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可穿戴設備——智能手錶研究

凱恩斯 發佈 2020-02-13T04:14:08+00:00

根據IDC 預計,2019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預計將達到 3.052 億台,相比上年增長71.4%,其中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 8,450 萬部,同比增長 94.6%,單季度出貨量創歷史新高。

智能手錶是重要的可穿戴設備,應用場景具備不可替代性

1.1 智能可穿戴市場高速發展,景氣度持續提升

可穿戴設備屬於可攜式設備,包括 TWS 耳機、智能手錶、智能手環、AR/VR 等產品,通過軟體支持和雲端交互等多種技術實現其功能,廣泛應用於娛樂、運動和醫療健康等領域。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們對於電子產品便攜化、智能化和功能集成化需求越來越高,疊加以藍牙 5.0 為代表的無線技術、雲計算和 AI 的迅速發展,智能可穿戴設備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景氣度持續提升。

根據 IDC 預計,2019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預計將達到 3.052 億台,相比上年增長71.4%,其中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 8,450 萬部,同比增長 94.6%,單季度出貨量創歷史新高。分產品種類看,耳戴式設備 Q3 出貨 4,070 萬台,占可穿戴設備比重為48.1%,腕帶和智能手錶分別出貨 1,920 萬台和 1,760 萬台,分別占比 22.7%和 20.9%。從蘋果業績看可穿戴設備發展:市場快速擴張,可穿戴設備成蘋果重要成長動力。受益可穿戴市場迅速擴張,以 AirPods、Apple Watch 和智能音箱為代表的可穿戴、家居及配件業務成為蘋果公司增長最快的部分,2016-2019 財年營收複合增速為 36.08%,高於蘋果公司6.46%的整體增速。在2019財年,蘋果公司可穿戴及其他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80.49億美元,已超過 iPad 業務,成為公司營收增長的強力引擎。

1.2 智能手錶是重要的可穿戴設備,是介於傳統手錶與智慧型手機間的創新型產品。

智能手錶是可穿戴設備的一種,指符合傳統手錶技術要求,但又具備一定信息處理能力的手錶。除了滿足傳統手錶時間指示功能外,智能手錶還集成了大量其他功能,如智能提醒、天氣預報、GPS 導航、心率監測、運動記錄等,並能實現智慧型手機的部分通訊功能,如接聽電話和收發簡訊,部分智能手錶可安裝支付軟體實現支付功能,並通過與 TWS 耳機連接來收聽音樂。智能手錶的顯示方式囊括指針、數字、圖像等多種形式,是介於傳統手錶與智慧型手機間的創新型產品。

1.3搭載 eSIM 卡增強獨立性,智能手錶成萬物互聯新入口

智能手錶發展在初期存在功能單一、生態不完善和作業系統不成熟等缺陷,大部分通訊功能(如撥打電話、接收信息等)需要與手機連接才能實現,甚至需要通過手機下載軟體或更新App 以獲取更多功能,因此被認為是智慧型手機的附屬品。但隨著 eSIM 卡的引入和智能手錶生態的日益成熟,這一情況得到了有效解決,智能手錶開始擺脫「手機配件」的固有印象,作為獨立的產品發揮作用。

終端廠商迅速跟進,智能手錶成萬物互聯新入口。eSIM 的引入大大提升了智能手錶的獨立性,智能手錶品牌商也在積極推進 eSIM 發展,截至 2020 年 2 月,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廠商均已推出支持 eSIM 的智能手錶產品。在 5G 時代,支持 eSIM 卡的智能手錶將成為萬物互聯的新入口和節點,而不再被視為智慧型手機的附屬品。

2、新冠疫情激發全民健康意識,智能手錶健康定位再獲關注

2.1 智能手錶緊貼皮膚,是採集人體數據的最佳方式

智能手錶緊貼人體皮膚,能獲取多種身體數據指標。智能手錶緊貼人體表皮,其內置的多種傳感器可有效採集智慧型手機無法獲取的生命體徵指標,如心率、血氧、血壓等,並在相關軟體支持下感知、記錄、分析管理健康數據以及疾病預防。此外,部分智能手錶還集成了睡眠監測、久坐提醒、喝水提醒和摔倒檢測等功能,廣泛適用於工作、出行、運動和睡眠等多種日常使用場景。

智能手錶是人體健康數據的重要入口,對終端廠商而言具備重大戰略價值。與手機相比,智能手錶緊貼人體表皮且佩戴時間較長,是持續採集人體健康數據的最佳方式,有望成為醫療行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在大數據時代,終端廠商將智能手錶採集到的個體健康信息進行匯總,即可形成龐大的人體健康資料庫,若對人群健康數據進行分析與二次加工,對於終端廠商而言將具備重大戰略價值。終端廠商可與權威醫療機構合作,在身體數據監測、慢性病預防和急性病急救等方面施展拳腳。

