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西巡「五台山」,到底修建了多少行宮?

晉見 發佈 2020-02-14T11:57:25+00:00

清朝《五台山道路全圖》介紹當時的行宮「長城領至台麓行宮11 里 4 分,自台麓行宮至金剛窟尖營 15 里,自金剛窟尖營至白雲寺行宮 17 里 7 分,自白雲寺行宮至台懷行宮 16里 4 分,自長城領行宮至台懷行宮共 60 里 5 分」。

文/王猙

清朝是五台山最後的輝煌,皇家篤信佛教,特別是藏傳佛教,五台山漢藏合一的特點,既滿足了皇家宗教信仰的需求,也是懷柔蒙藏最佳的手段之一,另外五台山離京城較近,所以在清朝,特別是康雍乾時期,皇家不斷巡幸五台山,五台山迎來了自己最後的絕唱。

皇帝朝台,沿途一定要大建行宮,而五台山的無上殊榮,也因帝王的到訪而得以彰顯,有清一朝,共有四位皇帝共13次巡幸五台山——康熙五次、雍正一次(繼位前)、乾隆六次、嘉慶一次。清朝皇帝朝拜五台山的時間如下:

康熙於康熙22年2月(1683年)、康熙22年9月、康熙37年(1698年)、康熙41年(1702 年)、康熙49年(1710年)共計5次;

乾隆於乾隆11年(1746年)、乾隆15年(1750年)、 乾隆26年(1761年)、乾隆46年(1781年)、乾隆51年(1786年)、乾隆57年(1792年)共計6 次;

嘉慶於嘉慶16年(1811年)共計1次巡幸了五台山。

康熙41年 (1702),康熙第四次巡幸五台山,雍正曾以貝勒身份從行,並寫下了《恭謁五台過龍泉關偶題》、《清涼紀游一十四首》等數篇。

關於康熙和乾隆的西巡,當時並沒有編纂著書。而僅有嘉慶於其西巡的次年,即嘉慶17年(1812年)由武英殿編纂刊行《西巡盛典》一書,是了解嘉慶西巡的重要史料。

皇帝巡幸五台山,一路上需要修建不同形式的休憩場所,像行宮、尖營、座落等建築。可惜,今天,我們在五台山已經看不到任何這些建築的遺存。現存的《五台山道路全圖》(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晉政輯要》、《欽定清涼山志》、《西巡盛典》、國家圖書館收藏的「樣式雷」手繪《五台山行宮各處座落寺院圖》等文獻資料是我們可以參考的重要文獻資料。

結合「清朝《五台山道路全圖》」以及《晉政輯要》來看,康雍乾時期五台山共有三處行宮、三處尖營和 17處座落。三處行宮指的是台麓寺行宮、白雲寺行宮及台懷行宮;三處尖營分別指湧泉寺、金剛庫、寬灘村;17處座落分別指明月池、鎮海寺、千佛洞、金燈寺、金閣寺、清涼寺、顯通寺、羅睺寺、塔院寺、殊像寺、菩薩頂、壽寧寺、玉花池、大螺頂、碧山寺、金剛窟及普樂院。座落的建築規模均不太大,以三四間居多,大多依託某一座寺院而建, 一般在寺院的某一側或某一角,為一獨立院落。

《晉政輯要》中對五台山所建行宮、尖營和座落之間的距離都有明確記載: 「自直境交界之長城嶺入境至湧泉寺尖營二里;自湧泉寺至射虎川台麓行宮九里四分;自射虎川至金剛庫尖營十五里;自金剛庫至白雲寺行宮十七里七分,自白雲寺至台懷行宮十六里四分,路傍有明月池座落一處、鎮海寺座落一處;又自白雲寺分路至千佛洞座落十里;自千佛洞至金燈寺座落五里;又自白雲寺分路至寬灘村尖營七里;自寬灘村至金閣寺座落十里;自金閣寺至清涼石座落五里;又附近台懷行宮顯通寺座落一處,羅睺寺座落一處,塔院寺座落一處,殊像寺座落一處。自台懷至菩薩頂座落二里;自菩薩頂至壽寧寺座落五里,自壽寧寺至玉花池座落五里;自台懷至大螺頂座落四里;自大螺頂至碧山寺座落五里;自碧山寺至金剛窟座落一里;自金剛窟至普樂院座落一里……又自長城嶺至台懷共六十里五分;自白雲寺由千佛洞至金燈寺共十五里;自白雲寺由寬灘村金閣寺至清涼石共二十二里;自台懷由菩薩頂、壽寧寺至玉花池十二里;自台懷由大螺頂碧山寺金剛窟至普樂院共十一里。《晉政輯要》中所說的「一里」相當於今天的576米,比現市里一里500米多76米。

