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大明初代寧王——朱權

朝史暮想 發佈 2020-02-11T02:44:16+00:00

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依舊安坐在龍椅上,不慌不忙地構建著自己的政治體系;這一年,四皇子朱棣還只有18歲,與其他皇子們一道在安徽鳳陽「上山下鄉」,經歷著封王前最後的歷練;這一年,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太子朱標正式開始參預國政,朝中一切大小政務皆啟皇太子奏聞;但很少人注意到,同樣在這一年,

洪武十年,在明朝歷史上並不是濃墨重彩的一年。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依舊安坐在龍椅上,不慌不忙地構建著自己的政治體系;這一年,四皇子朱棣還只有18歲,與其他皇子們一道在安徽鳳陽「上山下鄉」,經歷著封王前最後的歷練;這一年,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太子朱標正式開始參預國政,朝中一切大小政務皆啟皇太子奏聞;但很少人注意到,同樣在這一年,朱元璋後宮一位徐姓妃子,誕下了一個皇子。這是一位影響了大明後來歷史進程的皇子,一位為我們後世留下了寶貴文化遺產的皇子,皇十七子——朱權。

朱權,明太祖朱元璋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被封為寧王,即大明的初代寧王。兩年後,二十歲不到的朱權就藩大寧,成為了手握軍政大權的邊鎮藩王,與其他眾兄弟一起,構築了大明帝國北方防禦蒙古的重兵團防線。但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僅僅幾年後朱權便被起兵「靖難」的朱棣所綁架,吸收了其全部的軍事力量,並在朱棣登基後被封至偏遠之地。之後的朱權寄情於宗教,音律,醫藥,雜劇,文學,史學,茶道,繪畫,農學等,並為後世留下了諸多不俗的著述典籍。

大權在握,意氣風發

關於朱權的史料其實並不多,但關於朱權的研究卻很繁雜。原因也簡單,朱權在文化上的貢獻太多太大,是明代首屈一指的全才。比如他的古琴曲譜《神奇秘譜》,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純音樂曲譜集,被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比如他的《太清玉冊》,幾乎重新構造了道教的綱領,為後來道教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這些顯然不是朝史暮想的關注點。

因為史料少,從純粹歷史層面去讀朱權的人反而不多,所以朝史暮想打算從史料的隻言片語,從朱權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試著側面去解讀朱權的性格,去觸碰這位大明寧王心中柔軟與悲苦。

我們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很喜歡用兒子的,所幸,他的兒子足夠多,成材率也不低。朱元璋對於分封這件事情,多數時候是持肯定態度的。就是讓自己兒子分封到各地,抵禦外族,鎮守邊疆,藩屏帝室,拱衛中央,以求國家的長治久安。

吾之子與公卿、士庶之子不同,公卿之子賢則榮其一家,吾之子賢則兼善天下。故使之朝誦詩書,晚習弓矢,驅馳以練其力,涉歷以廣其智,欲其通達古今,威武能斷,然後克勝其任。——《明太祖實錄》

大概意思是,朱元璋說自己對兒子的要求很高,要文武兼備,文能治世,武能安邦,通達古今。從朱元璋當初對太子朱標配的師資力量,還有後來皇太孫朱允炆那些大儒近臣,可以想到朱元璋對子女教育程度的重視。

與朱棣的彪悍不同,朱權身上,明顯帶有濃厚的儒家文化氣息。這個也可以理解,朱棣比朱權大了18歲,將將趕上朱元璋的創業期,那個時候,打天下比什麼都重要。而作為十七子的朱權出生時,大明帝國已經開始全面復甦,朱元璋也自然更看重如何守成。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燕王善戰,寧王善謀」這八個字。二十歲不到的朱權,與征戰沙場幾十年的朱棣,被世人拿來相提並論,這不得不說是朱權的能耐。而一個「謀」字,朝史暮想更願意把朱權,歸到儒將這一類別。

朱權在軍事上的能力到底如何?考慮到朱棣登基後大肆修改史料,朱權在軍事領域上的記載僅有《明史》寥寥數語:

逾二年,就藩大寧。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權數會諸王出塞,以善謀稱。——《明史·朱權傳》

這段話有三個信息。

第一,朱權就藩的地方大寧,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軍事要地。第二,朱權所轄制的軍力非常強大。事實上,當時的大寧,幾乎可以說是明朝與蒙古作戰的第一線,其兵馬之眾,戰力之強,比之朱棣封邑有過之而無不及。第三,朱權並不因為年紀小而被父親和哥哥們特殊對待,有大的軍事行動,朱權都要參與到一線,並且以其出色的謀略,貢獻巨大。

