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典型的髒亂差,為何很少爆發疫情?中國歷史與印度歷史的區別

騰飛說史 發佈 2020-02-11T01:51:39+00:00

關於「印度為什麼很少爆發疫情」這個話題,其實是一個典型的偽命題。是我們對印度的歷史與自然環境不了解,而形成的一個錯覺。

關於「印度為什麼很少爆發疫情」這個話題,其實是一個典型的偽命題。是我們對印度的歷史與自然環境不了解,而形成的一個錯覺。事實上,印度不是疫情少了,而是太多了。正因為印度的微生物比較多,所以,才限制了印度社會的發展,導致印度文明長期落後於中國文明和歐洲文明,當然,這裡的「落後」,特指經濟發展水平。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講一講這個問題。

美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威廉·麥克尼爾在其著作《瘟疫與人》一書中,就專門提到了「印度的瘟疫」這個問題,威廉·麥克尼爾認為限制印度文明發展的恰恰是印度的微生物。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微寄生」和「巨寄生」這兩個概念,地球上的生物圈其實就是一個捕食與被捕食的關係,並且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之中。微寄生就是指人類與微生物的關係,微生物是指肉眼看不到的生物,這些生物有細菌、病毒、真菌和一些小型的多細胞生物等等。人類身上大部分的微生物,對人體是無害的,它們與人類的身體處於「共生」狀態,在我們人體這個小宇宙內存在的微生物數量超過了人體的細胞總數,僅僅在腸道內就生活了100萬億的微生物。少數的微生物對人類是有害的,往往會引起傳染病,這些微生物被我們稱之為「病原體」,比如天花病毒、鼠疫桿菌、瘧原蟲等等。對人類的有害的微生物,也並非全都會引起疾病,因為我們人體有一個免疫體系,免疫系統有的時候會殺死這些微生物。我們的身體,其實就像宏觀世界的原始森林一般,這裡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微生物,它們組成了一個微生物的群落。「巨寄生」簡單來說,就是指人類與獅子、老虎、綿羊的關係,人類生活在原始森林裡,有的時候會成為老虎和獅子的食物,這些野獸對人類來說是致命的生物,我們人類也會捕食山羊、綿羊、野雞等小型的動物,對於這些小型動物而言,人類也是置它們於死地的生物。

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表明人類起源於非洲,現代智人大約在10萬年前,才開始走出非洲,10萬年前,人類的石器技術實際上已經非常先進了,進入到食物鏈的頂端了,地球上沒有任何一種動物可以傷害到人類,而人類卻可以捕食任何一種自己想要捕食的動物,按照道理來說,非洲草原上的動物早就被人類捕殺殆盡了,非洲的原始叢林也全都被人類燒荒了,只有把非洲的土地全都開發了,人類才會走出非洲,尋找新的土地。可是為什麼人類的故鄉——非洲,仍然有大量的野生動物和原始森林呢?這與非洲的微生物世界密切相關。我們可以對獅子、老虎、猛獁象這些大型的動物進行圍獵,卻奈何不了微生物的世界。

非洲草原上生活著一種叫做「采采蠅」的昆蟲,采采蠅可以傳播一種可引起昏睡病的錐蟲,這些寄生蟲在羚羊和其他的動物身上並不會引發明顯的疾病,這些野生動物長期與這些寄生蟲生活在一起,已經適應了這個微寄生的世界。但是,采采蠅一旦把這些古老的寄生蟲傳播到人類身上,就會引起昏睡病,因為人類是這個非洲大草原生態系統的「闖入者」,我們還沒法適應這裡的微生物,人類被采采蠅叮咬之後,寄生蟲會突破人體的防禦系統,在體內生存下來,並進而引發人體機能的廣泛損傷,比如:發燒、頭痛、昏睡等等,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甚至會死亡。正因為非洲羚羊的後面,尾隨了這些采采蠅,所以,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動物才不會被人類捕食,能夠在人類先進的石器面前,幸免於難。10萬年前的昏睡病為人類在非洲的活動範圍,劃了一條界限,一旦闖入到大草原,人類就會死亡,在自然選擇面前,人類不得不繞過非洲大草原,進入到亞洲和歐洲。

