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為什麼要讀書?「武漢疫情」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回首亦江南 發佈 2020-02-11T21:36:12+00:00

02當各大媒體把「武漢疫情」情況公布於眾的時候,我們開始慌張,家家戶戶大門緊閉,昔日喧鬧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

來源/梅語文

成為鍾南山那樣的人,是讀書的終極目的。


01

曾經,當孩子們問:「為什麼要讀書、學習?」

「為了將來找份好工作,為了能過上富足的生活,為了......」

我們的答案都顯得那麼蒼白,而這次「武漢疫情」卻給了孩子們最好的答案。



02

當各大媒體把「武漢疫情」情況公布於眾的時候,我們開始慌張,家家戶戶大門緊閉,昔日喧鬧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

孩子們巴望著窗外,渴望著早日結束寒假,早日開學,早日走出家門。

這樣的時刻,電影明星、歌星、網紅都顯得那麼的暗淡無光,電視劇、動畫片、手機遊戲都索然無味。

我們期盼著醫術高超的救星出現——

當鍾南山院士挺身而出的時候,我們仿佛看到了一道金光透過黑壓壓的烏雲直射下來。

陽光灑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給我們無限的希望,我們才深刻地認識到誰才是應該追捧的大明星。

人們在嘴裡念叨著:「今年過年初一不出門,初二不出門,初三不出門,鍾南山說出門,我們才出門。」可見他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鍾南山教授一直都在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學術,20多歲名牌大學畢業,40多歲赴英國進修,60多歲帶領醫護工作者抗擊非典,如今80多歲的他依然挂帥親征,趕到武漢,與「冠狀病毒」戰鬥,著實令人佩服。


03

當孩子再問:「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

我們可以堅定地告訴他:

要做一個像鍾教授那樣有知識的人。知識不僅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還能救人於水火。

當危險來臨的時候,你不是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識去戰勝危險,用自己的勇敢和擔當去化解災難,成為國家和人民的中流砥柱!

學好科學知識,不僅對個人有利,更對我們的國家有利:力挽狂瀾於國家、人民於水火之中。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第一生產力,國與國之間的較量是就是科研技術的較量。

要成為像鍾教授那樣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妙手回春,救民於水火;

懸壺濟世,護國於危難。

成為鍾南山那樣的人,是讀書的終極目的。


04

我們雖然生活在一個和諧有溫度的國家,但是要知道這個世界並不和平。

看看被美國攻打後的敘利亞,多少家庭流離失所,多少孩子無家可歸,每日的炮火似乎是常態。

再看看被美國刺殺了將軍的伊朗,伊朗國人人痛批美國的卑劣手段,但又能耐他何?只因美國太強大啊!

再想想1840年的我們,鴉片戰爭的失敗,我們遭受了多大的磨難和屈辱。

現在好不容易繁榮昌盛了,但依然有許多雙眼睛在虎視眈眈地望著我們,他們害怕我們的崛起,見不得我們好。

現在的戰爭不僅是飛彈大炮的比試,更是生化武器的較量。

我們的國家只有掌握先進的科研技術,才能更好地抵禦他國對我們的各種恫嚇、威脅(包括威懾力更強的生化威脅)。

雖然鍾南山教授很厲害,但畢竟他已經84歲了,不可能保護我們一輩子。

我們需要培養更多像鍾南山教授那樣的人才,未來,需要年輕一輩的崛起。


05

讀書是一種責任。

這種責任,用周恩來總理的話說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用儒家經典概括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還有北宋大家張載著名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讀書,不是為了成為網紅明星,不是為了成為富豪權貴,而是為了成為成為鍾南山院士那樣的人。

這是疫情面前,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的。

孩子是民族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未來的生力軍。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

我們要把他們往正確的方向引導——強化擔當責任,塑造民族魂魄。

讓更多孩子成為鍾南山院士式的頂天立地的人、敢於衝鋒的人、無私擔當的人、胸懷家國的人。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鍾南山院士那樣的人,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的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