朱元璋作為軍閥出身的開國君主,自然深知領兵作戰之不易。朱權以十五六歲的年紀,即被他扔到北邊前線,獨挑重擔,給予龐大的兵權與治權,由此可知朱元璋對朱權能力的信任。

除了信任,應該還有喜愛的成分。孩子多了,做父親的分配到每個愛子的疼愛自然就少了,但總有這麼幾個特別出眾的,能夠受到另眼相看。

朝史暮想一直堅信,像達文西這樣所謂的全才,能夠在眾多領域同時有不俗建樹的,其實都是天才。很明顯,朱權就是明初時期的天才。

生而神姿朗秀,白暫,美須奪。......慧心天悟。好學博古,諸書無所不窺。旁通釋老,尤深於史。——《獻征錄·寧獻王權傳》

看到沒有,朱權不僅從小學習成績好,並且表現出了對其他諸多領域的濃厚興趣,並且生得英俊白皙,還有明朝美男標配的一把好鬍子,如果這樣的人是你的兒子,我就問你喜不喜愛?

於是乎,一個英俊儒雅,學識不凡,善謀能斷的皇子,一個少年得治,意氣風發,大全在握的親王形象,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怎能不讓世人稱讚動容。而從洪武二十七年到朱棣「靖難」起兵的建文元年,這四年的時間,成為了朱權人生的高光時刻。

有所不為,終成大憾

那麼如此一個能文能武的儒將式的皇子,為什麼會被朱棣所裹挾,參與到「靖難」,並且最後還被朱棣擺了一道?好,那我們就說說朱棣對朱權的綁架。

燕王遂自劉家口間道趨大寧,......權邀燕王單騎入城,......疑洽不為備。北平銳卒伏城外,吏士稍稍入城,陰結三衛部長及諸戍卒。燕王辭去,權祖之郊,伏兵起,擁權行。三衛彍騎及諸戍卒,一呼畢集。——《明史·朱權傳》

朝史暮想做了刪減,其大意是,燕王起兵之後,在一次行軍中繞道大寧,然後進城向十七弟朱權賣慘。暗地裡卻在城外設下伏兵,同時派人收買「三衛部長」。最後在離開時,趁朱權送他到城外,綁架了朱權,而其隨身部隊,特別是「三衛」已經轉投朱棣。

讀到這裡,很多朋友會感嘆朱棣的急智和朱權的大意。但是朝史暮想要告訴大家,朱棣敢不帶部隊進入大寧城,最後成功收服「三衛」,綁架朱權,很可能是一次精心策劃的計謀。原因如下:

第一,朱棣不止一次感嘆過朱權兵馬之盛。朱棣曾經說過「曩余巡塞上,見大寧諸軍慓悍。吾得大寧,斷遼東,取邊騎助戰,大事濟矣。」這段話非常赤裸,意思是朱權兵馬戰力彪悍,如果為自己所用,必能如虎添翼,大事可成。

第二,朱棣收服「三衛」,手段非常高明。這裡我們說的「三衛」,其實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朵顏三衛」。知道明朝後來最出名的三支皇家主力部隊嗎?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朵顏三衛就是三千營的前身,是一支一開始由蒙古人組成的鐵甲騎兵,十分悍勇。

朵顏三衛和蒙古的「黃金家族」其實有一本爛帳,在這便不作贅述,只需要知道二者不對付。朵顏三衛其實並不是朱權的直屬部隊,只能算是由其轄制的蒙古部族。因為和「黃金家族」的不對付,所以朵顏三衛和明朝走的很近,一起對付草原的北元勢力。朱棣其實是許諾給三衛的部族首領,跟著我打仗,事成之後,給予三衛土地牛羊,不再純粹地作為明朝帝國對付北元的炮灰。毫無疑問,這個誘惑對於三衛來說是巨大的。

第三,朱棣看準了朱權對建文帝朱允炆的不滿。雖然他沒有得到朱權直接參戰的許諾,但是他敢肯定朱權不會擒了自己送給建文帝朱允炆去邀功。因為就在不久之前,朱允炆用非常粗暴的手段,剝奪了朱權的大批護衛。這極大地削弱了朱權的實力,讓朱權非常不滿,同時也間接地被朱棣所利用。

於是,朱棣巧妙地把朱權綁上了自己的戰車,吸收了朵顏三衛的軍事力量,為自己的「靖難」之路,增加了致勝的砝碼。

以上內容,其實都是戰術手段。朝史暮想要說的是,朱權這次的變故,敗在其聞名於世的「謀」上,也受限於其自小接受的儒家教育。

在燕王朱棣起兵前夕,其實已經派人和朱權有過接觸,希望朱權也能夠起兵呼應。但是善謀的朱權,在這個時候選擇了觀望。的確,從當時的情況來說,觀望是最好的選擇。

朱棣是眾多藩王中,長於軍事的佼佼者,且北平軍實力雄厚,朝中人脈根基深厚。但畢竟是以燕地一隅對抗全國,形勢並不樂觀;而朱允炆剛剛繼位不久,人心不穩,且一上台就強力削藩,已經是犯了眾怒。雖坐擁全國,但在軍事上並沒有形成對朱棣的強力壓制,起碼沒有看到朱棣的敗象。

