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矛盾引發三個家庭的悲劇,老梁提示:原因皆在老公沒做好這點

白茅如玉 發佈 2020-02-13T08:07:51+00:00

01一個婆婆,兩條人命,三個家庭上海姑娘麗鵑嫁給了大學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的東北小伙子亞平,兩人在麗娟娘家的贊助下在上海買房立業,生活在嬉笑怒罵中過得甜蜜幸福。

文|白茅如玉

這兩天經常看到一些關於《雙面膠》的推送。這部13年前根據六六的小說改編,由滕華濤導演,海清、塗松岩、李明啟老師和潘虹老師主演的電視劇,現在看來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頗發人深省。


01

一個婆婆,兩條人命,三個家庭

上海姑娘麗鵑嫁給了大學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的東北小伙子亞平,兩人在麗娟娘家的贊助下在上海買房立業,生活在嬉笑怒罵中過得甜蜜幸福。

但這一切的平靜因為亞萍父母的到來被打破了。亞平的父親生病,要到上海的大醫院進行治療,為了丈夫亞平,麗娟搭關係搭錢地熱心幫忙著。

沒想到亞平的媽媽有著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重男輕女,住在兒子家卻看不慣兒媳婦麗娟的生活方式,總想著幫兒子降住她。

做飯只照顧兒子和老公的喜好,在飯桌上將肉全留給亞平和亞平爸爸,不讓麗娟吃;總在兒子面前挑麗娟的不是,挑撥兒子和兒媳的關係;背著麗娟給孫子餵奶粉,將麗娟的母乳倒了,甚至給孫子灌輸媽媽不好的概念。

婆媳之間的矛盾與日俱增,刀子嘴豆腐心的麗娟一再忍讓,甚至說服自己爸媽拿養老錢出來支持亞平姐夫廠里集資而被騙,可丈夫亞平卻在婆婆拙劣的演技下漸漸發生了改變,內心的天平傾向了自己的媽媽。

終於,在聽到兒子說"媽壞"後,麗娟忍無可忍,與婆婆大吵,要趕婆婆走。亞平維護自己的母親,婆媳矛盾徹底演化成夫妻衝突,亞平對麗娟揮起了拳頭。

電視劇的結局是美好的:因亞平家暴,麗娟和亞平分開,一個家庭就這樣散了。但一年後,亞平又主動找麗娟,亞平媽媽病危,在臨終前向麗娟道歉,兩人和好。

讀過六六原著小說的人知道,其實這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小說最終的結果是:亞平當著自己兒子的面,失手打死了麗娟。

李亞平衝過去把麗鵑一把撲倒在地,拿拳頭使勁砸下去,直擊麗鵑的太陽穴,麗鵑悶悶地發出一聲哀號。

亞平的第一拳帶著氣憤卻還略有猶豫。亞平的母親在一旁,咬牙切齒地喊:"使勁打!打死她!打不死她不鬆手!這個爛貨!捶死她!"

亞平放開壓抑在胸中許久的怨氣,放開力氣,像建築工人砸石頭一樣放拳打下去,一拳又一拳。

亞平的兒子突然間從胸腔中發出哀號,似乎預感到了不幸。急促而哀傷的哭聲並沒有阻止他父親毆打母親的拳頭,儘管他哭得一聲賽一聲地急。

奶奶抱起孩子,邊抖邊捂住孩子的嘴,口中解氣地喊:"打!打!打死這個女人!就是這個**害了我們一家!打!" 不曉得過了多久,瘋狂的李亞平突然還魂,驚恐地住手。麗鵑七竅流血,渾身癱軟,像面袋一樣沒有筋骨。

在寫小說前,六六曾去採訪過即將被執行死刑的亞平的原型男子,問對方是否後悔,誰知他竟笑著說從沒後悔過。

六六後來回憶說:"那個殺人犯對著我們咧嘴一笑,說他找上海女人就是為了全家脫貧,現在上海丈人丈母娘不肯拿錢出來補貼他家,還留著上海老婆幹什麼?"

而麗娟原型的女子父母在知道女兒的死訊後,父親被氣死了,母親精神失常。

三個家庭的幸福就這樣徹底毀了。

02

"雙面膠"的意義

《雙面膠》這部電視劇基本上已經是"婆媳矛盾"的經典反面教材了。很多人總結說麗娟的悲劇在於她一忍再忍,看起來是挺厲害、精打細算的小姑娘,實際上卻很糊塗。

1、 不應和公婆一起同住。麗娟和亞平的日子原本過得挺好的,是婆婆來了以後生出了很多波折,直到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2、 對公婆過分的要求不應一再退讓。麗娟已經感覺到婆婆越來越過分,連她媽媽都在提醒她別被人家欺負到趕出家門。但亞平只要一哄她,她很快就心軟了。

誠然,麗娟的悲劇和自己的"糊塗"有很大的關係,但小說和電視劇之所以取名叫《雙面膠》,其實更多的是想探討老公在"婆媳"關係中應當擔任的角色和應當起到的作用。

婆媳矛盾的根本其實就是對"老公(兒子)"的爭奪——這個故事中,媽媽打著"為兒子好"的旗號挑兒媳婦毛病,妻子想著不要讓老公為難,希望老公能惦記著自己的好而付出、忍讓。

