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能走馬,婦女亦腰弓」,古代遊牧民族的騎射很「國民化」

君憶藍橋 發佈 2020-02-14T08:22:28+00:00

遊牧民族並非一個統一完整的民族,它是由眾多的部落組合而成的,儘管在對中原政權國家作戰時團結一致,共同進退。

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生活環境惡劣,資源匱乏,這也是他們常常進犯中原邊境搶掠財帛的原因。遊牧民族並非一個統一完整的民族,它是由眾多的部落組合而成的,儘管在對中原政權國家作戰時團結一致,共同進退。其實大多數時間裡,各部落之間也會摩擦碰撞,周邊的軍事政治環境十分複雜。

一個部落想要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危險的政治環境中延續和發展下去,就必須提升整個部落的軍事作戰實力,因此各個部落家族都非常重視弓箭文化和騎射教育。通過研究我國古代遊牧民族的歷史進程可以發現,弓箭文化和騎射教育決定了遊牧民族的興盛與發展,它可以增強一個民族的軍事實力,同時也能建立一個民族強悍進取的民族精神,甚至可以影響一個民族的歷史走向。

一、中國古代北方各遊牧民族的騎射文化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大融合的國家,在古代的各個歷史時期和社會環境中出現過眾多的遊牧民族部落,每一個都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弓箭文化和騎射教育。


1、匈奴的騎射文化

匈奴是中國北方出現的最早的遊牧民族,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形成。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各諸侯國混戰的時候,匈奴已經活躍在我國的北部草原地區。秦始皇橫掃六國建立秦朝後對於匈奴也沒有形成很好的解決辦法,只能修築長城被動抵禦,西漢建立後,匈奴也一直都是中原政權邊防的心頭大患,在與匈奴的交戰中屢屢處在下風。

《史記》中對匈奴的描述記載:"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力士能貫弓,盡為甲騎"。

可見匈奴的騎射文化教育是從小培養的,惡劣的生存環境,生存物資的獲取,迫使他們需要儘快掌握騎射的本領。對於漢朝邊境的進犯,掠奪財物以及與漢朝軍隊的作戰更是要求人口本就稀少的匈奴能夠人人上馬作戰,甚至連一般婦女都要能夠騎馬飛馳,長途奔襲,隨時做好戰鬥的準備。

匈奴在冒頓單于時期號稱擁有控弦之士三十萬,如此強大實力的軍事力量的形成,離不開匈奴畜牧業的發達以及軍事化的騎射訓練。這也是匈奴能夠和中原政權對峙數百年的資本。匈奴在中國敗退後,有一分支部隊遷移至歐洲,徹底攪亂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儘管最終衰敗滅亡,但促使了日耳曼民族的大遷徙,導致羅馬帝國的分裂落敗,加速了歐洲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進程。

2、突厥的騎射文化

突厥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少數民族,隋唐時期突厥的國力達到鼎盛,並在與唐朝的軍事衝突中依靠自身強大的軍事力量一直保持著優勢地位。突厥是一個典型的遊牧民族,居無定所,逐水草而居,崇尚武力。史料記載,突厥人八歲能騎馬,十六歲便能打仗,突厥人一旦上馬作戰,至死方休。由於突厥民族人口的稀少,女子也要承擔相應的生產作戰任務,只要有戰爭便是舉族參戰。

突厥軍事實力的強大與其生存方式和社會風俗有著極大的關係。騎射是遊牧民族自古以來的生存方式,突厥為了生存除了小規模的狩獵活動外還會定期舉行大規模的集體狩獵活動。這樣的狩獵活動不僅能夠解決生活所需,還能提升騎射作戰的技術,突厥部族的人們也是以此展示自身的武力程度來決定在部族中的地位。

除了騎射技術外,突厥人還擅長製作弓箭與養殖馬匹。他們所製作的弓在射程、弓力和命中率方面都超越了當時的唐朝。箭鏃方面突厥人也進行了改良,除了常規的三翼鏃外,還發明了三棱鏃,扁平鏃,根據不同的目標選擇使用不同的箭鏃,以此提高殺傷力和命中率。同時突厥人擅長養馬、護馬,不僅個個是戰士,人人也是馬夫。除此之外,得益於突厥手工業的發達,與馬相關的用具,像馬鞍、馬鐙、馬銜、馬衣等突厥人都擅長製作。

3、契丹党項的騎射文化

契丹是居住在現今蒙古國以及中國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在長期的遊獵生活中,形成了其"兒童能走馬,婦女亦腰弓"的生活習俗,造就契丹人"挽弓射獵,追逐水草,其富以馬,其強以兵"的特色。遼國建立後,契丹人基本結束了遊獵生活,但仍保持尚武之風,不廢鞍馬、騎射,定期舉行騎射比賽。

同一時期建立西夏國的党項也屬於傳統的遊牧民族,西夏國常年對外征戰:

"人人習騎射,樂戰鬥,耐饑渴,其親冒矢石,蹈鋒刃,死行陣,若談笑"。

形成濃厚的習射尚武、勇於徵戰的風尚。西夏男子如此,女子同樣巾幗不讓鬚眉,《資治通鑑》記載:"東漢以來,西北羌患頻仍,而婦女皆能挾 弓而斗"。因此西夏整個國家上至皇室宗親,下至平民百姓人人精騎善射。騎射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強弱,西夏正是憑藉著驍勇善戰的騎兵部隊得以和宋、遼、金三國鼎力存在下來。