以華為手錶為例,華為在 2018 年加入 301 醫院的心臟健康研究項目,截至 2019 年 7 月該項目註冊用戶已超過 34 萬,篩選出高風險用戶超過 600 人,經過回訪加上最後確診超過 300 人。智能手錶的 24 小時心律監測功能可提供醫院平時難以獲取的心臟健康資料庫,方便醫療機構針對心臟健康開展研究,廣泛的患者篩查和早期的發現也能幫助醫院及時發現潛在隱患,提升診斷效率。

智能手錶各項功能通過內置各類傳感器實現。在智能手錶中,無論是心率監測、睡眠監測等與人體健康相關的功能,還是 GPS 定位、溫度/濕度監測、氣壓測定等感知周圍環境的功能,均需通過相關傳感器才能發揮作用。智能手錶通常內置加速度傳感器、光學心率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GPS)等十餘種傳感器,各傳感器對外部信息進行及時採集、識別和處理,幫助智能手錶實現其基本功能。

2.2 新冠疫情激發全民健康意識,智能手錶健康定位再獲關注

醫療健康市場前景廣闊,醫療衛生費用穩步增長。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和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開始充分釋放,醫療衛生費用近年來維持穩步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2018 年我國年度衛生總費用從 28,119 億元提升至 57,998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12.82%,人均衛生費用從 2,077 元提升至 4,148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12.22%。伴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和醫藥生物和智能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預計更多健康需求將得到滿足,未來十年我國醫療健康市場有望維持穩步增長的趨勢。

健康監測仍然是智能手錶用戶最關注的功能。隨著智能手錶不斷發展,其集成的功能也不斷完善,包括但不限於通話、視頻、聊微信、GPS 定位、運動管理和健康監測等。根據速途研究院調查顯示,超過 70%的潛在用戶在選購智能手錶時會考慮產品健康監測功能的完善程度,在所有功能中受關注度排名第一,也反映出人們對智能手錶健康監測功能的日益重視。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再次喚醒公眾健康意識。自今年一月份以來,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在國內迅速傳播,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委員會宣布新型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我們發現在最早公布的 17 個新型肺炎確診案例中,有 8 起案例存在慢性病史,占比接近 50%,且死亡案例中老年人的比例要明顯高於感染案例中的比例。與中青年相比,老年人身體免疫能力普遍偏弱,且較多本身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基礎疾病,因此對新型肺炎疫情抵禦能力不足。我們認為此次肺炎疫情將再次激發公眾的健康意識,一方面可通過運動增強身體素質和免疫力,另一方面對自己身體狀況的日常監測也將更加密切,而將健康監測和運動管理作為主要賣點的智能手錶有望獲得更多青睞。

血氧飽和度為新型肺炎重要監測指標,智能手錶再受關注。

血氧指血液中的氧氣,血氧飽和度(SaO2)則指血液中被氧被氧結合的氧合血紅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結合的血紅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濃度,它是呼吸循環的重要監控參數,一般認為 SaO2正常值不應低於 94%,低於 94%則為供氧不足,若在 90%以下則為嚴重缺氧,應儘快採取治療措施。

身體血液中氧氣濃度下降是肺炎的典型症狀之一,因此對血氧飽和度進行持續監測也是提前發現新型肺炎的重要方式。《WHO2019 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指南》中將 nCoV 疫情分位輕、中、重度,後者包括重症肺炎、ARDS、膿毒症和膿毒性休克,其中氧合狀況為重症肺炎和 ARDS 重要檢測標準之一。

部分智能手錶如華為 Wach GT 2、榮耀 Magic 2 和佳明 Fenix 5Xplus 等內置血氧飽和度SPO2傳感器,可隨時對人體血液中氧氣飽和度進行檢測。其工作原理為:血液中血紅蛋白和氧合血紅蛋白對紅外光和紅光的吸收比率不同,測量設備使用紅外光和紅光兩個LED 同時照射手指,測量反射光的吸收光譜,即可測量出血氧含量。該功能最初為登山愛好者設計,它可以及時提醒避免登山者出現缺氧狀況;對於有類似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的用戶,智能手錶的血氧監測功能同樣可以派上用場,因此此次疫情中再次獲得關注。

3、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各大廠商加速布局

3.1 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各大品牌加速布局

智能手錶進入快速發展期,市場空間迅速拓展。隨著包括 TWS、智能手錶在內的可穿戴設備硬體創新逐步成熟,以及與智慧型手機組成的應用生態日趨完善,智能手錶受眾群體和出貨規模不斷擴大,行業進入加速發展期。根據速途研究院資料,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從 2015 年的 2,080 萬台增加至 2019 年約 6,260 萬台,年複合增速為 31.7%;而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初步統計,2018 年國內智能手錶(不含兒童智能手錶)總銷量為 205 萬支,預計 2021 年達到 700 萬支,2017-2021 年 CAGR 高達 53.5%。

蘋果占據市場近半份額,其他品牌加速入場。市場調研機構 Strategy Anlalytics 發布的2019Q3 智能手錶行業出貨量報告顯示,2019Q3 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達到 1,400 萬台,同比增長 42%,其中 Apple Wath 出貨量約為 680 萬部,相比 18Q3 同比增長 51%,占據全球 48%份額,繼續領跑全球;預估 2019 全年出貨量達到 3,070 萬台,相比 2018 年增

