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智慧型手機是如何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紅星新聞 發佈 2019-12-31T08:05:08+00:00

過去10年,智慧型手機是如何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在全球範圍內,智慧型手機用戶已超過10億,谷歌和蘋果數字市場上的應用程式多達250萬個,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智慧型手機正以一些令人驚訝的方式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資料圖

「智慧型手機對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美國查塔努加市的通訊專家德韋恩·哈姆比(DeWayne Hamby)說,「我過去更多地是通過電話進行社交聯繫,現在我用簡訊和社交媒體與每個人保持聯繫。信息更新的速度也是日新月異,十年前,我們都擠在電視機前去了解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而現在我們有了手機。」

隨著2007年初代iPhone的發布,不起眼的手機從一個簡單的通信工具,轉變為一個功能不斷更新的包羅萬象的平台。2012年,《大眾機械》雜誌的編輯們列出了「改變世界的101件小發明」,其中智慧型手機排在首位,超過了電視(第三)、個人電腦(第五)、電話(第七)和燈泡(第十)等技術里程碑。

編輯們寫道,「智慧型手機現在變成了口袋大小的個人電腦,它促進了即時的個人聯繫……這個裝置似乎有無限的潛力。」

去年,尼爾森集團(Nielsen group)的研究人員報告稱,在美國市場上,每五部手機中就有四部是智慧型手機。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評論》,在美國,智慧型手機以極快的普及率超過傳統電視,在兩年半的時間裡就達到了從10%到40%的市場滲透率。

影響人類記憶

根據研究機構ComScore在6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現在大部分的網際網路流量(60%)來自移動設備,而不是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的桌上型電腦。分析人士表示,智慧型手機正在影響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

發表在2011年8月《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認為,通過搜尋引擎持續獲取信息,特別是那些每天被搜索查詢超過10億次的信息,正在改變大腦記錄知識的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說,該研究的作者得出結論,智慧型手機等聯網設備已經成為一種外部記憶來源。

該作者寫道,這些結果表明,人類的記憶模式正在適應新的計算和通信技術的到來,我們正與智能工具形成共生關係,成長為「相互關聯的系統」。

在2012年美國埃隆大學與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中,技術專家就智慧型手機所提供的超連結和即時獲取信息的優缺點展開了討論。如果到2020年,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和人們的生活方式一直保持不變,受訪者表示,未來幾代人在選擇記住什麼方面會有不同的優先順序。

網絡人類學家、移動平台GeoloQi執行長安布爾·凱斯在她的調查中寫道,人類的大腦天生就能適應周圍的生存環境。在現在和將來,將信息內在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彈性地吸收多種信息來源,綜合它們並迅速做出決定。

建立社交影響力

在2010年的一次TED演講中,凱斯表示,「我們現在都是電子人」——智慧型手機已經不僅僅是我們口袋裡的一個設備,而是更接近於我們自身的數字延伸。她在演講中稱,「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我們和智慧型手機以這種方式聯繫在一起。但這並不是說機器接管了一切,而是它們幫助我們變得更有人情味,幫助我們彼此聯繫。」

2012年,《時代》雜誌和移動技術公司高通(Qualcomm)聯合對8個國家的5000名智慧型手機用戶進行了調查。當被問及智慧型手機如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時,最常見的回答是,智慧型手機讓他們與朋友、家人有了更密切的聯繫,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彼此情況。至少75%的受訪者認為這種持續的聯繫大多是積極的。

今年早些時候,全球諮詢公司易觀梅森(Analysys Mason)的研究人員報告稱,2011年至2013年期間,人們平均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翻了一番,從1小時38分鐘增至3小時15分鐘。

在2012年,安全公司Lookout的「移動心態」研究也顯示,智慧型手機用戶對手機的依賴度正在飛速增長。根據這項研究,60%的美國智慧型手機用戶無法忍受1小時內不看手機,超過一半(54%)的人稱他們會在床上、睡前、醒來甚至是半夜查看手機。在18歲至34歲的人群中,這一數字躍升至74%。

但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有時會導致關係失和。皮尤研究中心201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網絡和社交媒體上,當一個人覺得伴侶因為手機螢幕上的東西而忽視自己時,兩人容易產生摩擦。約25%的已婚或有伴侶的受訪者稱,他們覺得另一半的手機讓人分心。在18到29歲的年輕用戶中,超過40%的人表示感覺被忽視了。

不過智慧型手機提供的網絡和人際連接並不都是負面的,對於那些尋求建立或維持聯繫的人來說,智慧型手機也可能是福音。婚戀網站Match.com今年9月份發布的一項調查發現,39%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比以往約會更多是因為他們的智慧型手機。

淘汰其他技術產品

技術進步的本質是更新的設備經常超越它們的前輩或者提供與其他設備類似的功能。儘管智慧型手機進入主流市場不到10年時間,但它已經導致各種專業、單一用途設備的銷量下滑且顯得多餘。

根據谷歌2013年的「我們的移動星球」調查,36%的用戶寧願放棄電視也不願放棄智慧型手機。

2012年,Next Web網站的編輯喬希·昂(Josh Ong)決定對那些被他的智慧型手機內置功能淘汰的設備進行分類和評估。得到的清單包括功能手機、MP3播放器、傻瓜數位相機、GPS、鬧鐘、手電筒、掌上遊戲系統、電子閱讀器、吉他調諧器、錄音機、字典、紅外線遙控器和網絡會議設備。這些設備的總重量超過8磅,價值超過1200美元。

還有一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蘋果公司iPod的命運。去年9月,就在離13歲生日只有幾周的時候,蘋果公司從產品線中撤下了iPod的經典原版。

蘋果公司稱,曾經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MP3播放器在2007年蘋果公司發布iPhone時,銷量同比開始下滑。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表示,停產的決定是由於難以找到零部件。但多數分析師認為,多功能智慧型手機的成功蠶食了iPod的市場份額。

知名科技網站CNET的尼克·斯塔特(Nick Statt)寫道,一台獨立的MP3播放器已經過時了,無法繼續使用。隨著蘋果公司的iPhone和競爭對手安卓(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共同蠶食MP3市場,這些(銷售)數字開始急速下滑。

智慧型手機內置的GPS功能也對專用導航系統市場產生了類似的影響。據《科技評論》網站報導,截至2013年底,GPS行業領軍企業Garmin的股價僅為2007年的三分之一。

分析人士預計,智慧型手機也將令數碼傻瓜相機市場受到衝擊。智慧型手機搭載的成像傳感器與專用相機的成像傳感器幾乎不相上下。數位相機在全球範圍內,每年的出貨量下降了30%。

紅星新聞記者 蔣伊晉 編譯報導

編輯 李彬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