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湖廣填川」裡面有廣東人嗎?為什麼四川不說廣東話

豬哥亮哦 發佈 2020-02-14T12:47:15+00:00

比如,前兩天講的兩江問題,有個同學說兩江就是江蘇和浙江,我說兩江這個詞是「江南江西」,「江南=江蘇 安徽」,所以,兩江既不是江蘇,也不是浙江,我詳細的分析了一遍,有些人卻又嫌我說的墨跡,我是在寫文章,關於江南省是怎麼回事,我得不得講透才行。

兩廣填川」實則為「湖廣填川」,明明現在國人的「歷史 地理」水平很低,很多人卻偏偏裝很懂的樣子,甚至連我這樣的歷史民科大拿都敢質疑。比如,前兩天講的兩江問題,有個同學說兩江就是江蘇和浙江,我說兩江這個詞是「江南 江西」,「江南=江蘇 安徽」,所以,兩江既不是江蘇,也不是浙江,我詳細的分析了一遍,有些人卻又嫌我說的墨跡,我是在寫文章,關於江南省是怎麼回事,我得不得講透才行。

在那個問題下,又衍生了湖廣問題,很多同學都表示,湖廣是怎麼樣命名的?如果說兩江能夠追溯到明朝,湖廣則可以追溯到元朝,元朝時期設置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實際上包含了兩湖、兩廣、貴川、海南等地的很大一片區域,到明清時期,兩廣等地相繼脫離湖廣行省,只剩下湖南、湖北,之後都沿用了元朝時期的這個稱謂,所以,明清時期的湖廣都是特指湖南、湖北。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兩湖地區距離四川更近,而兩廣地區則路途遙遠,不符合大規模的人口遷移規律,所以,湖廣填川更靠譜。


近古時期有湖廣填川,近代則有「闖關東」的人口遷移,都是相近地理範疇內的人口遷移,闖關東實則為直隸地區(多為山東、河北)向東北進行的人口遷移活動。所有的大規模人口遷移,都是因為戰亂和災禍引起的,明末清初的「湖廣填川」也不例外,四川是天府之國,從戰國時期就是肥沃的土地,人口較為稠密,然而從宋朝開始,在面對遊牧民族的衝擊戰爭中,人口急劇減少,到元朝末年的時候,農民起義戰爭再次削減了四川人口。


歷史上對四川人口減少影響最大的一次戰爭,則是明末清初時期的農民起義運動,張獻忠在中原地區不敵官軍的圍追堵截,最後逃入四川,建立政權,清朝入關後,中原地區逐漸結束戰爭,但是四川依然是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曠日持久的戰爭,加上爆發瘟疫,使得四川人口達到有史以來的最低點。從康熙十年之後,一直到乾隆四十一年為止,歷史上百年的湖廣填川,才使得四川人口逐漸多了起來。四川人口急劇減少,並非都死於戰亂,很多都是逃出了四川,為此,清朝初期的人口政策是敦促川民回川,可見,四川人口基礎還是以原來的四川人為主,這些人都是以四川話為主,這是很正常的。


唐朝詩人賀知章曾經寫過一首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其實,長期離家在外,人的口音是會發生變化的,縱橫是遼東營口人,雖然屬於東北,但是也摻雜膠東官話,屬於遼東方言,高中的時候到瀋陽讀書,身邊都是瀋陽人,他們有的時候會笑話我們的方言。比如我一個英語老師曾詢問過我「夜壺包子」是什麼包子,遼東方言中Y、R不分,熱乎包子,就被說成是夜壺包子。


但是經過三年全封閉式高中學習生活,說的基本都是瀋陽話了,等到高考完回到家鄉,去熟食店,我說給我來一斤牛肉(rou),店員問我什麼東西?我說牛肉(rou)!他說沒有!我說牛肉(rou)!他說沒有!我說牛肉(you),他說,你不會正常說話嗎!好吧!三年瀋陽話,回到營口全白瞎,從此又飈上了我們營口話。


大概那些出走在外的四川人,不管在外地說的是什麼話,只要大家回到四川,依然飈四川話。康熙十年時,清政府下令「各省貧民攜帶妻子入蜀開墾者,准其入籍。」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政府又作了關於「以四川民少而荒地多,凡流寓願墾荒居住者,將地畝給為永業」 的規定。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遷移到四川的人口是一批接著一批,這裡面自然以湖南、湖北為主,人口總數占遷移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省份的人口,其中兩廣地區的人口也有一定的人數,但是不足十分之一的比例。


當然,四川人口眾多,實際上包括了很多方言,整體來說以四川周邊遷移過去的,在語言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又經過一定程度上的融合,逐漸形成了現代的四川方言。而如果詳細考證的話,可能也會發現四川其實也有廣東話的影子,這就是當初遷移到四川的廣東客家人帶來的客家話,當然,隨著時間的流失,跟現代的客家話也有一定區別的。就像我們前面說的闖關東,山東人闖關東喜歡到遼東半島,大連人口更是以山東人後裔居多,以致現在的大連話跟山東半島同屬膠遼官話,但是大連話經過長時間發展,跟膠東半島的話有很大的區別。

關鍵字: