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病房裡的女護士

大江晚報 發佈 2020-02-11T08:09:31+00:00

今年30歲的護士耿尋尋是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護士,在這次疫情中,她主動請戰,志願加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救治工作組,醫院立即成立應急病房,專門收治疑似感染患者,耿尋尋是第一批進駐該病房的護士。

患者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首先需要發熱門診醫生診斷,一旦有疑似需要留院觀察,後期的照顧需要護士緊密跟進。可以說,護士比醫生接觸患者的時間要長得多,風險也更大。

今年30歲的護士耿尋尋是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護士,在這次疫情中,她主動請戰,志願加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救治工作組,醫院立即成立應急病房,專門收治疑似感染患者,耿尋尋是第一批進駐該病房的護士。

「1月23日,我們第一批護士到崗,應急病房是緊急成立的,生活設施、環境衛生都需要我們自己操持。」耿尋尋說。記者見到她時,她才剛剛下夜班。回想這些天來抗擊疫情的工作,她有太多話想說。

因為沒有工人,打掃衛生,病房消毒,區域劃分,準備床單等等工作都由護士負責,使用空氣消毒機,對病房各個角落進行徹底消毒,「重活累活搬運物件都要做。」同時,醫院方面也全力配合新成立的應急病房,給予最大限度地物資調配。「醫院領導對我們很關心,經常詢問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耿尋尋說。全院上下團結一心,領導對一線醫務人員關懷備至,大家雖然很苦很累,心裡都是暖暖的。

「23日下午第一批疑似患者轉到病房了,我們立即投入緊張工作中,每隔1小時給患者測一次體溫,負責他們吃藥打針,測量血氧飽和度,密切觀察生命體徵。」耿尋尋說。

有位疑似患者的氧飽總是上不去,負責護理的耿尋尋耐心地指導他咳嗽、咳痰,遵醫囑調節氧流量,雖然穿著防護服和面罩,連呼吸都困難,她依然充滿耐心,患者遵照她的指導,氧飽有了好轉。

每天,她還要對患者進行咽試子採樣,「做這項工作,我們需要非常貼近患者,面對面地靠近患者嘴巴,有時患者忍不住往外打噴嚏,雖然風險極大,但這是我們的職責。」耿尋尋說。因為工作中戴著雙層手套,在給患者抽動脈血氣時,想要摸准動脈很難,「有時血管非常滑,找准血管只能憑經驗,工作難度較平常大。」

應急病房內,作為值班護士的耿尋尋需要穿厚厚的防護服、戴護目鏡、雙層口罩、雙層手套,在裡面一連工作6小時。「防護服不透氣,悶在裡面時間長了很難受,口罩讓人窒息,第一天下來我感到腦袋好疼,嚴重缺氧,心臟跳動不自覺加快。」那樣壓抑窒息的感受,耿尋尋說終生難忘,「最想要的就是一口新鮮空氣,比什麼都重要,能正常呼吸比什麼都幸福。」第一次夜班回家後,耿尋尋感到頭重腳輕,有點感冒,「那時心裡有些害怕,擔心是不是被傳染了。」她趕緊吃了點藥,從上午一覺睡到下午四點,連中飯都沒吃,起床後感覺好多了,這才放心。

隨著疫情發展,應急病房的任務越來越重,耿尋尋已經快10餘天沒見到3歲的女兒了,每次只能通過視頻見面。護理人員不僅承擔著照護患者的責任,還要負責特殊時期科室的消毒、衛生保潔等工作。不過,耿尋尋和其他護理人員一樣,毫無怨言,以醫者的精神和無私的奉獻沖在一線,為防治疫情默默奉獻。

來源:大江晚報記者 李賈 胡文林

微信編輯:大橙子

●速看!蕪湖公交線路營運最新調整方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