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評論|李光斗:中國的航空公司飛機為什麼不晚點了?

上游新聞 發佈 2019-12-31T12:20:52+00:00

這些航線飛機出發和抵達的機場距離並沒有改變,也就是說,真實的飛行時間還是和以前一樣的,這多出來的時間是航空公司留出來的富裕,航空界的專業術語稱之為餘裕時間,這是為了應對晚點而另外給出的時間,有了這段時間,就算飛機起飛晚了,也一樣能夠準時到達,原本因為飛機「起飛晚了」而擔心會晚點的

製圖:宋嘉樂

作為世界上航空業增長速度最快的飛行大國,中國曾經是世界上航班準點率最低的國家;如今,中國的航班正點率卻大幅度提高,打開航旅時刻表,很多航班的正點率高達100%;但消費者的乘機體驗並沒有多少好轉,中國的眾多航空公司是如何做到扭「晚」為「正」的?

原來這裡面隱藏著行業潛規則的中國式智慧,消費者集體被糊弄了。

據業內專業人士爆料:與幾年前相比,現在坐飛機出行的時間被人為延長了。航空公司對其航班時刻表悄悄進行了「增肥」,即他們「拉長了航班時刻表」,以製造乘客準時抵達目的地的假象,而航空公司也不用因為晚點而對乘客進行任何延誤補償。

以前,從北京飛往上海的航程只需要1小時45分鐘,如今同樣的航班,飛行時到表上卻被延長到了2小時10分鐘;北京飛呼和浩特的航班飛行時間只需50分鐘,航班時刻表上標出的卻是70分種;有的航線更離譜,比如蘭州飛北京的航班,飛行時間只需110分鐘,航班時刻表上卻寫著150分鐘。這些航線飛機出發和抵達的機場距離並沒有改變,也就是說,真實的飛行時間還是和以前一樣的,這多出來的時間是航空公司留出來的富裕,航空界的專業術語稱之為餘裕時間(schedule creep),這是為了應對晚點而另外給出的時間,有了這段時間,就算飛機起飛晚了,也一樣能夠準時到達,原本因為飛機「起飛晚了」而擔心會晚點的乘客甚至對航空公司報以感激之情,這就是航空公司不願意告訴你的秘密。

這一辦法的確是有效的。研究人員分析了2009年大型航空公司運營的125條航線的平均飛行時間,並將它們與2008年的數據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有76條航線,也就是61%的航線,如今的飛行時間都變長了。利用這樣的潛規則,航空公司大幅度提高了航班的準點率,這就意味著航空公司對乘客承擔賠償責任的幾率降低了。

除了準點率,還有一個概念叫「廊橋率」。廊橋是從候機樓登上飛機的一個重要通道,如果沒有廊橋,乘客就要從候機樓坐一輛擺渡車上飛機,比較麻煩。所謂「廊橋率」,指的就是出發航班停靠航站樓廊橋,乘客無須接駁車直接從登機口登機的機率。廊橋率越高,出發時直接登機的機率越大。但廊橋就像是一根連接在候機樓與飛機之間的獨木橋,廊橋並不是一直連結這一架飛機,而是機場裡的所有飛機共用這些廊橋。因此,當飛機把廊橋撤了,乘客就必須在飛機上等著,無論飛機是半個小時後起飛,還是一個小時後才起飛,都不能算是晚點。

航空公司自以為這種方式,能夠讓自己「躲避延誤懲罰」,給乘客留下「準時」到達的印象,但其實是「弊大於利」。首先,它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延誤問題,並沒有嘗試去解決公司運營問題,反而浪費了消費者的大量時間,因為乘客肯定要比之前更加早的達到機場,在那兒等著。其次,航空公司也並沒有「省下很多錢」。雖然他們不用因為延誤而賠錢,但也沒有躲過「時間就是金錢」這一定律。飛機延長飛行時間,浪費的是飛行成本,比如燃料成本、能源、人力資本等等。最後,航空公司這麼做,簡直將「因小失大」的錯誤示範做到了極致。因為,長此以往,環境問題必將凸顯出來,比如噪音污染、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等問題,歷史經驗表明,解決環境問題從來要「事先預防」而不是「事後補救」。

中國有句俗語「上樑不正下樑歪」,天上的公司這樣糊弄消費者;地面上的公司也不甘落後,對保質期短的冷鏈食品,有的公司的做法是把出廠日期提前;現在是2019年底,如果你在超市里買到2020年出產的食品也不足為奇。

(本文作者李光斗,著名品牌戰略專家,上游新聞專家顧問)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上游新聞立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