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優秀中國人,從研習國學開始

齊魯壹點 發佈 2019-12-31T19:58:06+00:00

國學雖然是民族瑰寶,但有句話說得好,「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一個心存孝道,敬愛父母,熱愛國家的人,哪怕是一個普通的清潔工,他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也會令人肅然起敬;相反一個不敬父母,不愛祖國的人,只知道貪圖個人享受,驕奢淫逸。

在解答為什麼要學習國學之前,我認為很有必要討論一下什麼是國學。國學實際上就是我們古代的語文教育。我之所以說是古代的語文教育,是要與我們今天的語文教育作一個區別。古代的語文教育跟我們現在的語文教育是不同的。過去的語文教育是文言文教育,現在的語文教育是白話文教育;過去的語文教育學習的是四書五經、諸子百家、詩詞歌賦等流傳千古的經典著作,而現在我們十六年的語文教育學習的內容能稱之為經典的少之又少。

國學雖然是民族瑰寶,但有句話說得好,「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換句話說就是——要學就得學掙錢、吃飯的本事,學國學有什麼用?

國學,關係到一國興衰之學問,它能不重要嗎?國學的重要性不在於它傳承久遠,以及所涉及的內容浩如煙海,而在於它為什麼能傳承久遠,沒有像古印度、埃及、巴比倫文化一樣中途夭折!究其緣由——國學不是哪一類人的國學,也不是權貴階層的國學,它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國學,是中華民族的經典。以前流行一句話——知識改變命運。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謊言。一個心中沒有家庭,沒有國家的人,一旦掌握了知識,那麼他對社會的危害將更加巨大,甚至難以想像。什麼能改變命運?只有智慧。智慧從何而來?國學寶庫處處經典,唯有經典可以啟迪智慧。我想,這就是中華國學能夠歷經數千年的天災人禍而經久不衰,與時俱進的原因所在。

小朋友和大朋友(家長)們學習國學好處多多,我想總結起來不外九點:

一、 作一個孝順父母(孝道)的好孩子;

國學經典浩如煙海,但核心價值不出一個孝字。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所有教化產生的根源。很多朋友認為對父母唯命是從就是孝;父母對自己百依百順,他們就是好父母;自己對父母投桃報李,和顏悅色就是孝順等等。這些我們覺得似是而非,差不多就行的觀念,實際上都是大有問題的。首先父母不是聖人,他們也有犯錯的時候。當父母出現不恰當言語、行為的時候,做孩子的如果心無主見,一味盲從,聽任錯誤,那就是不孝。怎樣才是孝順呢?《弟子規》上說得好——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一個能依據仁心,直言不諱的孩子,而且能顧及父母的顏面,這是父母的福氣,對孩子來說則是盡孝了。另外如果父母沖孩子發脾氣,孩子能否依舊對父母和善呢?我發現如果家庭缺乏傳統文化薰陶,大多數孩子都會敵視、憤怒,表現出來就是冷戰、躲避、對抗。在這樣非正常家庭關係中,怎樣才是孝順?我發現國學班的孩子們經過一年啟蒙教育,基本上能體諒父母的焦慮和煩惱。孩子們雖有不適,但會一如既往地善待父母。《弟子規》有云:「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二、 作一個友愛兄弟(悌道)的好孩子;

現在「二孩兒」政策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喜添新丁。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們在學校和上學路上安全,上課積極發言,回家認真寫作業。如今有了二孩,我們則希望作哥哥姐姐的他(她)能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愛護弟妹;小弟妹能夠尊敬兄姐,謙虛地向他們學習。兄友弟恭,孝在其中。另外,一個在家裡習慣尊敬兄姐,愛護弟妹的孩子,在學校里人緣一定不錯,因為他已經習慣了和那些年紀與自己不相上下,性格也一樣鮮明的夥伴和諧相處,所以他一定會是大多數同學的好朋友。這樣愉快的人際關係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會讓孩子們喜愛學校和老師,喜愛和大家一起學習知識。我想這樣的童年令人神往,這樣的學生時代將充滿價值,這將是成功人生的良好開端。

三、 作一個說話算話(信)的好孩子;

「說話算話」——知易行難!作為父母,我們經常苦惱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們經常地說了不做,做了不說。答應好好的「明天早上六點,我一定早起;今天中午我一定會寫完午練;今天下午一放學,我一定馬上回家寫作業等等」,實際上又是怎樣的呢?孩子早上叫不醒,而且更要命的是父母一方,還有一個堅決阻止這種打擾孩子休息的「好媽媽,或者好爸爸」;中午寫午練?當然不可能。上了一上午的課,實在太累了!回家就寫作業?當然不可能,我還要聽音樂,看漫畫,打遊戲.......當然這是躲在自己的小屋裡,不被父母發現的情況下。

說話算話被無數的人和理由打斷,讓我們的孩子在得過且過中沾沾自喜,在懶惰和責罵中憤怒地畸形成長。原本孩子們只是小毛病,但當毛病變成壞習慣,甚至演變成投機取巧、自暴自棄,孩子的未來將黯淡無光,這樣的家庭還有什麼希望可言!

