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害死魏延楊儀的人,卻最為諸葛亮看中,成功為蜀漢續命30年

二飛寫字 發佈 2020-02-13T23:58:11+00:00

古往今來,多少人物在歷史中沉浮,正如《三國演義》開篇的《臨江仙》里寫的那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古往今來,多少人物在歷史中沉浮,正如《三國演義》開篇的《臨江仙》里寫的那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而要說那個歷史人物最為家喻戶曉,最能稱得上傳奇的我想非諸葛亮莫屬,27歲出山之後一路開掛,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硬是給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劉備打出一片江山來。只可惜最終五丈原前的三十九盞明燈,沒能為他續上性命,年僅54歲,便出師未捷身先死,怎能不常使英雄淚滿襟?

當年諸葛亮在五丈原自知病入膏肓,回天乏術,便抓緊安排後事。參與機密的是丞相司馬費禕、長史楊儀、護軍姜維,作為指揮系統二號人物的魏延卻被排除在外。安排的結果是由楊儀率大軍回撤蜀地,魏延負責斷後,姜維跟在魏延後面,如果魏延不聽從命令,就甩下他,其他人直接班師回朝。

姜維就不必多說了,他自從投降蜀漢以來,一直被諸葛亮作為接班人培養,此時參與機密,也在情理之中。那麼楊儀和費禕是何許人也,怎麼能比魏延還受到信任?


先說魏延,自從劉備伐吳失敗,病死白帝城之後,蜀漢的人才也逐漸凋零,關羽、張飛、馬超、黃忠、法正、馬良不是戰死,就是病死。唯一的老一輩的大將就只剩下魏延了,早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魏延就被劉備提拔為漢中太守,成為一方諸侯大員,後來劉備稱帝,魏延被進封鎮北將軍,歷次北伐,魏延都是蜀漢指揮系統中僅次於諸葛亮的二號人物,

再說楊儀,也是妥妥的人才,此人善於制訂規劃,籌措糧草,而且做事利索,很有決斷力。軍中禮節制度,都由楊儀安排和檢查。諸葛亮凡事喜歡事必躬親,卻唯獨能讓楊儀獨當一面。

可以說魏延和楊儀就是當時諸葛亮的左膀右臂,但是這兩個人在性格上卻都有嚴重的缺陷。魏延恃才傲物,性格粗暴,難以與旁人相處;而楊儀的高傲或許還在魏延之上,同時還心胸狹窄、嘴尖牙利,得理不饒人。因此在共事過程中,楊儀和魏延總是衝突不斷。


此二人能夠同時在諸葛亮處共事,有這麼兩個原因。第一個當然是兩人都受到諸葛亮的管束,也不敢將事情鬧大。因此只要諸葛亮在世,兩人就不會鬧出大亂。但當諸葛亮去世,兩人的衝突必將危及蜀漢政權的穩定。第二個原因就是費禕的居中調解。

這時候就要說回本文的主角費禕了。費禕一直在諸葛亮的丞相府中任職,官位不高,卻被諸葛亮異常重視。有例為證。丞相諸葛亮征討南中凱旋時,朝中眾官數十里設道迎逢,這些官員的年齡、官位多在費禕之上,而諸葛亮卻特請費禕同坐一車,於是眾人對費禕莫不刮目相看。


其實諸葛亮這麼做有兩層含義,一是告訴大家,費禕是我的心腹,你們不要趁我不在的時候搞什麼小動作,我都知道,同時也可以在回城之中儘快了解國內情況;另外一層就是抬舉費禕了,用這種方式告訴眾人,我諸葛亮很看重費禕,為以後的提拔鋪平道路。

而費禕也可以說是不辜負丞相厚望,出使東吳,面對孫權、諸葛恪、羊茞等人以辭鋒刁難,費禕能夠據理以答,辭義兼備,始終不為所屈。連孫權都非常驚異於他的才能,加以禮遇。北伐時為中護軍,又轉為司馬。正是他居中調停,才能讓魏延與楊儀這對冤家,兩相匡護,以盡其用。

到此我們再說回諸葛亮臨死時的安排,諸葛亮心知,自己死後,作為二號人物的魏延必不會善罷甘休,聽從自己撤退的命令。若將兵權交給魏延,他必會違背諸葛亮的旨意,實施他的冒險計劃。以他的水平,哪是司馬懿的對手?此次北伐帶出的都是蜀中精銳,一旦失敗,後果可想而知。


因此,諸葛亮將兵權交給了楊儀。一方面,楊儀不懂軍事,不會因貪功而繼續北伐;另一方面,楊儀與魏延關係惡劣,絕不會與之合作。就這樣,魏延完全成了一個棄子。本來如果說魏延聽從諸葛亮的遺命,尚且還有活命的機會。而且楊儀也給了他這樣的機會。

楊儀讓費禕去看看魏延什麼態度。誰知道魏延當時就說道:「丞相雖亡,我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都入葬,我自當率領諸軍擊賊,豈何以一人之死而廢天下之事呢?而且我魏延是甚麼人,會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嗎!」


沒辦法,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自來投。費禕知道他的意思之後便託詞說道:「我當為君回去勸解楊長史,長史是文吏,甚少管知軍事,他必不違命。」趁著魏延猶豫的空當,費禕騎上馬就跑掉了。

這邊楊儀帶領蜀軍主力撤離,中了費禕緩兵之計的魏延已經無法阻擋了。於是他帶兵燒毀棧道,要和楊儀一決高下。但是魏延卻已經無法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成為所有蜀軍的敵人。因此只消王平一嗓子,魏延的部下就一鬨而散。之後,魏延被迫帶著兒子逃亡漢中,但最終還是被馬岱追擊並殺掉。


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魏延死後,作為維護政治平穩交接的楊儀又成了禍患。除掉魏延的楊儀,覺得自己功勞巨大,丞相生前有對自己器重有加,自己一定能成為諸葛亮的繼承人。但出乎楊儀意料的是,諸葛亮卻任命蔣琬為尚書令、益州刺史,楊儀只被安排了一個中軍師的閒職。

於是聲色之間經常流露出怨憤表情,沒事就發牢騷,指天罵地。眾同僚皆不願與其交往,唯有費禕與他「關係良好」。一日,費禕到楊儀家做客,誰知楊儀卻說:「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也就是說,以前丞相去世時,我如果舉兵前就魏氏,今日處世怎會落魄到這種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費禕轉身就把這些話告訴後主劉禪,而楊儀也因此被剝奪一切官職,最終死在了流放地。


而費禕最終在蔣琬之後,繼承諸葛亮衣缽,成為尚書令,大將軍。他在位期間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為蜀漢的發展盡心竭力,可以說費禕作為諸葛亮留下的棋子,成功祛除了魏延楊儀兩大隱患,維護了蜀漢未來30年的穩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