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動詮釋「90後」的責任與擔當

人民網四川頻道 發佈 2020-02-12T18:15:34+00:00

當天下午,五桂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重點工作,是下沉到每一個院落,確定「人盯戶」人選——在每一個院落,遴選一名責任心強的人,專門留意哪家有外來人員,特別是省外回來的人員,有就要馬上跟指揮部報告。

人民網成都2月12日電 (郭洪興)一大早,成都市青白江區清泉鎮五桂村廖尚友來到村部,請村幹部列印了一張寫著「消毒酒精,切勿入口」的紙條,貼在一個無標籤的酒精瓶上。昨天晚上,他聽人說,外地有人誤將酒精食用造成人體傷害。為防止周圍的人誤食,所以才有了前述的細心舉動。

從「一頭蒙」到「活地圖」

廖尚友是五桂村的一名「90後」。1月29日,正在守著童裝店鋪的他剛吃完午飯,接到村黨總支委員、志願者黨支部書記陳曉蓉發來的一則簡訊:現在村裡疫情防控工作任務繁重,人手不夠,需要徵集志願者進行逐戶逐人排查登記。請問您是否有時間參與?

「老婆,你把然然(女兒)交給爸媽,你來鋪子上守起,我有事情。」接到簡訊後,廖尚友馬上給妻子李何俊打電話。妻子趕到童裝店後,廖尚友開著他的麵包車,不到十分鐘就趕到了村黨群服務中心。

當天下午,五桂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重點工作,是下沉到每一個院落,確定「人盯戶」人選——在每一個院落,遴選一名責任心強的人,專門留意哪家有外來人員,特別是省外回來的人員,有就要馬上跟指揮部報告。

廖尚友雖是本村人,但他19歲從技師學院畢業後,就跟父親去省外做餐飲。2015年回來後,與愛人一起開了童裝店。對村內的地形和人員,他並不熟悉。

做志願者第一天,廖尚友和村委會主任官久松一起,分別來到10組、11組、13組走訪,感覺自己滿腦子都是蒙的。

為了儘快熟悉五桂村地形,下班後,他沒有回家吃晚飯,而是挨個兒地對每一個組的組長、人員等情況進行了熟悉並記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第二天下午,指揮部重新分工,廖尚友的工作是和區農業農村局紀檢組長鄧梅所在組一起,對11、12、13村民小組進行入戶見面。這下,他頭天所做的「功課」就派上了用場——在去到哪個村民小組前,他提前給組長打電話。爭取組長支持。入戶排查渠道暢通了,使得鄧梅所在組及時、準確地完成了初期逐戶逐人見面、登記的基礎工作。

「這個小伙子,就是五桂村的『活地圖』。他說在一天前對五桂村一點不熟,我們簡直不相信。」鄧梅說。

「戰友」們心中的「萬精油」

摸排、宣傳、消殺、數據收集整理等等,是村(社區)基層疫情防控中,極為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基層信息、數據掌握掌握不及時、精準,將給上級施策帶來極大困難。因此,村黨總支叮囑轄區所有防控工作人員,面對疫情,就像戰士面對敵人,不容半點馬虎。所以,大家每天工作在一起,都親切地以「戰友」相稱。

頭兩天,廖尚友主要工作是搞摸排。完了,他被分到了「機動部隊」。五桂村的疫情防控指揮部,下設摸排組、垃圾廢舊口罩處理組、消殺組、重點人員體溫測量組、治安宣傳巡邏組、數據統計上報組等。有一天,工作人員在製作分工表的時候,不慎把廖尚友這個名字給弄丟了。

「反正你的車開得好,精力又充沛,不如就作為機動人員吧。」有村幹部發現廖尚友腦子靈活,做事隨叫隨到,也不挑三揀四,就這樣建議。於是,疫情防控分工中,一個沒有「編制」的「機動部隊」就這樣誕生了。廖尚友,是唯一一名「戰士」。從此,到各村民小組、院落張貼宣傳資料、跟治安巡邏員一起勸導打麻將「圍堆堆」的人、中午給各卡點運送盒飯、到鎮政府領取資料,他成了隨叫隨到的「萬精油」。