朱權要等,等到局勢開始分明,等到那個「拐點」的出現,然後站到最後的勝利者一邊,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是朱權的謀,卻僅僅是有限的謀,因為作為儒將的他,被儒家的道統所束縛。

這句話其實不難理解。我們說過,朱棣和朱權出生時,大明所處的環境不同。朱棣是親眼看著父親朱元璋寸土寸地打出來的,受到朱元璋等一大批創業人物的影響,自然是崇拜強者為王,是有創業者心態的;而朱權從小接受的培養,是如何成為一名賢王賢臣,如何輔佐帝王治世安邦。

我們不知道朱權心裡有沒有想過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坐上大殿上的寶座,但可以肯定的是,朱權心中即使有類似的想法,也絕不是用起兵叛亂的方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里,沒有一條教導過朱權,要拿起自己手中的刀,把現在的君王趕下台。儒家文化最重視的就是秩序,很顯然,朱權就是秩序的遵從者。朱權可以向朱允炆表達不滿,可以接受與朱棣的碰面,可以擁兵自重,作壁上觀,但不會馬上為自己立起反叛的大旗,不會以最直接最血腥的方式參與到爭奪帝位的鬥爭中去。

這便是儒將的有所為,有所不為,也是朱權最後輸給朱棣的最重要原因!

移情轉志,福禍相倚

朱棣成功奪位之後,自然沒有兌現當初要與朱權「中分天下」的承諾。是呀,承諾和契約,是建立在對等的實力上的。此時的朱權,已經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失去了力量的朱權,只想做個能夠享受榮華的逍遙王爺。朱權心想,自己畢竟有從龍之功,在「靖難」之時也付出良多,便希望能夠選個富庶之地作為封國。可幾次提出要求,都被朱棣婉拒,最後被封到了江西南昌。那個時候的南昌,雖然談不上是什麼偏苦之地,但也絕對不是什麼好地方。即使如此,依舊有人誣告朱權謀逆,雖後來查無實據,卻把朱權嚇得不輕。

很多人說,從那以後,朱權開始逐漸消散了對權勢的野心,開始移情於黃老之說,音律,雜居等,所以才會有後來在這些領域的諸多建樹,著述典籍。這個看法,對也不對。

說它對,因為朱權的確開始認命,已經斷了自己在政治上更進一步的念想,並基於自己從小廣泛的興趣愛好,開始在文化領域進行鑽研,成果斐然。

說它不對,是因為朱權只是認命,卻並未消散野心。朱棣駕崩後,明仁宗繼位,朱權希望把自己的封地挪一挪,未允許;明仁宗駕崩,明宣宗登基,朱權又上疏,希望能夠擴充王府的田產,再次被駁。朱權只是把野心藏得更深了,你讀懂了,便是讀懂了。

寧王權遣人進扇,且奏求鐵笛,上命工制鐵笛與之。——《明宣宗實錄》

明宣宗時期,朱權派人入京,希望能夠要到一根鐵笛子。宣宗同意了,讓人做了一把給他。這雖然是一件小事情,卻是朱權在告訴明宣宗,我已經年紀大了,心中已無怨念,不用再堤防我了。

明宣宗聽懂了朱權話外音,這位最終完成了明朝削藩壯舉的帝王,許給了朱權最後的體面。

光浴咸池正皎然,忽如投暮落虞淵。青天俄有星千點,白晝爭看月一弦。蜀鳥亂啼疑入夜,祀人狂走怨無天。舉頭不見長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

這是朱權晚年時做的一首詩,當年那個站在聚光燈下受人矚目的少年親王,現在用最樸實的方式,向世人傾訴著心中的悲苦,宣告著自己時代的落幕。但我們要慶幸,在那個風雲際會的年代,我們在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身旁,沒有看到一個看似光鮮卻可能只是提線傀儡的親王,而是在帝國的南方,在潘陽湖泮,一個博學睿智,著述加身的老人,在讀書飲茶,這何嘗不是我們文化史上的一種幸運。

正統十三年,寧王朱權逝世,享年七十有一。對於朱權而言,在正統十三年的離世,是他最好的時機。因為一年後,「土木之變」便發生了,即使心有所怨,他終究是把自己的人生,定格在了帝國最輝煌的時刻。

朝史暮想,總有些乾貨可以在歷史中挖掘。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獻征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