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方方散文:行雲流水的武漢

讀寫探秘 發佈 2020-02-13T19:55:43+00:00

就仿佛許多的人向你走來,在無數陌生的面孔中,只有一張臉笑盈盈地對著你,向你露出熟悉的笑意。武漢就是我的敬亭山。


把全世界的城市都放到我的面前,我卻只熟悉它。就仿佛許多的人向你走來,在無數陌生的面孔中,只有一張臉笑盈盈地對著你,向你露出熟悉的笑意。這張臉就是武漢。這裡不乏自然風光的靜謐,更有人間煙火的溫情。

這兒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漢水帶著它的明亮,緩緩匯進渾濁的長江。入江口的水線十分清晰,兩水激盪的狀態,是又排斥又交融的。你細細凝視時,心裡會驀然地生出感動。

在這裡,我們可以坐在江堤上,遙看龜蛇兩山的行雲,傾聽長江滔滔的流水。還有白雲黃鶴、琴台知音這樣美麗的傳說和晴川漢陽樹、芳草鸚鵡洲這樣雅致的典故相伴在我們的身邊。雖然它們與我們相隔了幾百年甚至一千年,可此時此刻,你不覺得它們都近在咫尺麼?詩說「日暮鄉關何處去,煙波江上使人愁。」這詩就站在黃鶴樓上寫的。黃昏的這個時刻,讀了這樣大的詩句,不覺得我心你心還有詩心都是相通的麼?

對於武漢來說,長江是一個永遠的話題。

如果說武漢是一顆珍珠,長江便是那根串珠之繩,從武漢穿心而過。它在龜山腳下挾帶著漢水一起,將武漢的地面切割成為三個大鎮:漢口、武昌、漢陽。漢口在北岸,它是著名的商業大鎮,大的商場都在漢口,當年武昌的人買件衣服都得搭著船到漢口來買;武昌是文化鎮,幾乎所有的大學都集中在武昌;漢陽則是工業鎮,武漢最老的工廠都在漢陽。這樣的格局也不知道是什麼人劃分的。三大鎮皆臨江而立,隨江流而曲折。因為這個緣故,武漢人是沒有什麼東西南北的方向感的。倘若有人問路,武漢人的問答多半是「往上走」或「往下走」。上,便是指長江上遊方向,下則是指下遊方向。江水對武漢人的影響深刻到了骨髓,即便是人們隨意的一指,也無不透視著水流的意味。武漢人的性格也就有點像水流一樣,無拘無束,自由而散漫。

但幸虧有了長江。是長江使這座城市充滿了一股天然的雄渾大氣。這股大氣,或多或少沖淡了武漢的土俗,它甚至使得生長於此的武漢人也充滿陽剛。他們豪放而直爽,說話高聲武氣,頗有北方人的氣韻。

武漢人常說一句老話來誇耀自己。他們說:「緊走慢走,三天走不出漢口。」說的就是漢口之大。漢口何止是大!尤其開埠以來,西方銀行洋行紛然登陸武漢。沿著江邊圈起租借,蓋起高樓。仿照著上海,也形成了漢口的外灘。燈火通明的街景,霓虹燈不滅的晚上,使得漢口頗有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味道。繁華的概念便從這些夜夜歡場處處笙歌中透露出來。繁華,再加上處於兩江匯合口的位置,武漢表面上頗似美國的芝加哥城。所以當年人們就管武漢叫作「東方芝加哥」。

但是武漢的聞名於世並非是因為它的繁華,而是因為槍聲。1911年推翻清庭的第一槍不是在有著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打響,也不在洋風吹徹的上海打響,甚至不是在革命領袖孫中山的老家廣東打響,而是響在大陸深處的商業都市武漢。這粒子彈一經射出,便一下子洞透了幾千年的歷史,讓帝王時代有如多米諾牌骨,從清朝一直倒至大秦王朝。皇帝成為平民,帝王的歲月從此不再,後宮的歌聲也從此失聲。中國也就被這槍聲引領到了一個新的紀元。

我一直奇怪歷史怎麼給了武漢這麼好的機會,使它一夜成就了大名。後來我想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名叫張之洞。1889年,張之洞以湖廣總督的身份來武漢走馬上任。地處內陸、經濟封閉保守的武漢正是因了張之洞而開始了它生平最大的一次起飛。張之洞在武漢開辦了煉鐵廠,為武漢成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做出了最初的奠定;張之洞在武漢主持修建了蘆漢鐵路即後來的京漢鐵路,使武漢成為九省通衢之城;張之洞在武漢開辦了中國第一家兵工廠,「漢陽造」曾經是中國最為著名的武器;張之洞在武漢大修堤防,使武漢成為今天這樣的城市規模。三十四公里長的大堤至今仍屹立在這裡,它的名字就叫「張公堤」;張之洞在武漢大辦教育,使得武昌的辦學之風一時興起。早期的革命者許多都是從這些學堂書院中走出,它包括著名的黃興和宋教仁等等。今天的武昌因了當年的雄厚的根基而成為大學林立之地。教育帶動著科技的發達,科技則給這座城市的發展提供了莫大的動力。張之洞所作的這一切,用兩個字形容,就叫作「開放」。雖然開放是時代進步之趨勢,但在封建的帝王時代,也得要有人領先而為。張之洞就是這樣一個領先的人。

有了張之洞在武漢開創的這樣一個社會背景,武昌響起摧毀帝制第一槍就不足為奇了。可以說,張之洞當年的政績至今仍然影響著武漢。而時間卻已經過去了百年。

街道在長江的兩岸波浪一樣展開著的。它們順著江流的擺動而蜿轉。所以,武漢的街道很難有一條筆直筆直的。它們悄然地彎曲著,線條就像河流一樣柔和。街上的人們或腳步匆匆,或自在悠閒。走進這些幾近百年的里巷,看著這萬國旗一樣飄動的衣裳,聽著那濃烈硬朗的漢腔,或許會有熱情的武漢人為你端一碗蓮藕排骨湯,也或許會有壞脾氣的武漢人對你大喝一聲:搞麼事沙?!這裡沒有自然風光的純凈,卻有人間煙火的溫情。其實,武漢人才是武漢最大的一道風景。

對於武漢這座巨大的城市來說,我在1957年的加盟,只如一滴水掉入這長江中一樣,可謂無足輕重:但對於我來說,它就幾乎塑造了我的生命。

我有時候也會問自己,跟世界上許多的城市相比,武漢並不是一個宜人之地,尤其氣候令人討厭,那麼我到底會喜歡它的什麼呢?是它的歷史文化?還是它的風土人情?更或是它的湖光山色?其實,這些都不是,我喜歡它的理由只源於我自己的熟悉。因為,把全世界的城市都放到我的面前,我卻只熟悉它。就仿佛許多的人向你走來,在無數陌生的面孔中,只有一張臉笑盈盈地對著你,向你露出你熟悉的笑意。這張臉就是武漢。

古詩云,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武漢就是我的敬亭山。

(選自《朝讀美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