4、蒙古族的騎射文化

早期的蒙古部族人民雖然勇猛善戰,但缺乏統一的教育與訓練,騎射水平不高,常年處於被周邊各國欺凌的地位。長期受到外族的欺壓激發了蒙古族人民奮發圖強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使他們意識到要想使蒙古族立於不敗之地就只能通過艱苦的軍事訓練以及教育,提升整個部落的軍事作戰水平。經過長時間的訓練發展,蒙古軍隊的作戰實力得到飛躍式的提高,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馬踏中原,西至歐洲,建立了遼闊的大元版圖。

元順帝敗歸塞外後,蒙古族全族仍然保持著艱苦的軍事訓練和教育,連婦女兒童也不例外。到明朝時期,塞外的韃靼、瓦剌等蒙古族後裔也是以勇敢善戰,捨死忘生,臨危不懼,一往直前著稱。瓦剌更是在"土木堡之變"一戰中大敗明朝五十萬大軍,俘虜明英宗朱祁鎮,一直打到明朝的京師北京城下。終明一朝,也沒有解決來自蒙古的巨大威脅。

5、女真和滿族的騎射文化

女真是滿族的祖先,世代生活於東北白山黑水之間,以騎射著稱。女真時期無論貴賤均騎射嫻熟,技藝超群。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常以騎射練兵,並喜愛圍獵,以射殺老虎作為評定女真英雄的標準。女真入主中原後,同樣擺脫了遊獵的生存方式,為了保持騎射文化和尚武精神,金國統治者經常組織大規模的射獵活動。並規定女真族人不得用網子捕捉動物,只能靠射殺,防止女真族人廢棄騎射之術。

明朝末年,滿族建立後金政權,滿族弓馬嫻熟的八旗子弟以勢不可擋之勢推翻了明朝政權,提馬入關建立了大清。《清史稿》載:"有清以武功定天下。"清朝的創建者、太宗皇太極說:"我國武功,首重騎射。"騎射仍然是清朝武功和八旗文化的核心內容。清朝前期的幾位君主非常重視自己軍隊騎射技術的培養,從未忘記騎射乃是自己國家的立國之本,也正是因此驍勇善戰的八旗士兵在康雍乾時期才能平定了蒙古准格爾部,收復了新疆,西藏,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二、 北方遊牧民族騎射文化的影響與意義

1、有利於民族的團結統一與發展

一個民族的強大與否是由這個民族的軍事實力的強弱決定的,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在長期的生活遷徙和戰爭中充分認識到一個軍事實力強大的、團結統一的民族才是一個戰無不勝的民族。這樣的思想在遊牧民族部落中代代相傳,是滲透到他們血液里的精神信仰。他們對於民族圖騰、民族領袖、民族英雄的狂熱崇拜,使得他們緊緊凝聚在一起,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去維護部落榮譽及民族獨立,這樣極大的增強了他們的民族向心力與凝聚力,不斷形成和發展了團結統一和民族精神。

2、有利於培養彪悍善戰的民族性格

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常年生活在嚴酷惡劣的自然環境之中,部落人口相對較少。為了能夠更好的生存繁衍下去,部落的每一個人都要從小學習生存技巧,這樣的成長環境培養了他們英勇無畏的個人精神。這樣的精神在部落中的軍事訓練以及教育下,逐漸被上升為了民族精神。在這樣一種民族精神的號召下使得驍勇善戰成了一個民族的基本屬性,同時培養了這個民族整體的吃苦耐勞、勇往直前、堅毅頑強的民族性格。

正是由於這種彪悍善戰的民族性格的形成,才能保證這個民族發展延續下去。蒙古退居漠北仍不改其驍勇本色,繼續發展騎兵部隊,給整個明朝造成了長期的邊防困擾,而丟棄了這種民族本性以及騎射技藝的清朝八旗子弟最後都變成了只會逗鳥取樂的紈絝庸才

3、有利於形成包容開放的民族精神

中國的遊牧民族是多個部落之間的聚合體,部落之間的征戰吞併最終才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民族。這種部落之間在軍事戰爭中的征服融合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包容、吸納、開放的民族精神。遊牧民族在長期的對外擴張中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軍事技能,文化思想,並融入到自身民族的騎射文化與教育實踐中,以蒙古,滿族為例,他們都是成功入主中原建立政權的遊牧民族部落,這也反映了一個具有包容開放精神的民族才能走向輝煌,也正是這種民族精神的存在,形成了我國現在各民族大融合的盛況

三、 總結

我國北方遊牧民族騎射文化是其生存環境,周邊政治格局共同作用下經歷長時間的發展和演變逐漸形成的。雖然不同民族之間有著各自獨特的民族特色,但都培養出了他們精騎善射,驍勇善戰的騎射本領和無所畏懼,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在各民族互相融合的過程中逐漸變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勵著我們中華兒女為把祖國建設成一個統一民主、富強昌盛的世界強國而不斷的奮勇向前,努力拚搏。

參考文獻:

1、《後漢書》

2、《魏書》

3、《清史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