「廖尚友又不是我們的村幹部,一分錢補助都沒有,每天早出晚歸,做起活路來確實不『挑肥揀瘦』,就像一瓶『萬精油』一樣,不管傷風感冒還是腦殼痛肚子痛,只要一『抹』就見效。」同為九零後的五桂村委委員、村文書蔣蓉這樣評價女孩子心中的小帥哥。

「其實,我喜歡別人叫我『萬精油』。」廖尚友說,我父親常常告誡我,成不了大業,就一定要把小事做好。有條件多做一件事,就儘量不要吝嗇一點力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能夠成為人們心中的「萬精油」,說明別人看得起我。

「根本停不下來」的「陀螺」

從正月初一到現在,村「兩委」的工作人員都在「連軸轉」。幾天前,村委會決定,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讓身體稍微弱一點的同志先輪休。可到了輪休日,卻沒有一個人在家休息。於是,大家建議,請廖尚友回家休息一天。第二天,村幹部來到村黨群服務中心,看見這個小伙子已經早早地在辦公室大門外等著開門了。

「以前,每天早上,我都要用腳蹬他幾次,把被子掀了他才起的倒床。」李何俊說,自從到村裡做志願者後,他起床難的毛病一下子就改過來了。有時候凌晨兩三點鐘就陰悄悄地掏出手機看時間,生怕去遲到了。

從疫情防控招募志願者以來,前往五桂村做志願者的人有很多人。而大多都是做一兩天、三五天就因事離開了。一直堅持半個月不下「火線」,廖尚友是唯一一位。

「現在,我的童裝店因為疫情防控暫停營業。家裡孩子也有愛人帶著的。我可以多做一點事情。」說起為何如此熱心志願者的事,廖尚友說,養成習慣了,就像一句廣告詞說的一樣「根本停不下來」。我怕一停下來,又會養成睡懶覺的習慣。

其實,睡懶覺是很多職場年輕人夢寐以求的事。廖尚友也不例外。真正讓他一直堅持下去的,還有一件事。

2月8日,元宵節。天下著濛濛細雨,有「倒春寒」的感覺。中午,廖尚友去給各卡點送午餐。午餐除了盒飯,開飯店的村主任官久松還給大家安排了熱氣騰騰的醪糟湯圓。

13組卡點的值守人是67歲的周基松和68歲的李世全兩位老黨員。這裡沒有帳篷,兩位凍得發抖。廖尚友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叫他們趕快把醪糟湯圓吃了暖暖身子。說:兩位爺爺,你們先回去吧,我向村裡匯報,建議另外派人來。誰知,兩位老黨員堅決不肯離開。周基松說,本來,村黨總支招募黨員志願者,就是要求60歲以下的中青年黨員。我們是再三申請,才被批准的。

「當時我想,他們那麼大歲數了,在這裡連續守了10多天的卡口,沒有一分錢補貼,圖的什麼啊?」兩位黨員的一席話,讓廖尚友感動萬分。他說,後來我了解到,這兩位不僅僅是黨員,還是退伍軍人。他們坐在卡口上,我覺得就是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一名戰士的堅守。

當被問及在這10多天志願者工作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時,廖尚友不假思索地說:老百姓對疫情防控工作的認識加深了。比如,以前不戴口罩的,現在都戴起了。以前喜歡圍堆堆打麻將的現在沒有了。以前有事無事愛在外面閒逛的,現在腳也不「癢」了。更重要的是,現在只要有一輛外地牌照的車子經過外面村,村幹部可以很快接到好幾個報告情況的電話。還有,我變得更加成熟了,我覺得,村社區的基礎性工作做得是否紮實,它對這場戰「疫」的成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廖尚友一邊說著,一邊搗鼓著寫著「非五桂村村民禁止出入」幾個大字的A4紙:我到卡點上發現,晚上的露水和小雨,會讓這些紙打濕。風一吹就爛了。我用透明膠布把它「塑封」一下才耐用。

廖尚友,一個細心、暖心的「90後」。

(責編:羅昱、高紅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