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傳記,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晨熙小太陽 發佈 2020-02-12T09:55:12+00:00

我一直認為,方法對生命的影響是有限的,而生命對生命的影響是無限的。讀偉大人物的傳記,就是這樣一個用生命影響生命,用生命感動生命的過程。

我一直認為,方法對生命的影響是有限的,而生命對生命的影響是無限的。讀偉大人物的傳記,就是這樣一個用生命影響生命,用生命感動生命的過程。

路遙的這本早晨從中午開始,講述了路遙在寫平凡的故事這本偉大作品時,背後所發生的故事,以及路遙對人生、創作的看法和做法。



他的心路歷程,幾乎可以映射到每一個人人生中全部的困難、迷茫,也能照耀到每一個人的夢想、希望和堅持。我看到路遙在經歷這些比常人更大的困苦時是如何應對的,也看到路遙那個像大山一樣難以跨越的夢想,是如何被實現的。心中聊以慰藉,這種感覺,就像路遙讀托爾斯泰的通信錄時所說的:「不斷在他的偉大思想中印證和理解自己的許多迷惑和體驗,在他那裡尋找回答精神問題的答案,尋找鼓舞勇氣的力量。想想偉大的前輩們所遇到的更加巨大的困難和精神危機,那麼,就不必畏懼,就心平氣靜的入睡。」

就不必畏懼,就心平氣靜的繼續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作為90後,特別是目前並沒有賺到100萬也沒有成為中高層管理者的90後,在追求成長和成功的過程中,我無數次的焦慮、徘徊,睡不著覺,做一件事就想立刻看到結果。我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樣,無法平衡當下和未來的關係。許多速成班應運而生,但與此相對的,諸如「長期主義」「專注當下,結果會自然出現」這樣的詞語也不斷被提起。我嘗試了各種方法,卻沒有哪一次像看到路遙所說的話一樣,有如此大的觸動。他說:「儘管創造的過程無比艱辛而成功的結果無比榮耀,儘管一切艱辛都是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許在於創造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我在幾十年在饑寒、失誤、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長曆程中,苦苦追尋一種目標,任何有限的成功對我來說都至關重要。我不拒絕鮮花和紅地毯。」但是,在《人生》在全國大獲成功以後,他反而說,「我渴望重新投入一種沉重。只要不喪失遠大的使命感,或者說還保持著較為清醒的頭腦。就絕不能把人生之船長期停泊在某個溫暖的港灣,應該重新揚起風帆,駛向生活的驚濤駭浪中,以領略其間的無限風光。」

這是路遙對人生的基本看法。在動筆寫《平凡的世界》之前,他說他一生中度過的最美好的日子是寫《人生》初稿的二十多天。而在《平凡的世界》進入具體的準備工作後,他閱讀大量著作,不僅包括理論、政治、哲學、經濟、歷史和宗教著作等等,甚至還有農業、工業科技和許多講養魚、養蜂、施肥、稅務的知識性的小冊子。完成這個艱苦的過程後,他開始了另一項更艱巨的任務——準備作品的背景材料。他搜集了十年內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聲報等報紙的全部合訂本。房間裡堆起又一座大山。還沒有動筆寫呢,光是這本書的準備工作,路遙就整整用了將近3年時間。他說已經被「折騰得半死不活。」

真正寫作的過程,自然是「頹喪與振奮」、「一籌莫展與欣喜若狂」這種種的矛盾心情交織貫穿。但他「不會長期頹喪,因為身處戰場。」這個時候路遙會停下筆來,離開作品,想想其他的事。事實上,「每一次挫折中的的崛起都會提示你重溫那個簡單的真理:一次成功過你往往建立無數次的失敗之中。」

在人生寫完第二部的時候,路遙的身體完全垮了,走到了死亡線邊緣。醫生建議他至少要在修養一年。他考慮到,這種情緒上的大割裂對長卷作品裡說是致命的,掙扎後繼續選擇了繼續寫作。此時他說:「無論是文學藝術家還是科學家,在最富創造力的黃金年代必須爭分奪秒的完成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因為隨時都可能風雲驟起,把你衝擊得連自己都找不到自己。」他對寫作懷有一種「宗教般的熱情。」

最後,《平凡的世界》徹底完結後,路遙做的第一件事,是站起來把手中的筆從6樓扔了下去。整整6年時間,路遙真正「嘔心瀝血」寫出這部作品。

作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卻說,「已經成了歷史。一切都是當時的經歷和認識,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生活以及藝術的變化發展,我的認識也在變化和發展。許多過去我所倚重的東西現在也許已不在我思考的主流之中,而一些我曾輕視或者未觸及的問題卻上升到重要的位置。」

「但是自己的歷史同樣應該總結——只有嚴肅地總結過去,才有可能更好地走向未來。」

看到這裡,路遙的形象逐漸豐滿起來。從面對人生的態度、對文學的熱情、對事物發展變化的認識,到對人生需要總結的看法。他給我們呈現了一個人生的範式。他的行為,恰好像他書中所說「人,不僅要戰勝失敗,而且要超越勝利。」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這種閃閃發光的天賦才華,平日裡它容易被壓力和生活的瑣碎所遮蔽,但每一次閱讀傳記的過程,都是一次喚醒自己內心光芒的過程。那些堅韌、專注、浪漫、自信等美好的人生品質,會透過文字傳給你,慢慢融入你的人生態度里,最終成為你人生觀、價值觀的一部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