長36%,超過瑞士手錶行業全年總出貨量;三星、Fibit 19Q3 智能手錶出貨量分列第 2、3 位,而華為、榮耀和小米也在 2019 年下半年先後發布智能手錶新品,OPPO 和 vivo 也相繼宣布將推出智能手錶,智能手錶領域開始成為手機廠商繼智慧型手機和 TWS 後的又一競爭戰場。

3.2 部分終端廠商動態

Apple Watch:主打健康+運動定位,領先地位穩固。從 2014 年 9 月蘋果發布第一代AppleWatch 至今,蘋果已發布了 5 代智能手錶產品,雖然產品功能日益豐富,但關於健康功能的定位始終未發生變化,蘋果引領的健康生態也在不斷升級和完善。此外 Apple Watch還兼顧運動場景需求,提供跑步計數、GPS 導航等實用功能。初代 Apple Watch 發布後市場份額快速擴大,並迅速成為智能手錶市場的引領者。

華為:精簡化設計有效延長手錶續航,GT 系列獲市場熱捧。華為是智能手錶的較早布局者,與 Apple Watch 功能不斷豐富與完善,給智能手錶不斷做加法相比,華為從2018 年發布的 Watch GT 開始給智能手錶做減法,在保留健康監控和運動管理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對手錶功能進行精簡,不再支持 eSIM 卡通話和在手錶應用市場安裝第三方App,並採用麒麟 A1 低功耗可穿戴晶片,在運動、音樂、智能心率、睡眠監測等多傳感器工作下,實現了更低功耗運算和更長續航時間。根據華為官網數據,在典型使用場景下,華為 GT2 42mm 版續航時間長達 7 天,46mm 版續航時長可達兩周,不再需要1 天充 1 次電,更便於用戶長時間佩戴。與 Apple Watch 相比,GT2 解決了智能手錶續航時間短的痛點,圓形錶盤和極簡設計也更符合傳統手錶的形態,因此獲得市場熱捧。根據華為官方透露,Watch GT2在上市後45天內全球突破量突破百萬,相較第一代提前了3個月。

4、市場規模擴張催生供應鏈需求,關注核心受益環節

隨著底層硬體的持續創新和應用生態的不斷完善,智能手錶全球出貨呈明顯加速趨勢,部分產品供不應求,帶動供應鏈需求快速提升。在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浪潮下,蘋果、華為、小米等品牌智能手錶的智能手錶供應鏈企業有望受益於智能手錶的行業爆發趨勢,迎來訂單、業績的雙重增長。

智能手錶產業鏈環節較多,但可大致分位上游主控晶片、中游零部件和下游組裝代工三大環節。從 Apple Watch Serie 5 的 BOM 表來看,整機預估價格約為$145.45(約合人民幣1018 元),其中主控主控晶片價值占比約為 46%。從 Apple Watch S5 拆解結果可以看出,Apple Watch 內部零部件以蘋果自研和國外廠商供應為主,國內廠商參與程度較小。

而從華為 2018 年發布的 Watch GT 拆解結果來看,華為 Watch GT 整機預估價格約為80美金,其中主控晶片占整機價格約為 25%。相比 Apple Watch S5,華為WatchGT 的國產

零部件占比提高,包括 AMOLED 螢幕及手錶電池均來自國內供應商。在華為 Watch GT2中,華為開始採用自研的麒麟 A1 低功耗處理器,國產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由蘋果、華為智能手錶拆解結果可知,與智慧型手機相比,主流品牌智能手錶國產化程度相對較低,國內供應商的主要機會體現在螢幕及模組、玻璃蓋板、電池、FPC和組裝代工等環節。

5、投資建議

智能手錶貼身佩戴的特點使其作為日常健康監測設備的地位難以動搖,在可穿戴設備興起的趨勢下,與智慧型手機和 TWS 耳機組成的生態閉環日趨成熟,用戶體驗不斷升級。

我們認為隨著智能手錶底層硬體的逐步完善和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疊加各大廠商加速布局,預計智能手錶出貨量在 2020 年將維持高速增長,相關供應鏈公司有往迎來超預期的業績提升。建議關注顯示屏/觸控顯示模組、玻璃蓋板/陶瓷後蓋、FPC、組裝代工等核心受益環節。

重點關註標的:

顯示屏:京東方 A(000725);

觸控顯示模組:長信科技(300088);

玻璃蓋板、陶瓷後蓋:藍思科技(300433);

FPC:鵬鼎控股(002938)、東山精密(002384);

電池:欣旺達(300207)、德賽電池(000049);

ODM:立訊精密(002475)、歌爾股份(002241);

SiP:環旭電子(601231)。

風險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產能釋放不如預期等。

新冠疫情激發全民健康意識,智能手錶健康定位再獲關注,除此之外,新冠疫情過後,有關醫療股的新型投資方式也值得我們關注,具體可看我的新一期圈子: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