非洲的氣候,從整體上來講,是炎熱的,炎熱的氣候為微生物的多樣性提供了條件,微生物的多樣性,限制了人類狩獵群體的壯大。當人類發明了先進的、精緻的石器之後,發現亞洲、歐洲的溫帶地區,更適宜狩獵,於是這些原始人類就進入到溫帶地區發展。當然,這種遷徙是無意識的擴張。

溫帶地區的微生物相對來說比較少,因為溫帶地區有寒冷的冬天,寒冷的冬天能夠殺死一些微小的生物,不利於細菌、病毒的傳播。人類在自然狀態下,是無法在溫帶地區生活的,因為我們的身上毛髮稀疏,無法抵禦嚴寒。當我們有了衣服、房屋以後,才會進入到溫帶地區,衣服和房屋讓我們占據了溫帶地區的生態龕,而微生物的多樣性又因溫度的降低而呈現出減少的趨勢,於是,人類在亞洲和歐洲就迅速擴張了起來,甚至在北極圈附近,都有了人類的聚落。換句話說,溫帶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不如熱帶地區,這裡的生態系統反而容易被人類破壞,而熱帶地區則是不容易被破壞的。人類無法破壞熱帶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那麼,自身就永遠被置於天然的食物鏈當中,而無法突破這個微寄生和巨寄生的世界,處於一個生態平衡之中,文明與文化的進步也就被限制了。文明的進步,其實就是破壞生態環境的過程。

人類的免疫系統對於病毒和細菌等病原體能夠產生抗體,抗體有助於鑑別外來物質,但是,抗體對於寄生蟲往往是無能為力的,原始人類即便是頻繁地接觸非洲的熱帶草原和熱帶叢林,也無法產生特定的抗體,去消滅這些寄生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非洲熱帶的微生物保護了非洲野生動植物資源免於被人類肆意揮霍。

人類走出非洲之後,也會遇到與非洲緯度位置與氣候環境相似的地方,這些地方的微生物同樣具有多樣性,因此,全球各地的熱帶草原與熱帶雨林,都保持了原生狀態,例如東南亞、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仍然生活著一些原始部落,即使是人類擁有了弓箭和漁網之後,人類在這裡也只是天然食物鏈當中的一個成員,而沒有發展出農業和畜牧業,微寄生與巨寄生形成的生態平衡,把人類社會死死的卡在了採集和狩獵的階段。

農業和畜牧業誕生在溫帶地區,人類最初的五大文明都在北緯30度附近,古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臘文明和中國文明,在亞歐大陸上連成了一條直線。當然,在農業文明誕生之前,人類在溫帶地區還經歷了漫長的採集和狩獵的社會。這個漫長的採集和狩獵的社會,造成了地球上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人類在新石器時代的狩獵活動,造成了大量的大型的野生動物的滅絕,這些大型的野生動物有猛獁象、劍齒虎、巨型地懶等等。我們破壞了溫帶地區的生態環境,將這裡的巨型哺乳動物、成片的森林揮霍掉了,發現靠採集和狩獵,根本無法生存了,於是,我們就從食物的採集者變成了食物的生產者,發明了農業。靠種植農作物、飼養牲畜,維持自身的生存。與採集和狩獵相比,從事農業,單位面積所能獲得的食物量增加了,人類的人口也迅速增長。人類在發明農業之前,全球人口的數量不超過2000萬,一些與人類體型相當的動物,其數量都比人類多,農業產生以後,全球人口數量的增長進入到快車道,呈現出爆髮式的增長。儘管現在全球人口數量有70多億,但是,人類的基因庫並沒有呈現出多樣性,這表明我們在遠古時代都是同一個祖先的後代,全球人口的增長是近一萬年以來的事情。農業文明雖然養活了大量的人口,但是,我們卻將溫帶地區的原始生態環境給破壞了,這裡的動植物呈現出單一化的現象,分布最廣泛的植物是人類種植的農作物,數量最多的動物是人類飼養的家畜。我們之所以能夠破壞這裡的原始生態環境,就是因為這裡的微生物不具備熱帶地區所呈現出的多樣性,假如這裡的微生物也很多的話,也許我們的文明就被卡住了。

