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的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是病毒攜帶者,會不會傳染給別人?

石橋碼農 發佈 2020-02-11T15:19:27+00:00

自武漢封城以來,全國上下一致對抗,雖然有一些人像加謬的諾貝爾文學獎小說《鼠疫》所描述的那樣,屯積居奇、唯利是圖,但大多數中華兒女還是選擇了做一名高尚的人,逆風而行。

之所以有這個疑問,是因為最近兩天鍾院士有一篇待發的論文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又恰逢返工高峰,還有數字的抬頭,不得不讓人憂心擔心

推薦的小說在末尾。

自武漢封城以來,全國上下一致對抗,雖然有一些人像加謬的諾貝爾文學獎小說《鼠疫》所描述的那樣,屯積居奇、唯利是圖,但大多數中華兒女還是選擇了做一名高尚的人,逆風而行。

有華僑感於國內口罩等防護物品緊缺,在海外大手筆收購了口罩廠



這是民族大義,勝似千言萬語。

國內也有像河南胖東來那樣的企業家,原價售菜給老百姓,同時為員工提供 200 萬的生命保障

但同時也有人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搞到一些口罩等資源,在某些平台上兜售,並且他們的兜售允許廣泛分發,也就是說,先轉給小的個人店,然後由個人店上架銷售,避免目標太大,被盯上,然後被徵用。大化於小,小化於無形,高。

基本上在電商平台上兜售的口罩單品,一上架就會被搶空。不管是不是n95,是不是外科口罩,即使買「錯」了,也沒有人退貨,沒有人申辯。

這種情況,難道電商平台不應該管一管嗎,就任由口罩私售繁榮嗎!

口罩,做為一種急需物質,現在多多少少感覺不應該完全由市場自由支配了。

2月10日,這兩天開始有企業復工了,再不復工有些企業可能就面臨倒閉,還員工再不上班可能就要失業了。

在高路速口,我們看到了勇敢的溯返者,車水馬水,在測體溫



向這些堅守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檢測者與被檢測者,他們都按規定戴了口罩,但是他們的口罩真的能完全隔離病毒嗎?

還有在超市里,也排起了長隊,依次使用電溫度計在測試體溫



但是依靠體溫的測試,就能排除潛在的病毒傳染者嗎?如果不能,檢測反而增加了傳染的機率。依作者看,凡是感覺自己發熱的,是不大會去超市光顧的。

我們現在老百姓戴的口罩,有三種:

1. 普通棉布口罩

2. 醫用外科口罩

3. N95型口罩

大部分人都沒有n95口罩,部分用的是醫用外科口罩,有些用的是普通棉布口罩。

這三種口罩的防護級別怎麼樣呢?

1. 普通棉布口罩:它的材質可能為棉布、紗布、毛線、帆布及絨等,由於材質本身不夠緻密,無法起到預防感染目的。

2. 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呼吸道感染

3. N95型口罩:能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

我們呼出來的空氣都不可能不接觸外界環境。那種四處漏風的醫用外科口罩和棉布口罩,**呼氣時同樣會把病菌傳播出去。**

如果戴口罩的人,是一位潛在的病毒攜帶者,出門就極有可能把病毒擴散出去。

那麼,病毒攜帶者從體溫上、從外觀上判別不出來嗎?存在一半的機率。這就要提到鍾南山院士的這篇論文,開頭提到的。

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2 月 9 日,由鍾南山院士領銜的一篇名為《中國 2019 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研究論文,在醫學類預印本雜誌 medRxiv 上發表...

結論是:「**如果監測病例定義主要集中在發熱檢測上,則此類患者可能會被錯過。**」

所以,最好的防護,不是口罩,也不是體溫計,而是不出門,不給社會添麻煩。

況且,據熱心工作者測試,電體測計也不是準的,最高可能有 2 個度數的誤差



這聽起來真讓人沮喪,溫度計更多的給我們的可能是心理上的安慰。

看一看這兩天的數據,疑似病例數字在抬頭



原本向下的增長曲線,復又向上了



所以,現在最好的防護辦法,不是出門戴口罩、測體溫,是壓根要避免出門。

況且,有時候我們在戴口罩這個問題上,可能也不是很規範。

>醫用口罩不用時折好放在自封袋保存,不建議口罩摘下來直接塞口袋裡或包里,這樣容易造成醫用口罩二次污染。

>

>一定要疊好放入清潔的自封袋中,並且將接觸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

有多少人是把口罩用完了就塞進口袋裡下次接著用的?

那麼,我們現在怎麼辦?

魯迅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說: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我們不缺少這樣的人,武漢內外儘是有情懷的人,勇敢逆行的人

我們國人曾開發過無人送餐機



還有特殊環境的無人送菜機



甚至還有哥們穿起了太空防護服,既防護自己,也不給別人添麻煩



但這些目前都不太實用,難以推廣到所有人。

我們現在怎麼辦?怎麼儘快度過疫情難關?

例舉幾點思考,與朋友們討論:

1,能不復工的企業,能不能就不要復工?房東、稅務局、銀行能不能在房租、稅收、利息上做出一點照顧

2,能線上復工或改造一下可以線上運轉的企業,能不能採用遠程辦公的模式?有困難能不能克服一下,不要再以非疫期的標準要求當下的行為

3,人才能不能就盡發光?能在老家做事的,就在老家做事,像口罩廠、防護服廠就近招收健康人才

4,有的小區在門口攔截外人、諸如快遞、送菜員進入。但也有小區派安全的工作人員將生活資料送到業主門口,不接觸。這是不是值得推廣?

核心思維只有一個,減少人員流動,至少在疫情徹底得到控制之前。

你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

有朋友問《鼠疫》在哪裡買到,京東就有。但現在快遞不好送達,有網友提供了在線的免費版本,是掃描版,有個別的「。」與「c」的錯誤,大體上不影響閱讀,不介意的單擊原文連結查看。

今天發生在武漢內外的事,光明的,消極的,加謬在這本小說里都有寫到。但最終疫情被控制了,何況當時那個時代,今天的醫療條件和衛生條件相比那時進步多了,相信我們很快就能度過難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