占據的時候,我很難過的發現「幸福」被粗暴的等同於「成功」,而「成功」又被簡單地概括為「名利雙收, 身居高位,富可敵國」。可是,難道陶淵明式的「採菊東籬下」就不算幸福嗎?難道和心愛的人一起燒一個宮保雞丁,晚上一起欣賞「小爸爸」或者「中國好聲音「就不是人生贏家了嗎?


說實話,這個關於人生選擇,定義屬於自我的幸福的終極命題,也是我自己一直在問我自己的。可能等我過完了這一輩子,都不會知道我所追求的的幸福和人生是不是最適合的,但是至少我希望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也曾未人云亦云過,也曾因為不喜歡投資銀行的官僚主義和等級制度而選擇放棄,也休過學,也創過業,睡過一個月的辦公室地板,哭過,感動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