在亞歐大陸最初的五大文明之中,印度文明最具特殊性。印度位於熱帶季風氣候區,並且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原地帶,耕地資源多,印度的自然環境要遠遠優越於中國和歐洲。中國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位於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雨量集中在夏季,夏季的光照資源和水資源比較豐富,有利於植物的生長,但是,漫長的冬季則是寒冷的,在秋冬季節,絕大多數的植物都要凋零,農作物也無法種植,並且中國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稀少,耕地資源不足。古希臘文明與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位於熱帶沙漠氣候區,光照資源豐富,土壤肥沃,但是降雨量稀少,誠然,在最初的時候,這裡的氣候也許比現在要好一些,但無論怎麼好,至少也是半沙漠地帶,缺少水資源的。古希臘文明位於地中海氣候區,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多雨,光照資源和水資源無法做到有效的配合,因此古希臘人是不太喜歡從事農業的,他們更喜歡商業,古希臘文明其實是一種商業文明。總之,從自然環境來講,亞歐大陸最初的五大文明之中,印度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可是,印度文明卻顯示出明顯的弱勢地位,這裡不斷遭受外來民族的入侵,而且內部也經常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從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印度可以說是看似資源豐富,但實際上卻一直很貧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我們看到的印度的優勢是巨寄生世界的優勢,這就相當於我們看待非洲的熱帶草原和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一樣,為什麼資源豐富的熱帶草原與熱帶雨林,反而經濟不發達呢?我們看到的是巨寄生世界的優勢,而忽略了微寄生世界對人類活動的束縛。

印度之所以長期貧弱,就是因為這裡的微生物太多了,今天印度的農村和城市仍然有霍亂、瘧疾和登革熱在肆虐,印度的貧民窟是這些古老傳染病的高危地帶,印度是全球登革熱傳染病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而細菌性腹瀉、A型肝炎和E型肝炎,則是通過飲用水和食物進行傳播,印度位於熱帶,飲用水和食物容易滋生微生物,因此,如何清潔飲用水和食物,始終是印度城市的一個公共衛生問題。2016年,印度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人數達到了210萬人,印度與非洲國家一樣,也是全球愛滋病的重災區。流行性乙型腦炎對於現在的中國人和日本人來說,已經是一種非常陌生的傳染病了,但是,在印度的一些貧民窟,仍然存在高發的危險。

那麼,新型的病毒在印度有沒有發生過呢?蝙蝠的體內有一種病毒,叫做「尼帕病毒」。尼帕病毒於1998年首次出現感染人的現象,於是在1999年,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出現了尼帕病毒疫情,之後,尼帕病毒被傳播到印度,在2001年和2008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蔓延,相比於馬來西亞的尼帕病毒,印度的尼帕病毒呈現出傳染性更強的特點。

印度的貧民窟是霍亂、瘧疾和登革熱等比較古老的傳染病的高危地帶,印度也曾經出現過尼帕病毒,那為什麼這些傳染病沒有在整個印度傳播開來呢?人類的疾病其實不僅與病原體有關,還與人類社會的文明發展程度密切相關,人類的疾病可以說都是一種「文明病」。比如,原始社會的人們可能受到一些寄生蟲的困擾,但是,今天的人們卻長期被糖尿病、肥胖、心腦血管疾病所困擾,而肥胖、高血壓到了古代,根本就不會被視為慢性病,而是富貴的象徵,沒聽說古人喊減肥的,但是,現代人卻天天喊著要減肥。傳染病也是如此,人類社會一些古老的傳染病消失了,但是,新的傳染病仍然會發生,即使是已開發國家,也經常發生疫情,比如新加坡曾出現過尼帕病毒,美國曾經出現過伊波拉病毒。古老的傳染病消失了,是因為我們的文明層次提高了,比如霍亂的消失與城市的環境改善密切相關,已開發國家在改善了公共衛生、清潔了飲用水之後,霍亂就基本消失了,但是在印度,人們卻經常要提防霍亂;登革熱病毒主要是通過蚊子傳播,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方,城市環境整潔、乾淨,滅蚊措施做得好,登革熱就不會蔓延。舊的傳染病消失了,而新的傳染病之所以仍然會時不時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病毒可以通過基因重組的方式,繞過人類的這些醫學措施,但是,即使是這樣,只要我們有有效的醫學措施,這些新型病毒仍然會得到控制,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醫學措施就是隔離。印度的尼帕病毒,之所以不會蔓延,不是因為印度的醫學隔離措施做得好,或者說印度人經常吃咖喱,有助於抑制病毒,而是因為印度的交通不發達,城市化進程滯後,落後的交通,本身就是一種天然的隔離。伊波拉病毒發生在非洲,為什麼會被帶到美國呢?就是因為美國與非洲之間的交通太發達了。