一個負責任的孩子應該是這樣的:只要他承諾過的事情,他就一定要努力做到。哪怕有些事情的結果不理想,也會總結經驗教訓,向著正確的方向,勇敢實踐。萬丈高樓平地起,每一次承諾都是在人生的藍圖里添磚加瓦,勾勒未來。

四、 作一個做事謹慎(謹)的好孩子;

關於謹慎,我做一個測試——讓我們的孩子打掃一下教室。我發現80%的新入學的孩子馬上會跑過來問:「老師,掃帚在哪裡?」我只能耐心地告訴他:「在廁所裡面,靠門口的右側。」「廁所在哪裡?」、「簸萁在哪裡?」、「地上的灰太多,掃起來會起煙」,「我們用掃帚玩打架好不好?」聽到、看到這些孩子無厘頭式的發問和行為,我沒有生氣,只是感到遺憾,以及對他們父母感到悲哀。因為他們用過度的愛護,束縛了孩子們的手腳,尤其可怕的是束縛了孩子們探索外界,學習知識的機會。動腦與動手雙低——與痴癲何異!大概唯一的區別是後者的神經通路被先天阻斷,前者卻是被愛他們的父母用滿滿的愛阻斷了!

剩下19%的孩子會自行尋找工具,一旦認為完成任務,便開始如80%的孩子一樣開始隨意行動。還有1%的孩子會怎樣?他們不但會主動尋找工具,掃完地後還會拖地,擦乾淨教具。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地面乾淨了,地面上的東西也應該乾淨。這就是老師的要求——打掃教室。無論這件事,老師有沒有安排,有沒有監督。毫無疑問,這1%的孩子會讓老師和家長們驚喜不已,他們將率先成為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勇於開拓,勇於實踐,獨立自主,做事謹慎。《弟子規》有云:「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意思是說,拿著一個空杯子,就像拿著裝滿水的杯子一樣謹慎;進到一個空房間,就像進入到一間有人的房間一樣彬彬有禮。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孩子就是這樣謹慎小心,家長在與不在一個樣,老師監不監督一個樣,這樣表里如一的孩子將來工作的時候,無論在什麼崗位都是愛崗敬業,讓人放心的,那麼成功的事業和美滿的生活都是觸手可及的。

五、 作一個有愛心,能夠關同情危弱(泛愛眾)的好孩子;

我們國學班有一條班規——不可以當面指責,或者嘲笑別的同學。在課堂上領讀的時候念錯別字,回答問題的時候驢唇不對馬嘴,面對這樣尷尬的情況,被人嘲笑在所難免,但在崑崙書院——不可以。面對有缺點的同學,如果你嘲笑,或者指責他,他會怎樣?是馬上改正錯誤,還是自卑、反感?我發現很多新加入國學班和短期班的同學會指責、嘲笑別人,以此來顯示自己的不同;而堅持學完一年啟蒙課(弟子規、三字經、孝經、二十四孝、部分詩經和百家詩)的同學則不會這樣。他們會小聲地提醒,並且會用眼神和手勢等身體語言去鼓勵他,安慰他。這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呢?前者只會讓犯錯者更尷尬,更憤怒,而沒有時間思考自己的錯誤,進而去更正。惱羞成怒之下還會反唇相譏,製造矛盾。後者就完全不同了。他們的安慰和鼓勵會讓孩子迅速冷靜,反省自己的錯誤,進而感激鼓勵他的同學們。同學間的感情會迅速升溫,學習的知識也會越發牢固、精深。批評的目的是讓人改正,而不是讓人反感。這種淺顯的道理原本應該是婦孺皆知,為什麼我們總會在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事情呢?答案只有一個,你需要接受國學經典里——儒學系統教育。《弟子規》有云:「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做到這一條就能常常與人為善,別說和同學們和睦相處,與天地萬物和睦相處也不是難事。

六、作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先生在第四屆復旦基礎教育論壇上,痛批教育功利化時說過一段話:「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有對個人,對整個國家,對人類的責任感。如果學校教育只重視知識,不重視德性培養,那麼培養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孝經.五刑》有云:「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意思是說古代殘酷五刑處罰的罪行有三千條,但沒有超出過對不孝的懲罰。孝道分大孝和小孝,小孝孝於庭帷,大孝孝於天下。藐視國法與國家尊嚴,是對全體中國人民的褻瀆,違反的是大孝;藐視倫理綱常與道德規範,是對列祖列宗的褻瀆,違反的是大孝;藐視孝子孝行,是對自己父母的褻瀆,違反的是小孝。這三種行為是天下大亂的根由。

孝道是一切知識的載體。沒有了孝道,掌握越多知識的人,其製造的禍害就越大。朱海洋、劉海洋、馬加爵等等,這些醜陋的名字讓我不想再提起。他們的學業有成是家庭和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但他們做了什麼?有沒有為家庭和社會回饋過一丁點貢獻?他們沒有。不但沒有,反而揮起屠刀傷害自己,傷害同胞和動物。如果他們走入工作崗位,對社會的危害將無法估量。我們說一個人是否受人尊敬不在於他學了什麼,而在於為他人做了什麼。一個心存孝道,敬愛父母,熱愛國家的人,哪怕是一個普通的清潔工,他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也會令人肅然起敬;相反一個不敬父母,不愛祖國的人,只知道貪圖個人享受,驕奢淫逸。哪怕他腰纏萬貫,僕役如雲,他也會受人鄙視。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要學習國學了吧?就是讓我們的孩子知道學習的方向是什麼,如何正確地學習和生活。讓我們的前進更有動力,更加務實有效。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