亞平是怎麼做的呢?——毫無原則地幫助自己的媽媽一起得寸進尺。他對麗娟的好言相勸、服軟、哄,其實都是希望妻子能包容自己的媽媽,能答應媽媽過分的要求——打心眼裡,他就覺得媽媽是對的,所以才會一面假意哄妻子,一面感到自己受了委屈,心裡忍著不滿,長期積怨。

亞平作為應該協調好"婆媳關係"的中間方,牢牢粘住"媽媽"和"妻子"的雙面膠,徹底失敗。

03

《雙面膠》的悲劇真正在於弄錯了家庭首要關係

武志紅老師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夫妻關係才是家庭中的首要關係,親子關係不能凌駕於之上,否則家庭就不穩固,會出問題。

  • 家庭,是一個社會中最小的集體單位。當一個人成家了以後,另一半就是至親,需要首先、著重去維護。

1、從關係牢固程度上來說,"生我的和我生的"都有血緣關係,有著永不改變的,砍不斷的聯繫,唯有另一半是法律契約關係,如果不花心思去維護,是可以半路毀約的。

2、從相處時間上來說,"生我的和我生的"都只能在人生中陪伴一段時間,唯有另一半是相約要陪伴到生命終點的。

所謂"永結同心,白頭偕老",在締結婚約的時候,誰都不想離婚,都是奔著一輩子只此一人去的。

所以,伴侶才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是愛人,更是戰友、搭檔,風雨同舟。一旦夫妻關係在家庭中被疏忽,那這個家也就搖搖欲墜了;夫妻關係不和諧,整個家庭中的成員都不會感到幸福。

老梁曾說過,結婚以後,給自己媽花錢,得跟媳婦說一聲。

這就是把妻子的位置擺到了家庭的首位,說明了夫妻關係應當優先於親子關係。

這並不是"有了媳婦忘了娘",而是說在結婚後,所有家庭內部重要的事(包括財務問題)都應該是跟另一半商量,父母已經沒有話語權了,最多只有建議權,還得是在小兩口主動諮詢的時候。

  • 丈夫(兒子)應擺正自己在"婆媳關係"中的位置,真正起到"雙面膠"的作用

在綜藝節目《做家務的男人》中,處於哺乳期的張歆藝想要恢復工作,婆婆不太認同,認為孫子還太小,媽媽張歆藝應當更多地把關注放在家裡。

聽了婆婆的話,張歆藝雖然仍面帶微笑,但能感覺到當場的氣氛很微妙,老公袁弘此刻站了出來,堅決維護妻子張歆藝,對媽媽的意見很不認同,不高興地走了。

袁弘為張歆藝"仗義直言",暖了妻子的心,張歆藝的委屈沒了,才能主動安撫婆婆,體諒婆婆的用心,緩解緊張的氛圍。

其實很多時候,女人只是需要丈夫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就任勞任怨地能照顧好整個家庭。

1、 如何孝順父母,夫妻之間要多溝通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夫妻和諧是不發生衝突的,只是需要做事之前和妻子多溝通。

如果妻子不同意,了解清楚原因,換位思考,是否是自己的要求過分了?還是妻子未能真正理解你?

同時孝順自己父母的同時,不要忘記對方父母。很多事情,只要妻子的心情好了,做起來就容易了。

也可以和妻子提前就以後"孝順雙方父母"的問題做好協商,找到適合你們家庭狀況的方法——孝敬老人,絕不代表毫無界限。

2、 妻子的立場和情緒要首先考慮

當婆媳之間發生矛盾,不要理"是非",不要試圖講道理。只要不是原則性錯誤,就是先維護妻子。兒子有了這樣的態度,能有效避免婆婆將來對小夫妻的生活插手越來越多。

3、 婆媳之間發生爭吵,如果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調解,可以先躲出去

婆媳之間的爭吵是發泄不滿,也是為了爭奪"老公(兒子)"的關注和支持。如果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平息,千萬不要貿然插手。

可以先躲出去,當她們爭奪的"焦點"不見了,發泄也發泄完了,自然就會各自冷靜了。

4、 "盡孝"的人情,讓給妻子

兒媳和婆婆因為認識和相處的時間較短,互相之間的感情沒那麼深,只是因為老公(兒子)而變成了親人。這個時候,可以將"盡孝"的人情讓給妻子,讓婆婆多惦記兒媳婦的好。

5、 劃清原生家庭和婚姻的界限,幫助媽媽找到生活中新的重心

孩子長大了,媽媽們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放手",不要再干涉他們的生活。可以關心他們,但不能插手。

這時,生活的重心一直在孩子身上的媽媽可能會不習慣,不自覺地就會為小兩口開始"操心",認為自己是"為他們好"。

催兒子和兒媳生孩子,對他們的生活方式、育兒方法指手畫腳……這些都是越界行為,很容易引起"婆媳矛盾"。

為了幫助媽媽順利"過渡",兒子可以主動引導媽媽大膽追求自己的愛好和年輕時的夢想,重新為實現自我而活。

結語:處理好婆媳關係,其實就是正確處理「婆婆—兒子—媳婦」三者的關係。"雙面膠"的角色不好當,需要一定的技巧。但只要守住了基本立場和界限,以愛為名,相信家庭和諧並不難。

-end-

(本文系白茅如玉原創,今日頭條首發,轉載請聯繫作者,歡迎轉發。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聯繫即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