清朝《五台山道路全圖》介紹當時的行宮「長城領至台麓行宮 11 里 4 分,自台麓行宮至金剛窟尖營 15 里,自金剛窟尖營至白雲寺行宮 17 里 7 分,自白雲寺行宮至台懷行宮 16里 4 分,自長城領行宮至台懷行宮共 60 里 5 分」。兩份資料互相印證,可信度很高。

《西巡盛典》卷13到卷16中收錄了描繪有五台山16座各類建築的版畫,並用文字在其後詳細記述了建築的信息。這些建築分別是:三處行宮:台麓寺行宮、白雲寺行宮、台懷行宮;兩處尖營:湧泉寺、漢河村;11處寺院座落:鎮海寺、顯通寺、羅睺寺、塔院寺、殊像寺、菩薩頂、壽寧寺、玉花池、大螺頂、金剛窟和普樂院。

可以看到有細微的不同,行宮沒有變化;尖營由湧泉寺、金剛庫、寬灘村變更為湧泉寺、漢河村;而座落由17處減少為11處,11處座落均在以前的17處之內,沒有變更或增加。

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西巡盛典》記載的是嘉慶皇家西巡時的建築情況,比康雍乾時間的減少了。原因是在乾隆59年(1794年)和嘉慶6年(1801年)五台山接連遭遇兩次水災,導致五台山有26處廟宇被沖毀沖塌,行宮尖營大部坍塌。其中金剛庫、寬灘村尖營全毀,選址漢河村(又稱甘河村)重新建造。乾隆末年和嘉慶初年的自然災害使乾隆年間在五台山苦心經營的各種建築設施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到嘉慶16年3月(1811年)順利舉辦西巡為止,上至嘉慶下至地方巡撫縣令,整個嘉慶初年都在為災後重建以及籌辦五台山西巡事宜而忙碌。

五台山的災後重建與西巡的籌備同時進行,終於在西巡前一年的嘉慶15年8月才勉強完工。重建和修復了3座行宮:台麓寺行宮、白雲寺行宮和台懷鎮行宮;2座尖營:湧泉寺尖營、漢河村尖營(又稱甘河村尖營);以及嘉慶「御筆圈出」的10座廟宇和名勝古蹟,共計15座建築。山西巡撫衡齡為這15座建築製作了一套地盤圖並裝裱,作為西巡籌備工程的最後報告呈給嘉慶,這份地盤圖就是現在國家圖書館收藏的「樣式雷」手繪《五台山行宮各處座落寺院圖》 。《西巡盛典》卷12中收錄嘉慶15年7月23日的山西巡撫的奏摺,奏摺中記載共有15幅的「地盤圖式」,目前《地盤圖》只留存有一套13幅,推測其中有2幅寺院的地盤圖遺失,這2座寺院很可能是顯通寺和羅睺寺。

五台山的三處行宮,現在可見的有台麓寺和白雲寺兩處,而台懷行宮已蕩然無存。那麼台懷行宮原貌如何不得而知,只能從現存資料中去探尋。《山西通志》中記載,乾隆二十六年(1761) 春,山西巡撫鄂弼為迎接乾隆巡幸五台山曾修建台懷行宮。行宮位於今塔院寺前,規模宏偉壯麗,占地約300畝,現原貌已毀,行宮宮門的遺址尚存。根據「樣式雷」手繪《五台山行宮各處座落寺院圖》看,五台山各行宮建築格式比較一致,一般以正殿、寢宮等建築為主,輔之以園林、書房、戲台等。其中台懷行宮規模最大。圖上將整座行宮分成左中右三路,中路為主,為一五進院子,依次為正殿、寢宮、後宮、值房;左路建築依次為書房、看戲房、戲台、戲房;右路為阿哥所、書房、值房及水池山石亭園。左右兩側各配有膳房一座,各有執事房二十一間,大門前有獅子一對。行宮裝修也非同一般,極度奢靡。

嘉慶16年的西巡是嘉慶皇帝唯一一次也是清朝帝王最後一次西巡。嘉慶16年(1811年)已經是19世紀初,隨著國力的漸漸衰退,以及不久之後一系列戰爭的爆發,嘉慶16年之後再沒有一位清朝的皇帝踏足五台山。失去了皇室與政府的支持,五台山的佛教日漸衰微,也失去了大規模維護以及修繕各類設施的經濟條件,之後這些皇家建築逐漸消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