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冬季馬鈴薯的播種及管理技術

龍園菌種植 發佈 2019-12-31T05:53:19+00:00

冬季種植馬鈴薯時,農民需要在田地中覆蓋地膜,用以提高地溫保證產量,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溫度、濕度控制不當問題,導致馬鈴薯發芽率低、塊莖小、表皮發綠、水分過多容易腐爛等問題,損傷農民的經濟收入。

馬鈴薯,俗稱土豆,屬於一年生茄科草本植物,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也是我國正在推進的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的主角。馬鈴薯植株性喜冷涼,是一種可以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種植的作物,南方冬季閒田很適合種植馬鈴薯,收穫的馬鈴薯正好能夠填補北方馬鈴薯上市前的空白時間,有效增加農民的年度收入,豐富人民群眾的菜籃子,也有利於我國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的推進。冬季種植馬鈴薯時,農民需要在田地中覆蓋地膜,用以提高地溫保證產量,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溫度、濕度控制不當問題,導致馬鈴薯發芽率低、塊莖小、表皮發綠、水分過多容易腐爛等問題,損傷農民的經濟收入。本文從冬季馬鈴薯的種植以及管理技術入手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可以為南方馬鈴薯種植產量、質量提升提供一些幫助。


1、冬季馬鈴薯的播種技術

(1)冬季種植馬鈴薯時的品種選擇

我國南方地區的冬季往往雨水充足,整體呈現陰冷潮濕的狀態,種植馬鈴薯時容易出現病害、成熟度不足等問題,因此,農民在種植冬季馬鈴薯前要做好品種的選擇工作,擇選滿足種植要求、滿足市場需求的抗病能力高、早熟、高產品種,比如「費烏瑞它」、「中薯 3 號」、「興佳 2 號」等。

(2)篩選優秀的種薯進行種植

種薯是種植馬鈴薯的基礎,種薯選得好,才能保證馬鈴薯的高產。農民在選擇種薯時要參考其性狀,根系發達、植株健壯、葉片肥大、出苗早、抗病能力強的種薯能夠培育出更加優秀的馬鈴薯塊莖,保證農民的經濟收入。除了種薯本身的性狀外,農民在種植前還要對種薯進行狀態考察,將出現病害、蟲害痕跡的種薯排除,留下更優質的種薯進行種植。

(3)種薯切塊催芽

用於田地中種植的馬鈴薯塊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重量在25~30g範圍內最佳,因此,農民要在播種前將種薯切成小塊,而後進行晾曬、消毒、催芽,為種植奠定基礎。切塊前,農民要先將種薯進行晾曬,晾曬溫度需要控制在15~20℃範圍內,共計晾曬7~8d即可;切塊時,農民要先將刀具消毒,75%的酒精和高錳酸鉀都可以作為消毒藥品,切塊過程中要注意每個薯塊上都要有2個芽眼,提高薯塊的發芽率,一旦切出的切口出現病蟲害痕跡,就要將這一個種薯放棄,並將刀具重新消毒後方能繼續切塊;切塊完成後需要進行催芽,建議農民用草木灰將切好的薯塊包裹,在室內以層積法催芽,在室溫18~20℃環境下,薯塊很快會發出3mm的新芽,新芽萌發後晾曬2d即可進行種植。

(4)冬季馬鈴薯種植土地的準備

馬鈴薯屬於一年生茄科草本植物,茄科植物連種會導致後茬作物遭受過多的病蟲害侵害,導致馬鈴薯大面積減產,傷害農民的種植利潤,因此,農民在種植冬季馬鈴薯時要避免選擇前茬種植茄科作物的土地,最好選擇排水性好、土層深厚、種植過水稻或玉米的田地。在前茬作物收穫後,農民要及時對土地進行深松、整地,深松的程度在35~40cm左右,以打破犁底層為目標,為馬鈴薯塊莖的生長和膨大創造環境;整地的標準是地表平整、沒有大塊的土塊、土壤透氣性提高,為種薯生根、發芽提供土壤基礎。

(5)種植前田地的開溝施肥覆膜

種植前的開溝、施肥、覆膜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溫度,在馬鈴薯種植後輔助薯塊順利發芽、生根,並降低薯塊患病蟲害的幾率,提高冬季馬鈴薯種植的產量。開溝位置要與覆膜進行協調,比如覆膜的寬度為75cm,需要在1m左右的位置劃線,而後在距離劃線35cm的位置開溝;與開溝的位置不同,溝的深度、寬度是一致的,深度在15~20cm,寬度約15cm;溝的存在是為了施基肥、噴藥,為馬鈴薯塊的生根、發芽提供營養物質和優秀的生長環境。目前,冬季馬鈴薯種植有兩種覆膜方式,一種是先覆膜後播種,一種是先播種後覆膜,無論哪一種覆膜方式都要注意覆土問題,覆土是薯塊出苗的重要因素,不可被忽視。

2、冬季馬鈴薯的田間管理技術

(1)種植水分管理

馬鈴薯是一種對於水分需求並不嚴格的糧食作物,在種植過程中滴灌、噴灌就可以滿足馬鈴薯植株的生長需求。與其他農作物一樣,馬鈴薯植株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對水分的要求不同,農民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水分控制管理。播種期、幼苗期、盛花期要保持水分充足,土壤水分含量需要保持在70%左右,避免表土發白、乾旱;在結暑期的前期要適當控制土壤水分,儘量少澆水,避免土壤因水分高而板結,為馬鈴薯塊莖的膨大創造條件;在結暑期的後期至收穫期,農民仍然要控制土壤水分,避免澆水,避免病蟲害在潮濕環境中滋生,避免在收穫前出現爛薯現象,保證農民的經濟收入。

(2)馬鈴薯種植的養分管理

在馬鈴薯種植前,農民要做好基肥的處理,基肥是農作物生長、繁育所需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通常以農家肥作為基肥主要組成。追肥是農作物在特殊時期的營養物質補充途徑,農民需要注意的是,影響馬鈴薯畝產量的是塊莖,因此,馬鈴薯種植過程中對鉀肥的需求量較大,要注意追加鉀肥。最常見的追肥方式是葉面噴施,比如在開花期初期,農民需要噴施0.2%的硼酸;在生長期,農民要噴施磷酸二氫鉀。

(3)馬鈴薯的病蟲害防治管理

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需要放置的病蟲害種類較多,其中病害以晚疫病、早疫病為主,蟲害以蚜蟲、地下蠐螬為主,對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傷害較大,必須引起農民們的重視。病害以晚疫病為例,惡霜·錳鋅、72%的霜脲·錳鋅、50%的烯醯嗎啉等藥物都能夠起到預防、治療的效果,這些藥物多以噴施的方式使用,每隔10d噴施一次。蟲害以蚜蟲為例,蚍蟲林、敵百蟲等藥物都能夠起到預防、治療蟲害的效果,這些藥物可以與基肥一同施加在地底,也可以用追肥的形式追加。農民在防治病蟲害時不要一直使用同一種藥物,這樣容易使病害、蟲害產生抗藥性,影響馬鈴薯的產量。


原文選自龍源期刊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