所以,印度不是沒有傳染病,而是微生物太多了。印度位於熱帶地區,微生物容易滋生,因此,城市的公共衛生環境始終困擾著印度人。

最後,讓我們談一談印度的微生物與印度文明。印度文明給人們的總體印象,就是沒有多少進取心。微寄生世界其實同樣也在消耗一個社會的能量,在農業文明時代,整個社會的發展是基於農民所能提供的剩餘糧食的基礎上,印度的農民攜帶的微生物比溫帶地區的農民多的話,就意味著微寄生消耗的能量也多,於是,整個社會的發展就被束縛住了,這就是古代印度始終處於分崩離析狀態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印度的中部和南部,始終存在一個濕熱的環境,這裡的微生物呈現出多樣性,生活在這裡的居民,長期被一些地方性的傳染病所困擾,印度北部的居民也就無法開發這裡的土地,因此,到了18世紀、19世紀的時候,印度中部和南部一帶,實際上還是處於蠻荒狀態。

印度自然環境看似優越,但正是這種優越的自然環境,導致了古代印度的貧弱,這一點與非洲國家非常類似,印度在農業文明階段受到了限制,而非洲國家則是在採集和狩獵的階段受到了限制,這與微寄生是密切相關的。當然,並不是說微生物少的地方,就沒有傳染病。發達的農業社會同樣有傳染病,比如曾經肆虐於亞歐大陸的麻疹和天花,就是發達的農業文明帶來的,並且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而加快了傳播速度。在現代工業社會,同樣也有傳染病,人們把森林改造成農田,把農田改造成城市,每破壞一次生態平衡,生態環境都會發生自我調整,處於動態的平衡之中,在這個平衡的生態環境中,微生物從來都不會缺席。如何處理人類與微生物的關係,是我們始終面臨的一個問題。

在農業社會,最先進的科技、最強大的文明都是誕生於溫帶地區,熱帶地區沒有出現過一個強勢文明。在現在的地球上,已開發國家都集中在溫帶地區,熱帶地區的已開發國家少之又少,新加坡是熱帶地區的一個已開發國家,新加坡非常注重城市的公共衛生環境,新加坡就如同一個整潔的花園一樣,因為一旦不重視公共衛生環境,新加坡的微生物就會泛濫,微生物同樣會消耗一個社會的能量。溫帶地區,也有一個國家非常注重公共衛生,那就是日本,日本雖然處於溫帶,但卻是一個島國,降雨量十分豐富,日本可以是說是地球上降雨量最多的溫帶地區,日本人如果不注重衛生,周圍的環境也容易滋生微生物。實際上,日本的古代文明發展速度也是非常緩慢的,但是,總體而言,日本比印度要好一些。

中國位於溫帶地區,和西歐、美國、日本基本上是處於同一個緯度上,中國成為已開發國家擁有著很多的優勢,這些優勢其實都是印度所不具備的。

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要注意處理自身與微生物之間的關係,我們在推進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過程中,創造了一個城市環境,這個城市環境同樣需要維護好,在這方面,日本、韓國、新加坡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經驗。我們不能總是拿印度的城市來作比較,覺得印度的城市髒、亂、差,好像也沒什麼,印度人活得也挺好的,其實,有的時候,是因為我們對印度的歷史與自然環境不了解,而形成了一些錯覺和謬論。印度處於熱帶,印度的城市不是微生物少了,而是微生物太多了,印度未來想要成為已開發國家,肯定也是先要解決城市的公共衛生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