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一個有文化的流氓

豬哥亮哦 發佈 2020-02-14T12:38:44+00:00

/初入江湖杜月笙生於1888年,四五歲沒了爹娘,是繼母和舅舅把其養大,命很苦,因此14歲杜月笙就闖蕩江湖,深知人情冷暖。清末時的上海就已經是一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在這種環境,處處都有機會,也處處有危機。

上世紀30年代,風雲變幻的上海灘,有這麼一位梟雄。他出身黑道,卻受人尊敬,靠雙拳打天下的他,朋友遍布軍、政、商三界;他沒讀過幾年書,卻對古代帝王將相的故事如數家珍,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他家財萬貫,卻說自己「從不存錢。」


他就是上海青幫三大亨之一,跟黃金榮、張嘯林齊名的杜月笙。/初入江湖杜月笙生於1888年,四五歲沒了爹娘,是繼母和舅舅把其養大,命很苦,因此14歲杜月笙就闖蕩江湖,深知人情冷暖。清末時的上海就已經是一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在這種環境,處處都有機會,也處處有危機。杜月笙最初在一家水果店當學徒,掌柜的叫王國生。正是在水果店,杜月笙練就一手消果皮的功夫,特別是削梨水平高,人送外號「萊陽梨」。但杜月笙畢竟年少,也跟在上海環境裡養成了賭的惡習。都說賭是萬惡之源,後來杜月笙為了賭,竟然挪用了店裡貨款,他想翻本,但依舊輸個精光。不得已,杜月笙不辭而別,又過上了街頭小混混的日子。但就在杜月笙在街頭混,有上頓無下頓悲苦生活時,掌柜的王國生找到他,不但沒怪他,反而把他接回店裡,繼續讓他幹活。


杜月笙從小受盡白眼,沒想到自己拿了王國生的貨款賭博,王國生不僅沒生氣,還用善心感化他。這件事對杜月笙一生影響很大。讓杜月笙知道人間以德報怨善的一面,也更讓懂得,只有從善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所以此後,杜月笙一生有句名言:「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19歲那年,杜月笙時經人介紹到了黃金榮手下,他最初只是黃金榮手下看門小弟,屬於最低一級的手下。當時黃金榮老婆林桂生有病,輪到杜月笙侍候時,他衣不解帶,悉心侍候數日,得到林桂生的好感。能讓一個細心的女人看到男人的細心,可見杜月笙盡心竭力做事。此時林桂生可是黃金榮的半邊天,黃金榮的事業能做到很大,沒有林桂生的打拚,黃金榮還能飛黃騰達?有一次,黃金榮的煙土被偷,黃金榮與林桂生都無計可施,此時杜月笙站出來,對林桂生說,他可以去試試。林桂生對年輕手下自告奮勇並沒在意,畢竟黃金榮手下這樣的人多了去了,事不成也沒事,但有想出頭的心。


但只用3個小時,杜月笙就把煙土帶回。立了大功,再次受到黃金榮和林桂生的關注。不過江湖有規矩,林桂生是闖蕩江湖的女人,她雖然對年輕的杜月笙有好感,但她還要進一步考驗杜月笙。因此,這次杜月笙立了功,並沒有賞錢。林桂生就是要觀察杜月笙此後的反應,如果杜月笙心有不忿,到處吹噓,恐怕杜月笙也就沒出頭之日了。而杜月笙此後繼續忠心做事,不說不講,從不吹噓自己。兩年後,林桂生認為考驗期已經到了,於是把杜月笙推薦給黃金榮,至此杜月笙才登上上海灘的歷史舞台。/人生不過三碗面生而為人,一輩子的課題不外乎兩個詞——「為人」、「處世」。所以站在人生的頂峰之時,杜月笙回顧往昔,不由喟嘆:「人這輩子,有三碗最難吃的面——體面,場面,情面。」


