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獻為何會出現的「西安省」?

歷史淺讀 發佈 2020-02-12T02:37:34+00:00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西安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城市,歷史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國歷史是建都時間最長,朝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到了現在,西安還是陝西省的省會,影響力不容小覷。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西安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城市,歷史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國歷史是建都時間最長,朝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到了現在,西安還是陝西省的省會,影響力不容小覷。



而在清朝時期,西安還曾以「西安省」的字眼出現在奏摺中,而且不少官方文書中都出現過「西安省」,例如在乾隆二十二年,陜甘總督黃廷桂的奏摺中就提到「西安省滿漢兩營八旗兵教場在漢城西北角西湖園地方,綠旗兵教場在西門外,離城十數里」;乾隆時期的《民數、谷數黃冊》中也提到了「西安省」,這到底是官員大意所造成的錯誤,還是真的存在「西安省」呢?



仔細查看清朝的史料,我們會發現清朝對省會有三種叫法,其中一種就是在省會的名稱後面加一個後綴「省」字,例如成都省指的就是四川的省會成都,武昌省指的就是湖北的省會武昌,換句話說,西安省實際上指的可能就是陝西的省會西安。這種叫法在清朝一些史料上也得到見證:例如乾隆二十九年,陝西巡撫明德的奏摺里就寫了「西安省東二十里灞橋地方,系咸寧縣所轄,為晉、豫、川、甘、通衢。」這裡的西安省指的就是陝西的省會西安。



此外,在清朝的官方文件中,還會把省會代指某個省,乾隆時期的奏摺中就多次出現這樣的例子,陝甘總督楊應琚上奏:「西安省於十二月初五日前任撫臣鍾音準到部文」,禮部尚書管理刑部事務的劉統勛題覆:「西安省乾隆三十四年分承緝命盜等項雜犯,案內在逃未獲之伙盜從犯應將承緝,從犯不獲之臨潼縣典史劉賢等照例罰俸」,對比史書,很明顯這裡的「西安省」實際上指的就是陝西省,也就是說,西安省是陝西省另一種官方叫法。這種代指的方式實際上到現在也存在,例如外國網友經常將北京代指中國。

那麼好端端的陝西省,為何偏偏要用西安省來代指陝西省呢?



這不得不提到清朝時期的一個官職:西安巡撫。

眾所周知,清朝邊疆大吏陝甘總督管轄陝西和甘肅,那麼應該是有陝西巡撫和甘肅巡撫,怎麼會跑出來西安巡撫呢?雍正元年的西安巡撫是范時捷,但在同一時期,范時捷又曾以陝西巡撫的身份上奏,由此可以猜測西安巡撫實際上就是陝西巡撫。事實上,無論是陝西巡撫還是西安巡撫,都並非官方的正式名稱,陝西巡撫的正式稱謂應該是「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陝西等處地方贊理軍務,兼理糧餉」,那麼既然有那麼長的官名,在非官方嚴肅場合,尋找一種對自己簡便的稱謂也就正常了,所以才會出現范時捷有時候在奏摺稱自己為西安巡撫,有時候又稱自己為陝西巡撫。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陝西布政使司的前身,是西安布政使司,有時候由於習慣問題,就把陝西省稱為西安省了。

當然,還是現在的叫法比較舒服,西安就是西安,陝西省就是陝西省,清朝時期的西安省指的是西安省會呢,還是陝西省呢,不認真看,還真的會分不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