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為貧困戶送上「健康年貨」

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佈 2020-02-11T22:27:48+00:00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醫生李永浩送來及時雨。中山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自2013年定點扶貧鳳慶縣以來,該校充分發揮臨床醫學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優勢,積極探索發展式醫療幫扶新模式,破解該縣貧困群眾看病遠、看病貴等突出難題。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漆小萍 記者 劉盾)今年,雲南臨滄市鳳慶縣村民張艷(化名)亮亮堂堂地過了春節。前不久,張艷被診斷為視網膜脫落後,就愁上心頭,「大城市就醫人生地不熟,一路的吃住行、醫療費更是吃不消」。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醫生李永浩送來及時雨。作為在鳳慶縣人民醫院扶貧的「外援」,李永浩給張艷成功實施了視網膜脫離修復術。「這對我們家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千言萬語道不盡我們心中的感激。」張艷的愛人王大哥喜不自勝,給李永浩寫了感謝信。

鳳慶縣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該縣19035戶建檔立卡戶中,就有8735人因病致貧。而原來鳳慶縣醫療衛生基礎相對薄弱,面臨醫護人員短缺、學歷偏低等難題。當地百姓就醫曾面臨「兩頭難」困境,大病要到大城市、大醫院,經濟壓力大;由於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短缺,農村群眾看病不方便。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成了鳳慶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攔路虎』。我校發揮專長、精準施策,助力鳳慶縣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夢。」中山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自2013年定點扶貧鳳慶縣以來,該校充分發揮臨床醫學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優勢,積極探索發展式醫療幫扶新模式,破解該縣貧困群眾看病遠、看病貴等突出難題。

如何讓貧困群眾家門口就有好醫院,讓他們能「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中山大學深入調研,摸清了鳳慶縣貧困群眾疾病譜、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等家底,針對性地開出「醫療脫貧藥方」。

為盡力讓貧困群眾身患大病時,求醫時不再捨近求遠,中山大學著力打造提升鳳慶縣人民醫院醫治能力,將該院打造成該縣醫療機構的「領頭羊」。該校堅持「輸血造血」並重,選派中大附屬第七醫院對口幫扶鳳慶縣人民醫院,對該院所有學科進行了全覆蓋。

夜幕降臨,鳳慶縣人民醫院手術室燈火依然通明,中大附屬腫瘤醫院醫生邢蔚正帶隊做手術。她和鳳慶縣人民醫院麻醉科同事精誠合作,實現了鳳慶縣神經阻滯麻醉下的腹膜透析置管術等「零的突破」。這些麻醉新技術在鳳慶縣人民醫院推廣應用後,減輕了患者疼痛、降低了風險,實現「一箭雙鵰」。

中大還派駐專家,選擇適宜的醫療技術和項目,在鳳慶縣人民醫院大力推廣。功夫不負有心人,鳳慶縣人民醫院在雲南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中名列第一。

一枝獨秀不是春。中大重點針對消化內科、兒科、婦科等鳳慶縣貧困戶常見疾病門類,專門幫扶建立了消化醫學中心暨危重兒童、新生兒救治中心、病理診斷中心等臨床中心,組織專家開展了鳳慶縣首例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術等。中大還積極開展勞動力恢復等首批專項救助項目,惠及鳳慶縣大量貧困群眾,其中大量罹患白內障等眼部疾病的窮困老鄉得以重見光明。

中大還著力培養培育一支帶不走、高水平的本土醫療隊伍。該校根據當地醫院實際需求,舉行臨床師資教學能力培訓班,每年培訓1500人次鳳慶縣醫生。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中大各附屬醫院按照每年16人次、半年為一期,接收鳳慶縣選派的醫務人員進行業務進修。

為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貧困群眾的家門口,中大還通過培養鄉村醫院「帶路人」等舉措,努力幫扶鳳慶縣基層醫院提升業務水平。鳳慶縣魯史鎮中心衛生院院長黃子全受益於此。學到廣州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真經後,他將先進經驗本土化,創立了縣鄉村三級共管模式,由一個醫師、護士組成團隊,就近為居民簽約服務。

魯史鎮中心衛生院還經常下到各個村宣傳,為貧困戶制定健康扶貧聯繫卡,加強動態幫扶管理,特殊人群簽約率達到100%。縣鄉村三級共管模式現已在鳳慶縣星火燎原,更多貧困群眾也有了家庭醫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