吃得好的人如魚得水,諸事順遂,吃不好的人舉步維艱,難以前行。先說體面。杜月笙是混黑社會的,在流氓堆里打出了一條路子。可他把「體面」二字看得尤為重要——特別是當他靠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成名以後,他就逐漸懂得一個道理:要在上海灘的上流世界混,不能光靠拳頭。還得有文化。杜月笙小時候家裡窮,沒錢讀書,就是文盲一枚,但他有一顆追求文化的心。於是,杜月笙開始練字了。他認認真真練了一段時間的書法後,居然還寫得似模似樣。此外,杜月笙也喜歡看《三國》,聽《水滸》,從中陶冶情操,學習歷史文化知識。


更令身邊人驚奇的是,杜月笙年輕時沾染了滿身流氓脾氣,人到中年以後,這些流氓脾氣基本消失了。他自己常說:「衣食足,應當禮義興了,不能再讓人家一看到就討厭害怕。」所以許多人眼裡的杜月笙,從來都不是飛揚跋扈的樣子,而是一副謙謙有禮的君子模樣。杜月笙喜歡人們稱呼他為「杜先生」。女兒杜美如曾見過在《建國大業》中扮演杜月笙的馮小剛。杜美如評價他:樣子像,演得也像,只有一點不像,「我父親是從不戴墨鏡的」。再說場面。杜月笙非常注重場面,這裡舉一個例子。1930年上海法租界的工人鬧了一場大罷工,事態愈演愈烈,連街邊的清潔工都拒絕上崗。


最後,還是杜月笙出面和工廠老闆談判,解決了工人的加薪難題。事情辦妥後,杜月笙並沒有急著讓人把消息昭告天下,因為他知道,這時候工人對老闆們的信任已消光,說了,別人未必肯信。這時候,借用一個「場面」顯得猶為重要。杜月笙是這麼做的,他鄭重地將幾十位工人代表全部請到了上海一家高檔酒樓,擺上好酒好菜,安排妥妥帖帖。待所有人落座之後,他當場宣布:「各位,現在他們已經答應了!給工人們的薪水漲75%!」就在工人們驚喜不已時,他繼續出擊,親自掏腰包拿出30萬大洋,給工人們墊付了罷工期間的薪水。場面事,場面話,場面活,一樣沒落下。這下子,工人們對杜月笙感恩戴德。後來流行於大街小巷的一句話就叫:「做人要做杜老闆」。


杜月笙對場面的把控,使他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和信賴,這讓他後來在上海灘中力壓黃金榮、張嘯林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人。最後說情面。杜月笙有一句名言:「錢財用得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別人存錢,我存交情。」大家知道,上海灘有三個大亨,一個是杜月笙,另外兩個是黃金榮和張嘯林。當時人們對這三個人有很形象的形容,「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的的確確,杜月笙在上海灘結交的圈子極廣。不管是前清遺老還是革命志士,不管是軍閥政客還是社會名流,不管是高官子弟還是文人墨客,他都執禮甚恭,傾力結交。黎元洪、章太炎、楊度等都曾經是他的座上賓。國民黨軍統特務頭目戴笠在最落魄不名一文時,是杜月笙接濟了他,所以戴對此終生感激。


杜月笙經常說一句話,「不識字可以做人,不懂事理不能做人。」可見他將「情面」看得十分重要。/女人是用來疼的雖說是講義氣,重情面,但杜月笙和三國那位「兄弟如手足,女人是衣服」的大耳皇叔可不同,他對自己的女人可謂疼到了骨子裡。杜月笙一生明媒正娶了5個女人,其中三個都是舞女或演員。最有名的當屬民國十大名媛之一的孟小冬。時稱「冬皇」的孟小冬是京劇伶人,亦是上海灘最大的美人。杜月笙整整愛慕了孟小冬十年,如果他願意用強,全上海灘的沒有他得不到的女人。


