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不是神話,很可能是人類丟失了12萬年的那一個時代

豬哥亮哦 發佈 2020-02-12T08:14:05+00:00

通常認為,《山海經》的第一卷《南山經》記錄了東起浙江舟山群島,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廣東南海,包括今浙、贛、閩、粵、湘五省的地區。

《山海經》是神話小說?不,其實山海經很有可能是人類丟失的一個時代。
通常認為,《山海經》的第一卷《南山經》記錄了東起浙江舟山群島,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廣東南海,包括今浙、贛、閩、粵、湘五省的地區。
然而,跟古人比,現代人的想像力,實在是太「宅」了。

《南山經》真正記錄的,很有可能是一條古人類遷徙之路。
因為在《南山經》中提到的很多動物,在中國可能找不到原型,但是如果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就一定能看到類似的動物。
比如《南山經》中記載的第一座山,招搖之山。這裡有一種名叫神聖的動物,形狀像猴子,但是長著白色的耳朵,匍匐著像人一樣的行走。


狌狌匍匐著像人一樣行走,也就是佝僂著兩足行走,那麼只有長臂猿是這樣的。
巧合的是在緬甸,正好有這麼一種白耳長臂猿。它的名字叫白頰長臂猿。白頰長臂猿有兩邊臉頰有白色的長毛,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耳朵,可以說從外觀上幾乎完全符合。


白頰長臂猿
至於說什麼吃了這種猴子後能健步如飛。古人麼,每天的生活除了打獵就是吹牛。山海經中,關於吃了或者佩戴了就會如何如何的記載很多,古人搞點封建迷信很正常,很多沒有科學依據,我們暫且不論。但是看外觀,可這是非常符合的。
然後根據書中所寫,招搖之山向東走東三百里是亶爰之山有一種叫類的動物,像狸貓但是長著鬣毛,也就是說,像狸貓頭頸部卻長著不一樣的毛髮。而且雌雄同體。


根據上面的推斷,古代旅行家們已經到了泰國、寮國、柬埔寨邊境一帶。東南亞有一種名叫熊狸的動物,符合描述。熊狸是狸貓的一種,通體黑色,頭頸部有金黃色的鬣毛。而且兩性差異非常不明顯,乍一看各個是「爺們兒」。


熊狸
古人的旅行繼續著,又在青丘之山看到了九尾狐。很顯然,九個尾巴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也許人家說的是它的尾巴被分為了九節。


九尾狐
那符合這個條件的動物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浣熊,也叫小熊貓。在四川一帶也被稱為九節狼
。因為它尾巴上的花紋,好像給自己的尾巴分了好幾節一樣。


小熊貓
後來,古人又在某個入海口遇到了一種叫赤鱬的魚,其狀如魚而人面。這下連推測都不用推測了


赤鱬
在澳大利亞沿岸,有一種水滴魚,就是全身粉紅,面部像一個苦大仇深的男子,鼻子大的跟章魚哥似的。如果不知道有這種生物,還以為是什麼P出來的靈異照片。


水滴魚
在《南次二經》中第一座山是櫃山,西臨流黃,也就是沙漠,有一種長著人手的豬,多在土坑中出現。
這種長著爪子愛挖洞的豬豬,就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土豚。被當地土著成為「土裡的豬」。不過它還有另一個非常有名的名字:食蟻獸。


食蟻獸
此外,
還有一種叫狡的凶獸,狀如犬而豹文。長得像犬,身上有豹子一樣的斑點,那麼應該是食肉動物。這不就是獅子王裡面的反派嘍囉,非洲斑點鬣狗麼。

還有一種叫水馬的生物:「其狀如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這是一種長得像馬,身上有花紋,尾巴像牛。既然,名叫水馬,那麼一定跟水還有點關係。


水馬
如果我們秉承研究之前的大膽設想的話,我們可以提出假設:這裡是非洲,這種水馬有著黑白相間的花紋。非洲大陸多是乾旱少雨的草原,只要是馬想在這裡生活就只能逐水草而居。在遷徙的過程中,必然會途經水源地。而水源地又通常是文明世界的人類聚居的地方。所以古人命名為水馬是情理之中。
所以這種馬的名字我們也就知道了: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斑馬!


斑馬
此外,在《山海經》中記錄的神話也非常有意思。比如裡面曾經記載了一種叫灌疏的野獸。它長得非常神奇,「狀如馬,一角有錯」,像馬也就算了,還長著一支角,角上還有錯雜的紋路。這部分明就是西方傳說的獨角獸。西方的獨角獸通常被形容為是苗條的白馬,額前有一螺旋角。獨角獸的傳說在西方世界廣泛傳播,起源於古希伯來地區。由於獨角獸的傳說太過出名了,以至於古代很多博物學家都言之鑿鑿的說這玩意真的存在。
然而到了中國,除了《山海經》之外,幾乎再沒有第二個神話在獨角獸上過多著墨。由此可見這個東西,根本就是個舶來品。
事實上,《山海經》中不少生物的描述可以在非洲,中亞,東南亞,甚至是澳大利亞看到。然而智人,人類的祖先,真的是從非洲走遍這個星球的。


山海經地圖
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猜測,《山海經》一書講述的其實是人類從非洲走向中國的見聞。
非洲智人12萬年前從非洲走出來,口口相傳一代一代的把記憶傳遞給後人,或許其中有一部分傳說走樣了。不僅記憶失真,還摻雜了大量想像和臆造的東西。但是古人為了求生,沒工夫犯文青病、編故事、熬雞湯,所以早期的神話其實就是變異的歷史。是古人通過自己的想像力對世界的認識。
只要我們抓住傳說動物最主要的特點,就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其中的動物原型。
我們可以在《山海經》的故事中感受到古人那開天闢地一般的想像力,感受人類最淳樸,最直觀的智慧。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正因為人類具有想像力,才能走到今天這一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