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窯之謎:哥窯瓷器如何鑑定?

老朱聊古事 發佈 2020-02-10T02:46:35+00:00

特別是五大名窯中的汝窯,官窯,哥窯,更是難得一見。官哥窯瓷器鑑定如何進行,明代的人留下來不少關於宋瓷的記錄,最有名的莫過於《格古要論》,這本明初洪武時期曹昭所著的文物鑑賞書籍,又來又被新增,成了《新增格古要論》,影響深遠。

收藏家都有一個夢,在夢中與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相遇,相知,相守。作為瓷器收藏家而言,宋瓷就好像喜馬拉雅,而五大名窯則好似珠穆朗瑪。特別是五大名窯中的汝窯,官窯,哥窯,更是難得一見。相比而言,均窯定窯則存世數量多了不知多少倍。

宋瓷,早在明代的時候就成了名貴收藏品。官哥窯瓷器鑑定如何進行,明代的人留下來不少關於宋瓷的記錄,最有名的莫過於《格古要論》,這本明初洪武時期曹昭所著的文物鑑賞書籍,又來又被新增,成了《新增格古要論》,影響深遠。


對於五大名窯的收藏和研究,目前汝窯,官窯中的南宋官窯,定窯,均窯均已發現窯址,所以研究比較充分,揭示了五代到宋代甚至更晚時期四大名窯的真實面目。但哥窯,卻成了一個謎。在龍泉黑胎青瓷窯址和杭州老虎洞元代仿南宋官窯遺址都被發現的今天,完全符合故宮傳世品哥窯瓷器特徵的宋元時期窯址依然沒有找到,哥窯瓷器鑑定,成了哥德巴赫猜想!大家都想搞清楚哥窯瓷器鑑定的真實面目,無奈水深功淺,難以達成。


說到宋代的名瓷,明代另一本古籍《遵生八箋》這麼說到:「官窯品格,大率與官窯相同,色取粉青為上,月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者也;紋取冰裂,鱔血紋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者也」。其實官哥二窯瓷器鑑定的密碼,高濂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可惜後世學者沒有加以重視,所以官哥不分,其實還是對官哥二窯瓷器鑑定研究不夠充分的緣故。

哥窯之謎,在於名詞眾多。傳世哥窯,龍泉哥窯,哥哥窯,到底哪裡才是哥窯真正的產地?北宋說,南宋說,元代說,到底何時才是哥窯的出生時間?官窯,民窯,竊做,到底哪一種才是哥窯的真實身份?不是專業研究人員,對於這些問題,估計都是一頭霧水,乾脆只關心哥窯的真偽就好,讓那些文博界的專家學者們去鑽牛角尖吧。


筆者不鑽牛角尖。從開始收藏瓷器起,三十多年過去了,哥窯瓷器如何鑑定之謎就像一個最愛的姑娘,就算無法一親芳澤,卻仍然魂牽夢繫,朝思暮想。

哥窯到底是什麼?它和官窯是什麼淵源呢?抑或根本就不是宋朝的?經過多少年的苦心專研,好像不是越來越清楚,反而越來越迷惑。宋瓷收藏研究大家,英國的大維德爵士,最後放棄了對哥窯瓷器鑑定的分別和研究,得出結論,哥窯瓷器是北宋到元代以來一類開有紋片的裂紋瓷的總稱。


這個結論對嗎?沒有錯,但是也沒有對。講了半天等於沒有講。確實,哥窯瓷器就是這種裂紋瓷,年代或許從北宋就有,元代還在繼續燒制,談不上元仿宋,或者元發明。不過,按照大維德爵士這種說法,一切就又回到原地,我們開始了繞圈圈。

科學發達,網絡昌明。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哥窯瓷器鑑定的研究,沒有任何專家學者有機會集中全世界博物館的哥窯瓷器藏品,手把手的上手看,更遑論顯微鏡和科學檢測,所以,只有各大博物館自行拍攝的細節大圖,才是所有哥窯官窯研究者的利器。也正由於有了這些利器,所以筆者才能對官哥二窯瓷器鑑定進行深度對比研究。


請看這件大英博物館館藏的瓷器,館方定為宋元官窯渣斗式尊。類似的這種渣斗式尊,國內博物館沒有收藏,只有台北故宮博物院有兩件,同時附圖於下。

其實這件文物的研究價值極高。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揭露了哥窯瓷器鑑定如何從官窯演變成哥窯的歷史過程!

回到典籍,明人對於官哥二窯不分是早有定論的。官窯和哥窯極其相似,紋取冰裂,鱔血紋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者也。也就是說,官哥二窯的紋片分為:冰裂紋,鱔血紋,梅花片紋,墨紋,細碎紋這幾種。冰裂紋是我們熟悉的南宋官窯的特徵,梅花片紋則是我們熟悉的哥窯瓷器特徵。細碎紋則官哥都有,表現形式不一樣。

值得探討的是鱔血紋和墨紋。鱔血紋,顧名思義,就是紅褐色類似於鱔魚血的紋路,這件大英藏品就是典型的鱔血紋。鱔血紋瓷器在官哥窯器中,目前存世極為少見,所以就算出現在市場上,幾乎都被認為是贗品。筆者就藏有鱔血紋官窯瓷器,可惜無人能識。

墨紋,則屬於第一次提出了,這是筆者獨家研究成果,請勿剽竊和抄襲。古籍里的「梅花片墨紋」,一直都被斷為「梅花,片墨紋」。梅花和梅花片好說,都是一樣的開有五瓣的片紋,這在哥窯瓷器鑑定中屬於常見,但「片墨紋」和「墨紋」就差距大了。由於片墨紋到底是什麼樣的,無人能說清,所以,公開的知識變成了隱藏的秘密。

所謂墨紋,顧名思義就是黑色如同墨水的顏色,這和鱔血紋的命名規則一樣,冰裂紋和梅花片紋都是以紋片形狀命名的,那麼鱔血紋和墨紋則是以瓷器開片的顏色命名,這樣解釋,謎底就昭然若揭了。


所謂墨紋,就是我們常見的哥窯瓷器中的鐵線紋。哥窯瓷器有兩種被公認,一種的純鐵線紋哥窯瓷器,一種是金絲鐵線紋哥窯瓷器。墨紋其實就是最早對於鐵線紋哥窯瓷器的稱謂,而金絲鐵線則是墨紋鱔血紋的組合體。(此論為瓷器鑑定真知堂獨家研究成果,請勿剽竊,轉載歡迎,去掉原作者的名姓則是徹頭徹尾的盜文行為,為人不齒)

所以,我們從這件大英收藏的瓷器上,得到的結論是:哥窯是南宋修內司官窯在月白米黃釉鱔血紋官窯器基礎上,加以染色形成黑色墨紋,(也就是後世所說的鐵線紋)後產生的新品種,其燒制年代應該為南宋晚期宋理宗時期,存在時間應該為金國滅亡前後的1234年到南宋滅亡前杭州城破的1276年間。至於另外一種金絲鐵線紋哥窯,則是在鐵線紋哥窯基礎上再深度創造,使出窯一次開片瓷器變成出窯開片一次,後續繼續開片的技術難度非常小,第一次開片形成了鱔血紋後出窯馬上染色,則成為鐵線哥窯,後續第二次開片不再染色,則形成鐵線包含金絲的瓷器,第二次開片露出的是胎體被氧化後形成的赤鐵礦晶體本色,再加上傳世的熟紅,金絲鐵線這種哥窯獨特特徵就形成了。

收藏之路漫漫,出手之路艱辛,還是真誠的希望各位藏友能藏有所得,藏有所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