但氣傲的孟小冬不願意給人做妾,所以在1927年,孟小冬嫁給了梅蘭芳。因為梅蘭芳承諾:「你過來後,和福芝芳平起平坐。」不過當時孟小冬擁泵眾多,北平的肄業學生王惟琛,便是孟小冬的超級腦殘粉。因梅蘭芳娶了他深愛的女人,王惟琛懷恨在心,攜槍闖入梅家刺殺梅蘭芳未果,卻誤殺了梅的朋友張漢舉。事件轟動全國,孟小冬難承壓力,加上被梅蘭芳原配福芝芳多次欺辱,孟小冬終下決心與梅分手。但即便如此,杜月笙的愛,也是寬廣而自由的,他一直盡力幫助孟小冬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支持她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有所成就。孟小冬離婚後,杜月笙不但為她出頭,讓梅蘭芳出4萬大洋的贍養費,還極力支持她捧她,專門找來京劇大師余叔岩教她唱老生。幾年之後,在杜月笙四太太,也是孟小冬的好姐妹姚玉蘭牽線做媒下,孟小冬到上海跟了一直仰慕她的杜月笙。


這該是多大的魅力,才能讓自己的妻子介紹別的女人給自己!1950年,杜月笙打算全家移民美國。他數著全家需要辦27張護照。孟小冬在旁邊輕輕說了一句:「我跟著去,算丫頭還是算女朋友呀?」其他人沒聽懂,杜月笙卻聽懂了,於是趕忙道:「辦護照的事情暫停,趕快把我跟阿冬的婚事辦了。」當時,杜月笙常年多病。由於和孟小冬辦婚事。全家錯過了移民,當時的香港缺醫少藥。杜月笙也錯過了去美國的治療,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他不虧女人,直到最後都給心愛的人一個交代。他和段正淳不同,他不讓任何一個女人傷心。他常說:「打什麼,都不能打女人,女人是用來疼的。」,「女人很傻的,從他愛上你的那一刻,便身心俱付。」做男人做到這份上,大概也只有杜月笙了吧!/你們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杜月笙有五房姨太太,育有八子三女。


按理說,作為黑道里摸爬滾打出來的門第,杜家的家教是很難與民國那些書香底蘊的世家相提並論。但由於杜月笙本身的嚴苛家訓以及以身作則,杜家卻沒有出什麼紈絝。他對兒女的教育和他本身是截然相反的,他販賣鴉片,開賭館,賭技了得,但他嚴格教育子女不沾鴉片和賭博。大兒子杜維藩不好好學習,杜月笙就狠狠揍他。大女兒杜美如次外語考試成績不佳,被他用鞭子責打十下。其子女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養,至今活躍在海外商界。他通過走私鴉片,開設賭場等活動,大量聚斂錢財。但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錢來路備受詬病,因此做起善事來也是不遺餘力。他界限分明,自始至終愛國。戰爭爆發後,他積極投身抗日洪流,組織了上海市救護委員會。為抗戰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給家鄉修了23座石橋,籌建醫院和學校。抗戰前,他救助傷兵輸送物資,建立抵抗部隊。上海如果有人去世無錢殮,杜月笙也會施送棺材和壽衣。這位曾經上海灘上的中國版教父,一生仗義疏財,幫人無數。他臨終前僅剩11萬大洋。時間來到了1951年的一天,杜月笙的哮喘病越來越嚴重了。他清楚自己很快將撒手西去。於是讓大女兒杜美如去銀行拿來一個保險柜。打開,保險柜里滿滿都是借條。最少的一張5000美元,最多的一張500根金條,有商界大亨,有政界大元。杜月笙一張一張看,又一張一張撕掉。兒女們非常不解,都很詫異。他說了句:借出去的看上去是錢,實際上是交情。感恩的,會永遠記住杜家的好。不感恩的,你們去要,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我不希望,我死後,家裡還碰刀斧。他撕掉借條,別人所欠的錢也就在塵世一筆勾銷了。就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時任國民大會秘書長的洪蘭友,奉總統蔣介石之命帶來問候。


已在彌留之際的杜月笙,聽得真真切切,他忍不住地點頭,艱難地說出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句話:「好,好,我沒希望了,你們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自此,這位貧民窟走出來的上海「土皇帝」,給自己的生命畫上了句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