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水原創丨一個半文盲是如何敲開文學之門的

真言貞語 發佈 2020-02-13T18:35:42+00:00

後我仍然未停過筆,後來有一篇隨感終於被一家報紙以「散文詩「發表,拿到微薄稿費我欣喜若狂,我也有鉛字留在報紙上了……【作者簡介】劉文水。種過田,當過兵,當過石匠,大隊支部書記,當過工人,經過商當過老闆,當過民辦老師。近不惑之年考上師範,邊讀師範邊攻讀大學本科,不惑之年獲四川師範大學


一個半文盲是如何敲開文學之門的

文/劉文水(流水)

成都1981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沖走了我當年的所有手稿。這篇洪水以後的書信稿《給編輯老師的一封信》在搬家時清理了出來。這封信再現了這代人為文學而奮鬥的極其辛酸、苦澀、執著、頑強的點點滴滴。未作修改,原文刊登在這裡,以饗讀者。

——作者題記



致編輯老師的一封信

.

尊敬的編輯老師: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民辦教師,自幼喜愛文學,並且也曾有過一些幻想,也曾立志獻身文學事業。

然而,不曾想到會遇上那「炮打火燒」的年代,使我初中未滿兩年便輟學回家,並且「高舉緊跟」在「農村這塊廣闊天地」「戰天鬥地煉紅心」,然而心煉「紅」了,知識卻煉沒了。

待到嚴冬過去,大地回春,我才覺得知識的貧乏。近乎於文盲的我,要寫一篇文章是多麼的不易啊!

後來偶然的機會當上了民師,好在小學功底好,在教書之餘,寫下了一些習作,練了一下筆。

這篇《遊記》(指當時寫的散文——《啊!仙山峨嵋》一文)便是其中的一篇。原本旨在練筆,記下自己的感想,留著自己欣賞。不期一天,一位朋友來我家玩,在我的書桌(一塊土磚架起的石板)上,看到了這篇習作,他看後認為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情,傾注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當然,他的文學功底與我差不離,也屬於「半文盲」之類,因此,其看法也不盡妥帖),建議我投寄編輯部,請編輯老師指教。

我一想也有理,像我這樣盲目地寫,寫後壓進廢紙堆,有什麼長進?讓編輯老師指點指點,或許長進會快一些。

當我決定要將稿件寄走時,又有一些朋友來阻止我說:「俗話說,『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近臨死路』,你已到『而立』之年,何苦還去用那個腦殼!更何況像你這樣地位如此低下之人,連一塊甚至於半塊『磚』也沒有,還能敲開那扇『戒備森嚴』的文學大門嗎?有一幅漫畫很能說明問題:漫畫上是兩個郵箱,稿件從這個郵箱送到編輯部的那個郵箱,馬上又從那個郵箱退回到這個郵箱,編輯連看還不看一眼呢!有什麼意思?」

我回答他說,「年歲不饒人,這更應該抓緊時間,敲不敲開文學的大門,我不敢奢望,請教老師指點,這的確是我的心愿。漫畫上的內容或許是有的,但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或許會遇上好心的編輯老師也未可知。」

於是,我的這篇習作最終還發出去了。

情況說明,懇盼老師不吝指教,不勝感激之至!

不敢耽誤老師的時間,就此擱筆。即請

暑安!

成都市金堂縣楊柳鄉同合小學

劉文水敬上

1984年6月30日

附:

記得當時陸續寄往各地編輯部的稿件有散文、詩歌、小說、隨筆等,寄出以後,還真的像朋友所言:泥牛入海,杳無音訊。後我仍然未停過筆,後來有一篇隨感終於被一家報紙以「散文詩「發表,拿到微薄稿費我欣喜若狂,我也有鉛字留在報紙上了……



【作者簡介】劉文水(男),筆名:流水,四川成都人,成都金堂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雜文學會會員。初中肄業(初老三屆)。種過田,當過兵,當過石匠,大隊支部書記,當過工人,經過商當過老闆,當過民辦老師。近不惑之年考上師範,邊讀師範邊攻讀大學本科,不惑之年獲四川師範大學中文專業畢業證。而後從事中學教育,並任中學教務主任二十餘年。坎坷曲折,飽經風霜、歷盡風雨……代表作有散文《啊!仙山峨眉》《咳!飽經磨礪的灰楊柳》《路……》;散文詩《喜迎香港回歸》;時評:《請不要為豆腐渣工程開脫》;影評:《評電影芳華》;教學論文:《談談作文教學中的審題與謀篇布局》等兩百餘篇。詩歌有《廬山贊》《黃山感懷》、自傳《流水悠悠》、古風組詩等數百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